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超级量化,作者高东


本文提纲:

01.金融转金工的求学经历与建议
02.职业探索与不同行业感受对比
03.量化私募笔试准备与刷题 04.鸣熙实习感受与项目收获
05.鸣熙组织架构与投研文化
06.鸣熙笔试面试经验分享
感谢君政的分享,以下是超级量化主理人和君政的访谈实录整理。

01


金融转金工的求学经历与建议

高东:哈喽君政~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求学和实习经历吗?君政:我本科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阶段即将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金融工程项目。我在券商金工组和量化私募都做过实习,目前在鸣熙资本做量化实习生,方向是基本面和另类因子的量化研究,到现在也实习5个多月了。

高东:你的本科是金融学,当时应该接触编程比较少,怎么想去读金工和做量化了?君政:我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当时为了保研就做了一个数据科学类的比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自学Python,再加上我直接跨选了一门我们学校比较高阶Python课,就从那个学期开始,不知不觉Python已经用得就比较熟练了。对量化的兴趣也是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我觉得量化投资不是那种主观拍脑袋买,是有一套体系在背后做支撑,这种感觉就挺酷的。你可以用自己做的模型来判断买卖,我当时就觉得这比主观要更科学一点,但是也不是很懂,我就摸索着来,当时保研需要参营论文,我选择了量化投资方向,通过这次准备参营的机会,我用边写论文边学习的方式,把一个较为完整的量化流程摸了一遍,虽然比较简单但哪个环节都涉猎了一点。  高东:也就是说,这篇论文是你在还没有接触量化实习之前自己搞出来的?君政:哈哈是的。我当时也都不太懂,我就在网上知乎什么的大概学了一下流程是什么样的,怎么样的比较好用,然后我就去学校的wind把他们自己的量化因子数据库那几百个因子全提出来了,自己做了做因子的处理,然后给这些因子测试一下筛选一下,看看好因子大概是什么样的,再保留下来,后面训练一些简单的模型,生成仓位后就直接做回测了。当时大概脑子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粗糙流程,但当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风控,就直接生成仓位了,后续实习和接触越来越多,才发现其实每一个流程都可以复杂和深入到单独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高东:量化相关的硕士项目也有挺多的,你当时是怎么考虑的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金融工程项目的呢?君政:我有蛮多学长在NUS的金工项目,之前就经常听他说这个项目就读体验和认可度都比较高,而且课程设置也比其他的项目更偏实用性,理论和实践各50%。而且NUS的金工项目是新国立风险管理研究所这个单独的学院唯一的项目,所以体验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学生的自由度比较高,再加上学校排名一直这么稳定,我觉得挺不错的,是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高东:你说实践和理论各占一半,这个是怎么配置的呢?君政:首先这个项目学制很灵活,1年、1.5年和2年的学制你任选,其实就是方便你灵活地毕业,还有一点是这个项目所有的专业课都在晚上和周六,白天完全没有课,就是鼓励大家去实习实践。然后我也研究了课程设置,我觉得也挺合理的,数学方面以随机过程为核心,然后一直衍生到国外金工和衍生品定价方面。编程方面以机器学习和金科为主,金融理论方面也会设计到投资组合管理与宏观经济方面的课程。我觉得统计和数学相关的课程还是很重要的,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养成一些好的思维模式,最后课程上学校也会给你跨学院跨专业选课的机会。  高东:你对未来也想申请的学弟妹有什么小建议吗,比如在大二大三需要多准备些什么吗?君政:我觉得英语的确是核心出装,有关英语的准备越早后面就越从容,无论出国还是保研都是很重要的。对于纯金融专业的学弟学妹,我觉得在维持专业课成绩的基础上可以多选择一些偏DS/Statistics的课来增强学科背景的贴合度,同时用金融工程领域相关的项目成果/学术论文来体现自身对于这方面的兴趣,这些在申请时作为佐证材料提交会蛮加分的。这个项目会在每年5月份开放提前批,大概7月底就会收到第一批的申请结果,这和保研的时间线重合,所以可以根据最后的结果来决定去向。由于我雅思和GMAT在大三第一学期就取得不错的成绩,于是我就想在保研的过程中试试MFE的提前批,没想到整个录取过程是比较顺利的,我后续也没有申请其他学校,整个大四这一年几乎飞来上海实习了,大家也可以作为参考。

02


职业探索与不同行业感受对比

高东:我听说你的实习经历非常丰富,可以讲讲吗?

