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正规军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文/每日财报 余小鱼

不是苹果买不起,而是小米更有性价比。不是保时捷买不起,而是小米更有性价比。在外界看来,小米已成为性价比的标杆。小米果真如此受宠?

2011年,第一部小米手机诞生,与此同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风起云涌。这一年是手机市场的一个分水岭,除了当时震惊国内外的苹果外,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品牌,开始不约而同地在智能手机市场发力。也是这时,小米创始人雷军有了“雷布斯”的称号。

经过14年的发展,小米手机与众多品牌已成功踢掉众多杂牌手机和部分老品牌手机,成为国内市场出货量前五的霸主。在手机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后,“雷布斯”开始逐渐向多品牌迈进,智能家电中的小米生态链成为小米的下一城。

如今,雷军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2024年,小米量产的第10000辆整车正式下线。7月26日,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SU7上市3个多月,已交付3万多台,刷新行业纪录。目前产能提升已经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预计11月完成!外界对于雷军已不再称为“雷布斯”,而是“营销之神”。

小米用两年时间实现从零到营收超100亿,用7年突破1000亿,并在第8年进入世界500强。即使在疫情下的2020年、2021年仍然实现了高速增长,尤其是2021年,实现营收3283亿,位列《财富》世界500强266位,成为当时全球成长速度最快的科技公司。

从雷布斯到营销之神,小米的生意经

在科技迅速演进的浪潮中,小米以其独特的营销哲学和业绩增长,在全球市场上掀起了一场革命。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小米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精准。

2024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营收达到755亿元,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高达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小米以4060万台的出货量,稳居前三甲,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3.8%。

根据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排行榜上,前10名中只有一款小米手机上榜,其他均为苹果和三星的产品。

小米智能手机的成功,得益于其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在高端化战略的推动下,小米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更在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增长。MIUI社区的活跃用户群体,成为小米最宝贵的资产,他们不仅是产品的使用者,更是品牌传播的忠实粉丝。

小米手机的高性价比策略使其在中低端市场迅速占领份额。通过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对比放大性价比,以此让更多消费者对自身了解,再通过致敬高端品牌的技术与设计,优化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地位,以此获得消费者认同感。

小米在IoT与生活消费品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智能大家电业务同比增长超过46%,平板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93%,TWS耳机在中国大陆市场出货量荣获第一,全球市场排名升至第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小米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而最值得关注的便是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在传统汽车与造车新势力对新能源汽车激战正酣的时刻,小米也宣布入局,并成功发布SU7系列。自发布以来,市场反响热烈,截至2024年4月30日,累计锁单量达到88063辆。这一数字不仅展示了小米汽车的市场潜力,也预示着小米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光明前景。

对小米汽车的成功,大家似乎并不意外,小米将智能手机领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忠实粉丝群体延伸到汽车市场。这种品牌忠诚度的转移为小米汽车的市场接受度提供了基础。

小米的营销策略在智能手机和汽车领域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在智能手机市场,小米通过高性价比、互联网思维、粉丝经济和快速迭代等策略,确立了其市场地位。在汽车市场,小米通过品牌延伸、创新产品特性、整合营销传播、跨界合作和用户参与等策略,成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分得一杯羹。

从智能手机到现如今的汽车领域,每一次的跨越都是新的征程。而每一次新的征尘都能够做到开门红,小米集团的营销手段与能力毋庸置疑。

即使是曾身处五线城市的笔者,也因小米的一句“为发烧而生”情不自禁跟着情怀买单了小米手机、小米家电等众多产品。相对比来说,小米的手机产品质量不敢苟同,其他家电产品相对于杂牌产品来说有了一份保障。

小米通过高性价比、创新设计、智能互联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从整体评价来看,小米质与销的协同发展应该得到重视。

小米的质与销

首先小米作为国产手机品牌,今年的发展可谓是备受瞩目。而关于小米产品的品质,有人认为小米产品性价比高,有的人认为小米产品有质量问题。

我们看到网络上的一些信息。例如,曾有人表示小米手机的澎湃OS系统存在问题,系统维护进度不给力,没有解决到用户的痛点,有时甚至会被拉黑。此外,MIUI系统也是BUG不断,更新带来的惊喜远不如更新之前。除此之外手机卡顿、黑屏、重启等问题也让很多小米用户纷纷退出米圈。

再有关于小米手机高端产品信息,如小米11系列手机就出现了主板问题,黑屏不开机。在高端市场,人们看中的性价比此时就显得很鸡肋,定价过高,性能与配置并没有达到用户预期,这引起很多用户的不满。

其次是小米汽车,自上市以来,有车主和媒体频频爆出各类质量问题,如刹车失灵,高速辅助驾驶失灵,续航不足,充电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用户购车体验,更是对生命造成了威胁。

有媒体报道,5月份,一位湖南耒阳的车主刚提了小米SU7不到一个月,就遭遇了刹车失灵的惊险一幕。车主停车过程中,车辆刹车失灵并失去阻尼感,车内发出警报声,车机屏幕显示“制动系统故障”、“自动驻车故障”、“上坡辅助功能异常”等4条异常信息。

最后就是小米生态链,就目前国内生态链的发展,小米生态链是相对较为完善的。但有网友曝出,购买了小米生态链的产品,使用期间频频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其中生态链加湿器更是有设计缺陷,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生态链的产生与发展是为了给快节奏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幸福感,然而因生态链的产品频繁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更换或者重新购买,那用户该如何选择呢?

与正规军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在手机端,国内市场已基本保持小米、华为、vivo和OPPO这几家大厂的格局。这些品牌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率,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只要不出现重大事故,他们的地位很难被撼动。这些企业不仅在产品创新上不断突破,也在市场策略和用户服务上持续优化,以巩固和扩大其市场地位。

然而,在汽车领域,竞争的态势则显得更为复杂和多变。汽车市场目前的竞争状态和手机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汽车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这使得新进入者面临更大的挑战。虽然小米凭借优势已开启了第一步,但目前新能源市场风气云涌。破产倒闭的厂商不在少数,去年,曾贵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走向破产,全国销售和服务中心陆续关停,11万车主的售后成了难题。7月28日,恒大智能汽车被申请破产重整,再次让新能源汽车站在了风口浪尖。

其次,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更为多样化,从经济型到豪华型,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不同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各不相同。

小米虽试图将其在手机和智能硬件领域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汽车产业,但小米与正规军的比拼才刚刚开始,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和资本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创新和用户体验的竞赛。小米需要在保持其产品高性价比的同时,还要在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此外,小米在汽车领域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还有像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品牌,以及国内外众多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企业。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小米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产品力、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

总的来说,小米与正规军在汽车领域的比拼是一场全方位的竞争。这不仅考验着小米的资源整合能力,也考验着其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小米才能在这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其在汽车领域的长远发展。最终结果如何,仍需等待市场验证。$小米集团-W(HK|0181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