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集团宣布,预计将在2028年年底前在德国减少多达14000个工作岗位,占其德国员工总数的约四分之一。


很惊人,此次裁员计划旨在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并为公司在电动化领域的未来发展腾出资源。


说白了就是价格战打不起了,企业谋求电动化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传统内燃机汽车市场急剧萎缩,这对采埃孚集团等欧洲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家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


可以说我国因为新能源需求,走在了转型的最前沿。


并且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利用制造和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开启了海外建厂潮。


2024年1月至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389.4万台,同比增长32.5%,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39.9%,同比增长7.2个百分点。


在自主品牌方面,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在新能源市场上表现突出,销量同比增长明显。这些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 。

$比亚迪(SZ002594)$  $长安汽车(SZ000625)$  $上汽集团(SH600104)$  




此外,上汽集团、蔚来-SW、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广汽集团等上市公司也是行业的主要玩家。


总而言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可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营收在500亿元以上,包括比亚迪和上汽集团。


第二梯队是营收在1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的企业,包括蔚来、广汽、理想、吉利、华为等。


第三梯队是营收在100亿元以下的企业,包括长安、长城、奇瑞等。


从市场份额来看,比亚迪在2022年的市占率达到31.72%,位居首位 。



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竞争,还在市场布局、品牌影响力、用户体验等方面展开竞争。


可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这些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


下半年,汽车会比较难过,但是挺过来了就代表了未来,代表了行业龙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