君政:关于实习经历,我在大二探索职业方向的时候其实涉猎得比较广,在咨询、行研等领域都有尝试,但是实践后发现我对这些行业的兴趣都不大。在大三的时候我逐渐发现自己对量化方向很有兴趣,随后就开启了在券商金工组、量化私募的实习,一直持续到本科毕业,总的来说,我在大二的时候实习以体验为主,在大三大四明确职业方向之后,就开始想要追求单方向的深度实习,为后面进入量化行业打好基础。

高东:尝试了咨询和行研之后,你发现都不太喜欢,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君政:其实咨询和行研都是偏卖方的工作,我觉得总的来讲卖方工作的成就感和认可度还是来自你的客户,这和我向往的工作状态还是有蛮大差别的。在咨询工作的感受上会尤其明显一些,你可能做出的一些东西,你的客户不满意或者怎么样,即使你们认为是对的,最后也是不work的。行研的话,我其实进行了多段,因为我们金融专业找行研相对来说还是简单一些,我觉得实习感受也一般般,一方面压力和节奏都会比较大,另一方面对我自己获得的成长和满足感不是特别多,所以对主观的行研,我也就慢慢不是很想做了。  高东:那你在做了券商量化实习和私募量化实习之后,为什么更喜欢私募行业了呢,你觉得这两者有什么体验上的区别吗?君政:我觉得券商量化研究还是更像一个研报的服务商,本质上还是提供某项服务,我还是更喜欢做更贴近真实市场的研究。具体来说,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券商多因子组做Barra相关的研究,平时主要是利用Barra体系来进行公募基金的风格归因分析以及跟踪各Barra因子的表现,偶尔还会进行其他比较前沿的课题案头研究,例如ESG和AI。在券商的工作以写报告为主,可能“知其然”就可以做工作支持了,但是想“知其所以然”就需要自己私下里慢慢研究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在接触量化的第一步就先接触Barra是比较有意义的,这可以率先让我有风格因子和风险控制的概念,为后续自己做研究打下来很好的基础。 量化私募的投研就相对来说更自由一些,我在上一段私募实习期间接触了比较多的课题。在股票策略上,常规的股票Alpha因子、遗传规划因子挖掘、深度学习项目都做过。在衍生品项目上,较为简单的期货策略、期权高频指标的计算也都有所涉猎。现在,我在鸣熙实习期间专注于股票基本面和另类Alpha因子的研究,每个因子项目都是一个课题,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来进行迭代和完善,实现让这个因子变成可用的状态。这段经历让我可以更好地挖掘问题思考的深度,也是逐步夯实因子研究基本功的过程,我觉得很有意思。

03


量化私募笔试准备与刷题

高东:你应该接触过各家的笔面试都挺多的,如果说让你归归类,你觉得有几类呢,都有什么风格或是特色吗? 君政:我只了解量化投研岗位相关的考核方式,有关面试,我认为可以分为专业知识、编程技能、过往经历三个方面。有关笔试,我个人做过的笔试大概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项目性质的,会给你几天时间来完成一个小项目并形成文档,侧重应用能力的考核。另一种是做题性质的,会考察一些概率论、数学、编程问题,侧重考核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一种考核方式,我感觉为了准备笔试而进行专业课的复习以及刷代码题库是一件蛮头疼的事情。

高东:很多小伙伴都要刷很多绿皮书和LeetCode来准备面试,你觉得这些对后续的工作有帮助吗?君政:这些练习确实能帮助培养编程思维,对大厂数据分析岗位可能更有用一些。对金融行业来说,理解算法的核心思想更为重要,比如,如何提高运行速度,减少内存占用,优化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等,这些基本概念掌握了就能应对大部分工作需求。

