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24年中报业绩交流纪要0802

摘要

该企业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568.66亿元,同比增长9.63%,归母净利润为89.829亿元,实现业绩同比扭亏为盈。二季度盈利32.08亿元,得益于生猪出栏量增长7%及销售价格上涨,养殖成本降至每公斤14元。未来,公司计划通过优化生产管理和拓展屠宰肉食业务来持续增长。尽管屠宰业务上半年亏损约5亿元,但公司认为改善运营和客户需求可望改善表现。公司通过与托佩克等企业合作优化育种技术,并维持低成本运营。未来一年,公司预计出栏量创新高,重视负债率下降和财务结构优化。同时,公司关注成本控制,特别是在饲料成本和生产效率方面已经实现了40%的成本降低。管理层强调了跨部门协作的重要性,并计划资本开支不超过100亿以支持企业发展。此外,医药行业相关合资企业和政府补助也是公司收入的一部分,公司将继续探索降本空间和优化产品供应链。

问答

问: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如何?

答: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568.66亿元,同比增长9.63%。归母净利润达到了89.829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盈利32.08亿元,上半年度经营业绩已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问:公司在生猪养殖业务上的具体表现如何?如何看待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未来的走势?

答:2024年上半年,公司出栏生猪3238.8万头,同比增长7%,商品猪占比较高。期内,生猪销售均价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并且公司各项生产指标逐步改善,生猪养殖成本持续下降至14元/公斤,相较于去年全年平均成本下降约1元/公斤。预计2024年全年生猪出栏区间为6600到7200万头。公司计划继续投入于疫病防控、营养配方、种猪育种、智能化与信息化人才培训等方面,以优化生产管理各环节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饲料原材料价格下降,预计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问:关于公司2025年出栏量的成长规划以及能繁母猪转股成本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答:对于2025年出栏量的规划,虽然短期内出生率较高,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损耗,实际出栏量并非直接计算得出,公司目前暂无法给出明确的出栏量预测,但整体增长趋势可预期。至于能繁母猪转购成本,近几年一直在2200-2300元/头间波动,该成本主要用于首次配种时的投资,而非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

问: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对于负债率和分红政策有何考虑?

答:生产性生物资产内部包括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其变动主要由这两类科目之间的数量变化造成。公司负债率虽有一定下降,但并未设定特定负债率目标值作为分红依据。公司会综合考虑降杠杆需求、运营综合平衡以及股东回报等因素,灵活调整分红策略。

问:屠宰业务二季度及上半年的投资亏损情况如何,下半年有何改善展望?能否分享一下对公司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猪价的看法?

答:屠宰业务上半年大约亏损了五个亿左右,亏损金额与一季度、二季度相当,未达到预期水平。下半年我们将采取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具体措施围绕着解决内部运营问题和外部客户总量、开工率以及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和附加值)等方面展开。对于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猪价,目前难以给出确定结论,需等待下半年的情况观察。但我们认为猪价不会立刻降至全行业成本线以下导致大规模亏损的可能性不大。

问:公司的全程存活率是多少?各阶段存活率是多少,并且未来的优化空间如何?

答:全程存活率约为83%,其中植株端和育肥端存活率分别为断奶前93%左右和断奶后90-91%;乳猪存活率为94%以上。如果不考虑疫情等因素,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问:下半年成本下降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是否会进一步调整饲料原料中的蛋白含量比例?

答:下半年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健康管理措施的逐步落实和成效显现,而不仅仅是饲料成本的下降。截至6月份,饲料成本仅占成本下降的约40%,预计下半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降低,非饲料成本将更多地发挥作用。

问:目前种猪合作对公司内部种猪体系有哪些影响和帮助?

答:虽然近期与托佩克合作在种猪领域较为少见,但这并不会改变公司独立自主育种的技术路线。合作关系主要用于补充和优化原有技术能力,而非颠覆或取代。当前的合作规模相对于原种猪场规模较小,且不影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问:行业二次育肥对今年猪价的影响程度如何?

答:无法量化地回答二次育肥对今年猪价的具体影响程度,但从定性角度看,二次育肥并不是今年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相较于以往,如2022年下半年,今年二次育肥对猪价的影响较小。

问:请问六月份成本下降40%中,饲料价格和生产成绩的提升各占了多少比例?

答:其中饲料价格下降带来了约一半的成本降低。

问:在60%的生产成绩提升中,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的效率提升?特别是关于疫苗和药品费用的变化情况如何?

