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通信(SZ002115)$  

卫星组网即将开启 低轨运力和卫星应用梳理

西南证券近日发布卫星互联网专题(三):从发射到终端,我国低轨运力和卫星应用梳理。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卫星组网即将开启,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内需新增量。据财联社,“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将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将以首批1箭18星拉开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大幕。目前,我国已向国际电联申请了GW星座、千帆星座、鸿鹄星座等低轨卫星星座,申请卫星数量总数近4万颗,组网发射即将开启。低轨卫星不仅在民用通信发挥重要作用,在紧急时期也将承担军用特殊任务,如Starlink美国军方提供了“星盾”的卫星通信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在国家间太空资源博弈的背景下,低轨卫星产业的国产化率有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海量的低轨卫星和商业火箭制造需求将成为我国内需的新增量。

我国低轨运力能否支撑星座建设?商业火箭和智慧发射场将有效提供运力支持。我国国家队主力火箭为长征系列火箭,除部分型号专用于载人航天或深空探测外,大部分火箭型号可用于低轨载荷发射,且在研的长征六号X/长征九号/长征八号R等改型将能够重复使用,将为我国低轨卫星组网提供国家队运力。商业火箭方面,我国目前已有6家商业火箭公司成功实施了火箭发射和载荷入轨,2023年我国商业火箭发射数量达到了13次。我们测算,到2026年我国商业火箭有望完成近百次发射,提供超300吨的近地轨道运力。发射场方面,目前我国拥有酒泉太原西昌、海阳、文昌和海南商发等发射中心,在用发射工位超15个,2023年合计完成67次火箭发射,发射周转天数为4天(以发射窗口300天计2算)。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预计2024年我国将实施100次的发射任务,发射周转天数提升到3天。我们认为,随着商业发射工位的逐步建成、航天发射港集群优势显现、发射场智慧化程度提升,我国发射场的发射周转周期将显著缩短,火箭和发射的产业集群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手机直连卫星带来海量连接需求,终端组件存在升级需求。传统的高轨卫星需要借助专用的卫星电话进行通话,而低轨卫星降低了星地间的链路损耗,手机直连卫星成为商业可行的选项。手机直连卫星的技术路径将由“双模终端”和“存量直连”逐步向NTN协议发展,终端接入技术也将在陆地、海洋、航空等环节落地应用。在技术演进过程中,天线系统、基带和射频、电源管理与热管理等关键组件存在较大的升级需求,4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有望带来增量投资机会。

相关标的:震有科技盛路通信三维通信信科移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