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和产品创新受阻,模式创新也是一条出路。

撰文| 石若萧

今日,嘉和生物发布公告,与TRC 2004(被许可人,一家由Two River及 Third Rock Ventures在美国共同创立的公司)订立许可协议以及股权协议。根据许可协议,嘉和生物已同意(其中包括)授予被许可人全球独家许可(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开发、使用、制造、商业化及以其他方式利用GB261。

根据许可协议和股权协议的条款,作为许可的代价,嘉和生物将获得:1)被许可人数量可观的股权;2)数千万美元的首付款;3)高达4.43亿美元(约31.6亿人民币)的里程碑付款;及4)占净销售额个位数到双位数百分比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这可以说是流年不利的嘉和生物,近期终于传出的第一个好消息。

作为最早一批成立的Biotech,嘉和生物的野心颇大,官网显示,其计划是“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着力打造一个具备药物创新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注册以及CMC开发的创新性、平台型、一体化公司”。

然而现实很骨感,公司至今没有脱离亏损,股价相比2020年IPO时还跌去了95%以上。本次对外授权,不光是一次“自救”,还给资本寒冬中一众受困的同行“打了个样”。

流年不利的嘉和生物

往前看,嘉和生物最新一次动向在今年 3月份,彼时其CDK4/6抑制剂用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NDA申请获受理。只不过这一消息并没有给二级市场带来多少积极影响。

这些年嘉和生物的坏消息有点多,2023年裁员裁掉了60%以上,今年一季度又在继续裁员。过去铺设的管线又因为各种原因宣告失败或停滞,商业化进展也相当不顺利。

回溯历史,嘉和生物成立于2007年,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批创新药公司,时间甚至早于百济、信达、君实等。其成长路上也得到了不少助力,公开信息显示,嘉和生物在上市前共完成了7轮融资。

经过一系列股权交易后,IPO前,高瓴资本成为了嘉和生物的控股股东。明星资本光环赋能下,嘉和生物受到了二级市场狂热追捧,IPO获得了约1247倍的超额认购,开盘每股29.2港元,大涨21.67%。

然而现实却是“上市即巅峰”,此后嘉和生物便开始了一路下行,如今已经成了18A Biotech中跌的最惨的选手,股价长期只有1港元左右,在“仙股”的门槛边来回徘徊。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产品创新成色不足、临床管线推进缓慢、高管层战略不一致……高瓴资本也试图扭转局面,2022年曾“牵线”嘉和生物与艾博生物达成合作开发协议,共同开发mRNA产品以及相关药品。根据公告,双方将基于嘉和生物抗体开发平台,与艾博生物旗下mRNA技术平台结合,合作进行肿瘤治疗的mRNA药物的探索研究。

这起合作公布后,嘉和生物股价盘中股价一度大涨超36%,创下一段时间以来的新高。但这也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世卫组织宣布新冠全球大流行结束,mRNA药物的商业价值亦随之大打折扣。

至于其他管线,如PD-1(GB226),ADC药物(GB251),FIC自免药(GB224),生物类似药(GB221,GB242,GB241)等,随着时间的流逝,要么落在了竞争者后面,要么被自己放弃,要么商业化进展相当不顺利。

已上市的产品在被集采的边缘;即将走到NDA的产品也从Fast follow位置落到了Slow follow;具有创新成色管线还有极高不确定性,走到商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市场环境与政策导向也发生着巨变……当这些风险因素都叠加在一家公司时,投资者选择避险也无可厚非。

2023年,嘉和生物给出的成绩是:总收益为零。研发开支为约5.64亿元,同比减少3.36%;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74亿元,同比收窄7.65%;每股亏损1.33元。

“兼顾了一切”的新模式

资本寒冬里的全球医药产业,近三年IPO的数量和金额都在持续下降。

今年以来,国内的IPO依然没有放开的迹象,平均每周都有数个IPO撤回消息传出,至今A股一个成功上市医药公司都没有。

美国的情况稍微好一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共有10家生物技术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IPO,涉及神经科学、肿瘤学、基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了回暖趋势,但同过去十年依然无法相提并论。

IPO通道收窄,并购门槛居高不下,对外授权就成了“回血”的最常见手段。但把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拱手让人,只换回一点钱,许多科学家和创业者难免心有不甘。

艰巨现实、矛盾心态乃至地缘冲突的交织下,一个新模式——NewCo——出现的频率变得愈发高了。

NewCo,用最简单的概念来解释,就是企业在海外成立一个新公司,再将自身核心资产的海外权利授权给这家公司,并邀请多方入主,补充现金流,让投资人实现退出。但自己通常还会保留一点股权,不至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此就一别两宽。

新公司的新投资人团队也不是有钱就行,是精挑细选的结果:他们往往是经验丰富的国际化管理团队,能协助推动海外临床试验的入组准备工作,并且在一番精心打理后,有大概率协助新公司IPO或被大药企溢价收购成功。

本次嘉和生物的出海,与Two River、Third Rock Ventures两家美元基金共同设立TRC 2004,正是典型的NewCo模式。

事实上,NewCo模式正在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一种新趋势。今年以来已有了不少成功案例。

本月初,康诺亚生物发布公告,将2款双抗新药CM512、CM536的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授权给Belenos Biosciences。根据协议,康诺亚将收到1500万美元预付款、1.7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以及特定比例的销售分成。此外,康诺亚全资附属公司一桥香港将获得Belenos约30.01%的股权。

今年4-5月,恒瑞医药携手贝恩资本、Atlas、RTW、Lyra一起成立了Hercules公司,将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产品组合有偿授权给后者,作为回报,恒瑞医药将获得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最高可达60亿美元的相关款项,并享有一定比例销售提成。

还有更早的案例,比如今年年初纳斯达克上市的Arrivent Biopharma。这家公司成立于2021年中,彼时其拥有的唯一一款伏美替尼管线来自艾力斯。作为回报,艾力斯获得了4000万美元首付款、累计不超过7.65亿美元的研发和销售里程碑款项、销售提成以及ArriVent一定比例的股份。

三年以来,多方助力下,各项进度不断推进,2023年,ArriVent在美国进入临床II期试验,3月完成1.55亿美元B轮融资,10月获FDA授予伏美替尼“突破性疗法认定”。今年1月底,ArriVent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IPO后,艾力斯仍持有4.2%的股份。

以上都是NewCo模式的典型案例,一方回笼了现金,另一方赚到了收益,并且上市或被并购成功后依然能够分享收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不过,新的模式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嘉和生物的困境,仍然有待观察。

截至今日收盘,嘉和生物涨幅11.57%,股价为1.350港元,总市值6.94亿港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