答:在生产成绩提升中,主要得益于整体效率提升,而疫苗和药品费用变化不大,与去年及往年全年相比基本持平。

问:目前屠宰板块已建成产能是多少?预计年底前还能新增多少产能?

答:目前已经建成2900万头产能,预计年底可能再投入200万头,具体要看施工计划和外部经营情况,目前尚未确定。

问:对于今年下半年是否有屠宰量目标?

答:上半年已经屠宰了541万头生猪,下半年目标不太确定,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将根据市场变化来制定相应计划。

问:公司在Q2中的短期借款减少了76亿,长期借款有所增加,这是出于何种考虑做出的负债结构调整?未来在这方面有何规划?

答:这主要是根据银行授信投放情况进行的调整,并且公司旨在降低总体杠杆水平,进而优化负债结构,目前没有很明确的目标,但方向是以总量调控为主。

问: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环比都出现了下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下降原因是固定资产中的部分转入金额小于当期计提的折旧,因此年末报表反映的净值概念呈下降趋势。

问:相较于非瘟时期,目前公司的主要生产指标(PSY、成活率、热料肉比、日增重)达到了什么水平?

答:成活率回到了84%,比非瘟期间低一些,但日增重和PSY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虽然仍有部分指标未恢复至非瘟前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扣除药价因素后,生产成绩和成本水平均高于非瘟前。

问:对于公司与行业平均成本的差距趋势,您如何看待长期的发展态势?

答:我们希望能够持续实现成本领先,并且在历史数据上,相比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的成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今年一季度虽然相对于行业的优势减少,但二季度已恢复正常轨道,未来我们将致力于通过实际行动确保成本领先。

问:断奶后仔猪的成活率仅为88%,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具体改善措施?各地区间的差异情况又是怎样的?

答:成活率较低主要归因于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死亡,而健康管理的背后涉及企业管理问题。不过自二季度以来,我们观察到健康的改善趋势仍在按照既定目标前进,对此充满信心。

问:当屠宰部门的产能利用率到达何种水平时,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点

答:我们认为要实现盈亏平衡点,单从利润率角度看,至少需要达到55%以上。同时,我们期望随着利用率提高,能看到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这需要屠宰、肉食销售、市场和运营团队的协同努力。

问:今年资本开支大约100亿中,具体分项情况如何?以及能否描述一下七月份成本表现?

答:资本开支分为两部分,30亿是维护性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正常运行的刚性基础性支出;剩余70亿中大部分为支付往年工程款,预计随着下半年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好转,将进一步处理这部分款项。七月份成本的具体数据还未公布,但我们预计成本会继续下降,并会在合适的时间与市场沟通。

问:管理费用在过去几年中有何显著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

答:管理费用近年来由于没有新增产能投产,在人员配置及行政费用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加之股权激励限制和股票摊销的影响,整体呈下降趋势。

问: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不同区域或单体间成本方差是否有所变化?

答:目前总体成本中枢正在向下移动,成本方差也在逐渐缩小。具体数据显示,在六月份的数据中,出栏量低于14元/公斤的猪只占比已接近60%,13元以下的占比约为18%,高于16元/公斤的相对较少,这一趋势表明成本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问:16元以上成本较高的养殖场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答:16元以上成本较高的养殖场并没有特定的区域特征,但在整体看来,河南和安徽的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河南省内的产能占据了集团约三分之一的比例。不过,除了这两个省份之外,其他区域也可能存在成本领先的企业。

问:对于未来的内部采购策略,具体有哪些计划及实施效果预期?

答:关于未来内部采购策略,公司在中目合资和联邦东宝等合资企业的合作中,并非控股方,因此无法通过投资公司的形式内部统一采购。此外,虽然这两家公司可以提供部分产品,但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对于双方都至关重要。因此,当前阶段通过内部采购实现药品和疫苗支出降本的空间相对有限。

问:关于其他收益(特别是政府补助)的具体增长情况及其与猪出栏量的关系是什么?

答:其他收益中的政府补助主要包括保险补贴和相关费用(如食品、环保、无害化处理等),并非简单地与猪的出栏量成正比,而更多是与存栏规模有关。例如,保险费中的80%由政府财政支付,记入其他收益科目,这部分资金并未进入公司的账务收入。尽管如此,随着存栏规模的增长,相应的补助金额也会有所上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