近期,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保险资金的最新投资成绩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9.94万亿元,一季度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2.24%,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7.36%。

一季度,险资的两项投资收益率指标出现了明显分化,年化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两者之间为何会存在如此显著的差异?


两大指标缘何差异大?

一方面,两项投资收益率指标的计算口径不同,其中,综合投资收益率的投资收益范围更广。

财务投资收益率,即通常所说的投资收益率,指的是保险公司实际的、已经实现的投资收益率,主要反映了对利润产生直接影响的投资部分。具体包括各项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投资收益部分,如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市值变动以及股息、利息等收益都会计入财务投资收益率。

财务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投资业务的税金及附加-利息支出)÷报告期资金运用平均余额×100%

而综合投资收益率则是在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增加了账面上金融资产的浮盈和浮亏,这些投资收益不会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综合投资收益率的统计更加全面,更能反映出保险公司实际的收益情况。

综合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投资资产减值损失-投资业务的税金及附加-利息支出)÷报告期资金运用平均余额×100%

另一方面,债券重新分类叠加“债牛”行情,提高了综合投资收益率。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尚未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保险公司将长期债券资产从“持有至到期”类别重新归类为“可供出售”。具体来说,如果上述保险公司继续持有这些重新分类的债券,其市值变动不会对当期利润产生直接影响,只会被计入其他综合投资收益。叠加一季度债市走牛的行情,重新分类的债券市值浮盈增加,因此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


配债比例再创新高

近年来,保险公司对债券的投资力度明显较大,而对其他资产的投资态度则相对保守。券商中国统计显示,2022年,险资债券配置首次突破10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险资投资债券余额为12.57万亿元,债券居于险资投向的各投资品种之首,占比达到45.41%,投资余额和占比均为2013年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新高。

今年一季度,保险资金延续了增配债券的趋势。从细分行业来看,人身险、财险公司投资债券的比例都比较大。金融监管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的资金体量占据了险资的八成,总额达到了26.87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投向债券的总金额为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债券配比达到46.82%,再创近年新高。

在投资策略上,险企重投债券,主要是考虑到它能够缓解持续增长的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收益相对稳定、风险相对较低,尤其是近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保险资金积极认购,进一步加大了债券的配置力度。

除了增配债券,险资一季度还增配了银行存款。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2024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持有的银行存款总额为2.56万亿元,占比为9.52%,同比增长11.27%,增势较为明显。


政策鼓励险资“长钱长投”

长期来看,险资需要在安全垫和投资收益之间取得平衡。

除了债券、银行存款之外,权益市场也是险资需要关注的投资领域。配资债券有利于降低整体投资风险,而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或将提高整体收益弹性。

近年来,证监会协同财政部等多部委出台了鼓励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积极入市的政策,旨在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优化资金配置。证监会表示新国九条将着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将着眼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分类作出部署;《关于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支持科创板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资金投资科创板上市公司,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关于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运用领域的指导意见》推动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支持乡村振兴等,促进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健运用;《关于进一步优化保险资金投资运营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参与股权投资等,提高投资回报率和风险管理水平;《关于进一步促进保险资金长期稳健运营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资金投资长期债券、优质股票等,提升长期投资价值和风险管理能力。

未来,随着上述政策的陆续落地和“长钱长投”理念的逐年深入,险企或将进一步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力度,以实现更好的投资收益。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内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观点、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等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承诺及担保。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