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直播活动雷军更加强调魄力和行动的力量,并且深入讲解了小米从造车前夕到今天所面对的质疑,以及小米为何能在漫天黑稿中坚持下来,成功造出小米SU7。

比起严肃的演讲,雷军这次的直播显然更加放松,谈及往事时也更云淡风轻。有关过往造车的奇闻轶事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有趣的小故事包括供应链老大对雷军的“苦苦规劝”、网友对组装能力的不理解等,这些趣事和数日前的演讲一起,为“小米造车”这个决定填上更丰满的骨肉。

造车三年,质疑从未间断过

本次直播活动中,雷军首先做的自证清白。2020年,小米尚未宣布造车时,网上就有许多传言称小米将造车。

雷军直播的原话:

"有些人黑小米的电机不是自己做的,连汇川都看不下去了,所以帮小米辟谣,而小米的v8s也就是最快的那个电机是小米自己研发的,并且是自己生产的,自己生产的原因就是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其实自己生产的成本是要比汇川代工的成本高"

结果2021年3月28日,小米在发布会上官宣正式进入汽车行业。如今雷军澄清,当时小米确实还没有考虑造车,2021年初小米才开始考虑造车。

三年研发过程中,质疑之声同样围绕着小米,并且传出了诸多谣言。例如2022年和2023年,网上都有消息称小米放弃造车,还有媒体和网友表示,小米没能搞定造车资质,无法顺利生产汽车。

因此,网上传出了许多声音,称小米电机来自汇川技术,最终小米合作伙伴汇川技术不得不出面辟谣。

上游供应商一般不会出面参与下游企业的舆论战,但汇川技术看不下去小米被黑,主动站出来表示,V8s电机为小米自研。能够逼上游供应商出面辟谣,可见摆在小米面前的局面多么恶劣。

第二次就是有关小米汽车的镀银玻璃工艺会影响手机信号接收的谣传,什么需要返厂割去一角以便信号接收的这类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奇葩言论都出来了,后来福耀玻璃也是专门通过上市公司平台澄清这样的工艺完全没问题。

最近,又一波舆论风波缠上了小米,这次则是关于销量。其实小米SU7启动交付以来,由于初期产能不足,小米因销量问题多次被推上舆论焦点。产能爬坡后,小米SU7上个月实现交付过万后,关于销量的舆论已经少了很多。

日前,国内造车新势力7月第三周销量公布,小米仅交付了0.15万辆,迎来周销量二连跌,跟本月第一周0.37万辆的销量相比,几乎算是腰斩。

工信部披露的照片中,小米SU7的车标也从“北京小米”变成了“小米”。这种情况说明小米拿到了造车资质,企业内部很可能正在调整。

此前业内人士透露,小米SU7今年6月收到了超过1万辆订单,可以说小米根本不缺订单,没必要刻意降低产能和交付量。雷军也在本次返场直播中表示,每周销量多一点少一点很正常,小米一期工厂扩产刚刚完成,产能很快就会上来。

从尚未造车到小米SU7开售三个多月,小米汽车从未向质疑和黑稿屈服。而关于小米汽车为何能够一次次战胜质疑,或许正如雷军所言,是勇气与魄力支撑着小米,是对造车的狂热激励着小米。

打破质疑,小米用狂热回应行业

小米宣布造车时,之所以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主要原因应该在于小米造车太晚了。要知道,造车新势力普遍在2015年前后入局,而小米2021年才宣布造车。当时小通也认为,当小米首款产品发布,行业已基本固化,小米很难抢到市场。

雷军认为,智能化才是汽车的灵魂,而智能化电动车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小米汽车的高管都要去考赛道证,团队已有超越100人拿到了赛道证,雷军自己还学会了漂移。整个小米汽车团队的成员,都对汽车表现出了极度的喜爱与狂热。这份对于造车的狂热,在小米造车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初为了研发汽车,小米投入了大量测试车,小米一位工程师独自测试了5000公里,北京到上海跑了两个来回。

小米汽车第一款产品要颠覆行业,显然不太可能,能够造出一辆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就是成功。无脑盯着颠覆行业、改变行业,造车时难免好高骛远。

今年小米汽车的计划就是实现交付10万辆,向交付12万辆努力。雷军预计,小米汽车11月就能实现交付10万辆。

雷军的说法小通不能完全同意,对于造车的狂热和清醒的头脑,是小米汽车造车成功的关键,但“任何时间造车都不晚”,则不完全对。

汽车压根不打算独立上市。除了雷军不愿意别人插手小米造车计划,还有一项原因或许就在于小米集团不差钱。

技术实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判断,是小米SU7成功的基础,但若离开了雷军与小米品牌的影响力、小米集团强大的财力,小通认为小米汽车大概率无法热销。

小米汽车的成功纵然鼓舞人心,但也是因有雄厚的底蕴加持,其他企业难以复制。学习小米用狂热的心态造车,以及清醒的头脑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与面对质疑没问题,可被小米触动,现在入场造车,那可晚的不是一星半点。

雷总只是说了有些人不愿意听的实话。

新能源汽车的三电对巨头来说很容易自研,我比较熟悉的一家公司叫英威腾,早些年给蔚来供应过三电,还能做轨道交通的驱动系统,基本上和动力、电力相关的他们都做,而且做的都不差。一说出去也是硬邦邦的存在。

这样一家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只相当于小米一个季度的调整后净利润。

汇川,国内PLC和变频器行业老大,新能源巨头,它一个季度的营收,通常和小米一个季度的利润差不多。

小米的规模、对人才的吸引力,对比这两家巨头来说有碾压性的优势。手机行业局限了他们粉丝的认知。

手机上的主要器件,都是重资产产业下的东西,你现在盖一个8.6代的AMOLED面板厂,可能刚好满足两家手机巨头一年的需求,但它的账面投入是多少?100亿美元。这还不算技术、经验、管理这些无形的东西。各种芯片也是如此,三星多年前在西安建设一座内存工厂就需要70亿美元,已经很性价比了。其他机身件,手机电芯每Wh成本3块,盖一个厂几十亿人民币;机身件生产,比亚迪前后砸了几百亿才成。

而看起来很有科技含量的永磁同步电机,跟上述这些比起来就是毛毛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最大的就是电芯,但它的投入其实根本没法和芯片、屏幕这些比较。在中国,2在珠三角万亿GDP城市投入150亿人民币,就能建成一座产能满足理想一年需求的电芯厂。

所以不要觉得三电很难,难的是电芯,其他的并没有那么夸张。尤其是在软件定义车辆的时代,拥有大量系统开发人员的公司实际上更具优势。你可能会觉得一个写三电程序的老手一年薪资100万很夸张,但工资达到这个数的小米非销售人员,有四位数。

世界就是这样,它和你以为的是完全相反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