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Biotech公司,如果只敢在前人已经铺就的道路上亦步亦趋,虽然可能永远不会犯错,但是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投资的角度来看,其最终的价值都缺乏想象空间。

那些既有勇气也有实力在“无人区”勉力开拓的Biotech,虽然将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风险,但是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源头创新,才有可能完成临床治疗的重大突破,才有可能最终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

以上,是创新药投资领域的辩证法。

对于Biotech公司来说,最大的无人区显然是尚未成药的靶点,从全球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那些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写就资本回报神话的Biotech,十有八九是在未成药的靶点领域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

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未成药靶点之一的CD47,虽然整个市场目前对该靶点抱有偏悲观的消极态度,但是一家中国Biotech仍然在砥砺前行——宜明昂科。

作为一家成立将满10年的Biotech公司,宜明昂科在CD47这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已经牢牢地竖起了自己的旗帜。

尽管全球范围内CD47靶点相关的管线,不时传来折戟沉沙的消息,但是宜明昂科的CD47管线,仍然在不断读出积极的临床研究数据。

在今年的ASCO这一全球肿瘤临床领域的顶级会议上,宜明昂科发表了关于其CD47方向的核心管线替达派西普(Timdarpacept)的两个口头报告。

其中一项,是替达派西普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初治较高危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的临床研究,在整体51个可评估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达到33.3%,总体反应率(ORR)达到64.7%。

在另一项替达派西普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既往PD-1抗体治疗失败后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的临床研究中,数据显示:在33例可评估患者中(此前接受的平均治疗线数为4线),ORR达到66.7%, CR 率达到24.2%,并且在29例(87.9%)患者中,观察到靶病灶大小的减小。

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数据的同时,这两项研究数据最为振奋人心的地方在于:替达派西普展示了巨大的安全性优势,这一点迥异于过往绝大部分靶向CD47的药物分子。

在替达派西普与阿扎胞苷的联合疗法中,有38.8%的患者血红蛋白较基线水平明显提高,45.2%的患者血小板较基线水平明显提高,21.9%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较基线水平明显提高,同时显著降低了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依赖。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并没有发现会增加血液学毒性。

在替达派西普与替雷利珠单抗的联合疗法中,绝大多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TRAE)为1-2级的血液学的不良反应,其中3-4级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和贫血分别为12.1%、12.1%、12.1%和6.1%,而且在经过对症治疗后可完全恢复或者恢复至1级/基线水平;未观察到溶血的发生,无患者因TRAE导致永久停用研究药物或死亡。

在全球范围内众多靶向CD47的候选分子纷纷折戟的“血液毒性”这个至关重要的指标上,替达派西普的表现可谓优异。

但是颇为遗憾的是,替达派西普这两项很有分量的研究数据,并没有引发全市场应有的关注和反响,目前流行的观点仍然是那个略显粗暴的逻辑:因为国外大厂的CD47管线都失败了,所以这是一个无法成药的靶点。

这里就很有必要提一下替达派西普和其他CD47候选分子的巨大差异性。

由于CD47分子往往无差别地结合红细胞和肿瘤细胞而产生的“血液毒性”,是CD47这个靶点成药的最大障碍。对此,全球范围内不同的CD47在研分子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比如,吉利德的Magrolimab采取的是IgG4抗体类型,消除抗体Fc端介导的ADCC效应,希望以此去削弱抗体的杀伤力,以实现减毒目标。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种颇为“凑合”的解决方案,因为抗体的靶向肿瘤的特异性并没有提高,大量的抗体仍然和红细胞结合,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抗体分子进入到肿瘤组织,吉利德的策略是不断提高给药剂量,最后达到了30mg/Kg的高剂量,而高剂量最终又带来安全性问题。

因此,吉利德的Magrolimab最终发展的不如人意,其实在业界的预期之中。

为解决CD47分子的安全性问题,宜明昂科的替达派西普采用了高度差异化的策略:其CD47结合区域采用了一个工程化的人类SIRP结构域,在体外研究中,该结构域显示不与人体红细胞结合,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优势,同时靶向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更强。

良好的安全性,使得替达派西普能够使用更强效的IgG1 Fc片段,同时阻断“别吃我”信号和激活“吃我”信号,充分激活巨噬细胞,实现卓越的单药活性。

在临床研究中,替达派西普的推荐剂量仅仅为2mg/kg,相比于吉利德的Magrolimab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还不止。

以上这个案例说明,此前众多靶向CD47的候选分子在临床研究中遭遇失败,并不能说明CD47这个靶点不行,只能说明此前诸多药企采用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不行。

现在就宣布CD47这个靶点的“死刑”,显然为时过早。

事实上,在跨国医药巨头中,虽然目前的确有不少的药企已经终止了CD47相关管线的研发,但是仍然有包括辉瑞的TTI-622在内的多个CD47管线,还在继续推进的过程之中。

CD47靶点并未失败,只是处于一个低潮期而已。

谁又敢说,CD47靶点目前经历的发展低潮期,不是黎明之前的黑暗呢?

