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算法模型技术无疑已成为关键的核心要素。近日,在 BPAA 第四届全球应用算法模型典范总决赛期间,中新网记者张亨伟对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进行了专访,深入研讨了算法模型技术的现况与未来走向。

“今年已经是第四届 BPAA 大赛。”此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工业、公共、金融、商业、医疗、S 算法模型赛道的五十强优秀项目展开激烈比拼。袁岳表示,与前三届有所不同,今年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在于中模型,也就是业界常说的垂类大模型的发展。

“小模型是针对特定具体问题场景进行训练开发的,中模型则是在小模型的基础上,对多个问题场景训练累积算法进行集成,而大模型则是跨越多个领域的算法模型集成。”对于算法模型的分类时,袁岳阐释条理清晰。

“GPT里的P叫 Pre-trained models,是预先训练的模型,这种模型指的就是小模型。所以一个大模型的精度,和它大量预先训练的小模型关系紧密,倘若没有大量预先训练的小模型,大模型就无从谈起。”

“模型的深度应用并不需要像Chat GPT 那样庞大的算力支撑,所以中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在未来5到10年之中将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特征。”袁岳认为。

据悉,本届赛事依据算法模型案例的有效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安全性四大维度进行评分。最终,来自金融算法模型赛道的《基于大数据多维分析的全域营销人工智能辅助平台》摘得全场大奖。

“今年的 BPAA 入围团队并非因大模型的风潮而兴起,而是在过去几年于专业领域中在算法模型训练方面有着深厚沉淀、推进乃至突破的专业团队。”

袁岳强调,这些团队在公共、金融、商业、医疗、工业等各个赛道均表现出色,拥有精彩的应用实例,这充分表明在某些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能力。同时,这几届的团队及相关合作机构正在积极考虑集聚落地,开启算法模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新阶段,以培育更为成熟强大的算法模型企业。

对于中国算法模型技术的现状,袁岳先生直言不讳。他指出,算法模型技术仍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最为薄弱的环节。中模型的崛起提醒我们应当重视有限范围的中数据的打通运用,以及有限规模的中算力的组织开发与应用,从而构建合理可期的中模型发展生态。

袁岳还表示,中国的算法模型技术在垂直领域已具备初步竞争力,这需要更多思想开明积极的垂直领域客户群体,需要在垂类场景呈现与数据支持方面有更多共同探索者,也需要更多进取型的算法模型支持政策,才能让今天的那么多号称的先进数字化管理系统、数据智能平台、智慧城市项目、智慧产业与智慧企业项目、元宇宙项目和人工智能项目名副其实。

此外,随着BPAA大赛逐步形成算法产业聚集生态,本届大赛还见证了上海首个“算法谷”重点项目的签约仪式,以及长三角算法模型应用产业联盟的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普陀区在算法产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联合长三角地区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汇聚多优势,共同推动算法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