高东:现在的私募也会很多用到遗传算法机挖因子啥的,刷题对这些也没用吗?君政:量化金融中使用的算法和LeetCode上的题目确实有些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关注如何高效处理和分析大规模金融数据。比如,我们通常用矩阵存储数据,并尽可能使用矩阵运算和NumPy等高效库。这种方法已经能满足大多数性能需求。 对于量化分析师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Python中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比如,知道何时使用字典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何时使用矩阵数组可以加快计算速度等,有这种意识就能很好地应对日常工作了。 至于机器学习挖掘因子,包括遗传算法在内,关键是理解算法原理并熟悉相关库的使用。现在有很多成熟的第三方库,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将自己的分析流程整合到这些库中,并根据需要定制。 总的来说,量化金融的工作更强调边学边用、活学活用。虽然刷题对培养编程思维有帮助,但与实际工作的关联度并不是很高。我们更需要的是对金融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深入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的能力。

04


鸣熙实习感受与项目收获

高东:听大家说,你在鸣熙的5个月表现很不错,可以讲讲你都负责什么工作吗?君政:在鸣熙的这段时间,我专注于A股基本面和另类Alpha的研究,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且富有成就感的领域。公司给了我很大的自主空间,既有基于前沿研究成果的项目,也有自主探索的机会。我特别欣赏鸣熙重视创新和持续学习的文化氛围,通过与经验丰富的mentor和基金经理频繁交流,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高东:基本面量化,你是要研究财报和那种分析师预期吗?君政:嗯嗯是的,基本面其实也就是以它的财报、分析师预期为核心,mentor可能会给我一些研究报告或者是论文,我看过之后,如果觉得直接可以上手,就会先复现出来看看效果,然后再讨论思考如何改进和修正,如果只是给到我一个项目需求的话,那就需要自己找方向,自己去在各种方向上的尝试,再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够把这个因子做得更完善一些。 关于另类因子研究,公司在这方面投入不少,会订阅新的数据库,给我们提供一些独特的数据,这些数据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机会。

高东:你自己在鸣熙,有得到能力或者认知的成长和突破吗?君政:在鸣熙我专注于基本面方向的研究,所以对于公司财务相关的科目以及一些另类数据源科目都有更深刻的认知,可能现在我在拿到基本面相关的项目需求的时候,脑子里会出现一些可能有用的科目以及可行的研究思路,相当于在基本面方面有了一定的抓手,后续无论是做基本面还是其他方面的研究,感觉效率都会提升很多。 其次鸣熙十分重视基础Alpha因子的经济学含义,并不推崇暴力的数据挖掘方式,所以在我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重新梳理一下研究思路并及时与带教保持交流,就可以产生很多新的方向,在新的方向上进行尝试,往往就会发现有几个是有前景的,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做大概率会有一定的成果产出,即使没有产出有价值的成果也可以明确这些研究思路大概率是错的,需要及时寻找新的思路。 最后在公司的投研体系里,我可以利用公司丰富的数据和学习文档来学习一个成熟的公司是如何考虑搭建投研体系的。在公司中与mentor和基金经理随时交流自己的想法,有时候来自前辈的一句经验之谈都可以让自己在研究上少走很多弯路。

高东:就因子挖掘这个课题来说,你觉得有没有哪些有用或是有推广性的tips?君政:我感觉平时多观察市场可以归纳出一些异象,有些异象可以用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形成共性,从而进一步发展为因子,无论量化还是基本面都适用。我在鸣熙研究基本面因子比较多,基本面因子的构建也有一些共性,我通常会预先定义一些可能的方向,对于具有一定价值的科目进行衍生,这往往可以在一个陌生的研究领域内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信息。

05


鸣熙组织架构与投研文化

高东:感觉你们的研究课题分配和内部讨论做得很好,这样各取所长是不是会对整体投研帮助很大?君政:我觉得鸣熙的课题分配是很有趣的,每个研究员都有选择自己研究课题的自由度,同时几个团队穿插起来共同推进公司的主体策略,我们内部叫“Nova”投研体系。挑选课题的自由度就确保了每个同事做的方向都是自己感兴趣的,然后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和同事组建一些课题。同时鸣熙的研究员都是学长学姐,团队十分的年轻化,我们公司的三个基金经理,喜欢和我们交流分享,有很大的包容度,所以我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与他们沟通,大家做自己有兴趣的相互直接学习交流,整个研究节奏确实比较舒服。