纵观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史,攻克一个新靶点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PD-1这种当下已成为肿瘤治疗基石的代表性靶点,其在最终成药之前的十余年内,也经历了各种曲折与失败,也曾在若干个无人问津的至暗时刻中煎熬。

所以,以CD47靶点目前的研发低潮,来唱空宜明昂科的CD47管线,逻辑上并没有道理。

固然,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讲,谁也无法根据现有的临床读出数据,就断言宜明昂科的CD47管线最终的走向;但是,同样也不能因为国际同行的失败,就对宜明昂科的CD47管线做出简单的线性推断。

创新药的研发,最终还是得由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给出结论。

目前,宜明昂科已经围绕着CD47靶点构筑了丰富的管线组合,除了替达派西普之外,还有靶向CD47/CD20双特异性分子IMM0306、靶向CD47/HER2双特异性分子IMM2902、靶向CD47×PD-L1双特异性分子IMM2520等多个同样具备巨大潜力的候选分子。

对于有“下一个PD-1”之称的CD47靶点,一旦第一个成药的管线出现,对于宜明昂科这样目前市值仅仅只有50亿~60亿港元的Biotech来说,无疑将面临着颠覆性的历史机遇。

从这个角度来说,已经将替达派西普成功推进至正式III期临床试验、还有多个其他CD47相关管线在研的宜明昂科,值得每一位寻找下一个爆发性Biotech的投资者对其进行紧密关注和认真研究。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CD47确实是外界给宜明昂科最鲜明的标签,也是其具备高度想象空间的核心资产之一,但是绝非宜明昂科的全部。

作为一家稳健的新生代Biotech,宜明昂科从来没有把未来都单押在CD47这一个靶点上,在CD47这个领域以外,宜明昂科同样构筑了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管线组合。

2024年的8月初,宜明昂科宣布了一项重大的管线对外BD。

宜明昂科与Instil Bio, Inc (NASDAQ: TIL)全资子公司SynBioTx Inc.达成独家对外授权协议:宜明昂科将其两款在研创新管线产品IMM2510(VEGFxPD-L1 mAb-Trap)和IMM27M(CTLA-4, ADCC加强型)大中华区以外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授权SynBioTx Inc.,同时保留两款产品在大中华区的权利。

根据协议,宜明昂科将获得5000万美金的首付款及近期付款,以及超过20亿美金的后续开发、注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及单位数至低双位数的大中华区以外的销售提成。

这项交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增厚了宜明昂科的现金储备,也不仅仅在于未来的各项里程碑付款收益,更在于让外界看到了在CD47之外,宜明昂科雄厚的管线实力。

本次对外授权的两款管线中,IMM2510是基于宜明昂科“mAb-Trap”技术平台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特异性分子,IMM27M则是一款具有增强的ADCC活性的靶向CTLA-4的抗体。

在目前已经读出的临床研究数据中,这两款管线都表现出了差异性的临床价值。

IMM2510在经PD-1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观察到了初步的疗效;IMM27M则初步显示出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有积极的抗肿瘤活性,且两款产品均安全性良好。

这两款管线说明,在深耕CD47靶点的同时,宜明昂科在其他靶点同样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布局,多个在研管线都具备成为“BIC”的潜力。

除了上述两款对外授权的管线,宜明昂科还布局了靶向CD24、CD70等创新分子,甚至在代谢领域最近炙手可热的具有“减脂增肌”功能的ActRIIA/B靶点,宜明昂科早在两年前已有相关的布局。

此次对外管线授权,或许只是一个开端,未来也许我们可以看到宜明昂科更多的BD交易。

关于此次宜明昂科管线对外授权的合作方,也大有来头。

根据公开信息,宜明昂科此次授权合作方Instil Bio是一家在美股上市的Biotech公司,其CEO Bronson Crouch是美国医药投资领域的传奇人物。

此前,有两家Bronson Crouch操盘的公司,先后被默克和诺华收购,其中单是被默克并购的这一家公司,就卖了11亿美元。

这是一位在美国生物医药行业长袖善舞,精于整合资源、推进早期管线的资深Biotech操盘手。

因此,宜明昂科的这笔管线交易,绝非是“卖给了不知名小公司”,本质上是与Bronson Crouch这位美国生物医药行业的资深玩家的合作。

客观来说,相比于和大型跨国药企合作,选择和Bronson Crouch及其资深操盘团队合作,对于早期管线来说,有着更高的执行效率和成功概率。

原因在于,大型跨国药企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旗下管线也众多,往往有所取舍,具体到每款管线的推进效率其实往往很难保证,所谓“大有大的难处”。

但是Instil Bio这样背后有金主支持的小型公司,其在研管线很有限,往往善于集中优势资源将合作管线打造成自身的核心资产,寻求高效推进临床并有一定的成果之后,择机再卖给大型药企。

这种背景下的执行效率,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所以,宜明昂科的这笔管线授权交易,其实具有很强的产业逻辑,交易对价也不错,这显示了宜明昂科在优异的研发实力之外,同样已经具备了卓越的BD能力。

简而言之,虽然是一家新生代的Biotech,宜明昂科已经在进取与稳健之间达到了极好的平衡。

CD47相关的管线,作为宜明昂科的核心资产,具备了异乎寻常的想象空间,毫无疑问是公司未来最具爆发力的看点;而在CD47之外的众多靶点的布局,则是宜明昂科的安全垫,未来随着研发的不断推进,也将不断给市场以惊喜。

作为一家勇于在无人区前行的Biotech,宜明昂科值得全市场更多的耐心和关注,假以时日,试看其能在全球创新药产业,书写怎样的中国传奇。

$宜明昂科-B(HK|0154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