高东:我之前就听说,你们内部的文化激励和组织架构都做得很完善,你从实习生的视角来看是什么感受呢?君政:从实习生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很重视实习生的实习体验,每个月都会定期发放反馈问卷,实习生可以提出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认为可以改进的方向等等,HR老师们也会定期和我们进行沟通,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反馈,我其实就和Maggie姐聊得很多,包括项目进展和实习体验。 在组织架构上,每位实习生都有单独的mentor和直接负责的基金经理,大家都在一个区域内办公,我旁边就坐着我的mentor,然后她旁边坐着基金经理,我对面也坐着NUS的学长,交流起来都非常方便。你有一些想法也可以直接去和基金经理沟通,他可能会在大的节奏把控的基础上,给你一些灵感,让你做一些你很有趣的东西。 最后就是内部激励,我觉得在鸣熙,你创造的价值一定会得到认可,这个真的很好,对我们也很重要。

高东:在你的mentor身上有什么闪光点是值得你持续学习的呢?君政:我的带教老师是一位十分稳重的学姐,在日常工作上非常细心,尤其是对待各种研究细节,就像是在我最开始实习的那几周,她会每一个项目都给我检查代码,然后哪个地方做得不对,会给我指出来,然后进行修改,这对我夯实基本功帮助非常大。 同时在我的讨论的过程中,她会耐心地听我表达完整我的研究思路,随后才会给我指出不足之处以及可能改进方向,这让每一次交流都非常有效率。我的mentor在基本面研究和其他方面已经有很多年的经验了,但她仍可以保持这种细心的工作态度和对待实习生的耐心指导,这是值得我持续学习的。

高东:这么细心!确实刚刚入行的时候,有个好老师帮你培养投研习惯和工作方式非常重要啊。君政:是的,刚进入鸣熙做投研都需要先过新手村,每个mentor会有新手任务,我的话是首周做几个基本面的简单因子,然后mentor确保我的计算结果跟她的计算结果完全一样,并且回测出来的表现也要完全一样,才会通过,这是我最开始工作习惯和投研习惯的对齐。

06


鸣熙笔试面试经验分享

高东:鸣熙的笔试面试还是挺有难度的,你当时是做了什么准备吗?每轮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还记得吗?君政:鸣熙的笔试项目类型,我遇到的是复现因子,需要自己对因子进行测试与改进,同时需要阐述这样做的经济含义和理由。因为我在鸣熙笔试之前就在量化私募有过一段实习经历了,所以复现因子可以直接上手,没有做什么额外的准备。 我记得最后一轮面试是三位基金经理轮流面试,每位基金经理考察的方向都不太一样,有的会问一些动机类的题目,有的会问一些专业性问题,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被多位基金经理轮流面试,会有一些压力,但重要还是要把自己的真实的水平展现给面试官。

高东: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画像是适合你们投研团队的?君政:我认为对市场有自己观察和理解、开朗善于交流、同时具有熟练编程技能的人才是比较符合的,因为这样他们往往不会仅停留在复现研报的阶段,兴趣可以自驱对某些市场异象进行研究,挖掘出具有经济含义的信息来提供增量,因为鸣熙的日常交流机会很多,大家可以随时和其他研究员交换想法来完善自己的项目。

高东:如果有学弟妹想投递鸣熙的实习,作为过来人你有什么小建议吗?君政:我觉得金融背景的学弟妹,如果可以接受代码形式的工作模式,同时对于二级金融市场有很强的好奇心,可以更多地将量化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我建议金融背景的学弟妹以提升编程能力为主,可以通过竞赛、做项目等多种方式以赛代练,使自己的编程能力达到可用的水平,然后将自己的金融背景转化为在研究过程中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后就是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真诚地与他人多沟通交流,这也可以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欢迎有热情喜欢量化研究的伙伴们加入鸣熙!

往期推荐

策略相关精选:

指数增强策略月报 | 2024.06

鸣熙观点 | A股均衡配置利器——中证全指指增浅析

指数增强策略月报 | 2024.05

重要公告:

2024年中给投资人的一封信

鸣熙策略线及产品线一览

点赞关注|鸣熙资本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