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全球性的恐慌突如其来,颠覆了全球金融市场,引发恐慌性抛售,股票、货币甚至比特币的价值全线暴跌。这让人们联想起1987年,美国股市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在当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下跌超过20%。在此之前,在经历了8月的惊人涨势后,投资者积累了过高的杠杆,而导致大规模的追加保证金通知,同时设计不当的程序化交易加剧了抛售。从技术上来讲,此次全球金融市场巨震与1987年的恐慌性抛售类似,此次下跌似乎主要是由投机性货币押注的快速、混乱平仓所驱动,而非由个别日本公司的任何行为引发。

在人们还在争论是否1987年重演时,8月6日,日韩市场迎来大反弹。北京时间8月6日早间,日经225指数期货暴涨8%,向上触及熔断。韩国创业板指(KOSDAQ)期货飙升,触发“SIDECAR”停牌机制。日韩股市大幅高开,日经225指数开盘后迅速大涨逾3200点,涨幅超过10%,收复了前一交易日12.4%跌幅的大部分失地;遭受重创的科技股正在回升,半导体制造设备制造商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股价上涨17%。韩国综合指数开盘涨超4%。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标普50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分别涨1.40%、0.98%。

其他重大市场走势也在逆转:日元兑美元汇率已从最高点1美元兑142日元左右回落至1美元兑146.053日元,日内涨幅为1.30%。日元此前因利差交易平仓而大幅走强。

摩根大通一位不具名经济学家对《财经》说,很明显市场超卖了,有一种强迫离场的氛围,现在市场缓下一口气来。

从更宏观的角度,华尔街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触发此次市场突发性恐慌的因素很多,单凭任何单个原因都不足以解释市场抛售规模如此之大,全球市场的巨震背后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投资者都在全力做多,他们到了这样一个临界点,经受不起风吹草动,更何况这一次不利因素相当集中。

5日,日韩股市一开盘就迎来猛烈抛售,随后,恐慌情绪蔓延全球。截至当日收盘,日经225指数累跌12.4%,抹平2024年初至今的涨幅,也创下史上最大下跌点数,超越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的纪录;韩国综指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日韩及土耳其等国股市主要指数触发熔断机制。澳大利亚、印度等亚太市场均出现大幅抛售。

欧股开盘后也遭遇重挫。欧洲三大股指当天全线下跌。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5日报收于8008.23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66.48点,跌幅为2.04%。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7148.99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2.81点,跌幅为1.42%;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7339.00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22.22点,跌幅为1.82%。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幅收跌,道指跌超千点,纳指重挫逾3%,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033.99点,收于38703.27点,跌幅为2.60%;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160.23点,收于5186.33点,跌幅为3.0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76.08点,收于16200.08点,跌幅为3.43%。其中“七巨头”市值单日一度跌近1.3万亿美元,截至收盘总计蒸发近8000亿美元(约合5.7万亿元人民币),这是自2012年Meta平台(当时为Facebook)上市以来科技巨头最大的一次市值蒸发。彭博七巨头股价回报指数(Bloomberg Magnificent 7 Price Return Index)收跌4.30%。

崩溃式下跌首先要追溯到疫情后的日元套息交易。它让投资者能够在日元资产中投资具有稳定性和高现金回报能力的大型商社,也能够投资受益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日本科技股,因此2023年的AI 行情蓬发时,日股及日本科技类企业也因此受益。但自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东京电子与英伟达走势明显分化,龙头企业涨幅已部分脱离基本面,资金因素逐渐占据主要地位。非头部企业已无法跟上英伟达的步伐,英伟达等头部企业虹吸资金的现象愈发明显。日本市场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日本商社和电子产业。美股的波动对日股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链。交易员通过卖出日元来对冲日元本币资产下跌风险,通过货币对冲操作保持日元资产价值的稳定。随着日元资金的释放,美股科技龙头股受到了资金的变相加杠杆。自这一阶段开始,汇率和传统负债逻辑中的利差就开始脱钩,即美日利差与日元汇率开始脱钩。日元套利交易在近期引发了日元大幅升值和日股的调整。市场波动主要由资产端杠杆过高引发,而非负债端的错乱。日元的升值本质上是对之前过度贬值的修正。

美联储和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分化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

美日两国的经济并未进入水深火热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7月底说他需要有更多数据来证明降息的合理性。就业报告揭示了多个方面的疲软:7月新增就业岗位11.4万,远低于6月水平,也逊于预期;早前几个月的新增就业岗位数被下修;同时失业率上升至自2021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7月工资同比增幅为3.6%,低于6月的3.8%。整体美国经济近期降温节奏有所加快;制造业数据也表现平淡,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官员可能将借贷成本长期维持在20多年来高位的担忧。在高利率的影响下,美国经济放缓是大趋势。从历史上看,美联储将高利率维持过长时间往往会造成经济衰退或金融系统性风险。因此,近期美国经济放缓让市场联想起过去美国经济周期下行时候的风险资产下跌和美联储的宽松。人们最大的担忧是经济硬着陆并陷入衰退。

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走软,7月新增就业逊于预期,早前几个月的新增就业岗位数被下修。

摄/金焱

市场从此前对美联储即将降息的乐观预期,转而担心美联储行动或已滞后,也许本应已然开始降息。使此类担忧加剧的是,按照计划美联储将不会在8月或10月举行利率制定会议,因此通往降息的道路并不宽阔。 对美联储过晚降息会导致美国经济疲软,影响外溢至全球的担忧。但仅以7月一个月的数据来判断美国经济已开始加速下行并迈向衰退,为时尚早。

通胀放缓和劳动力市场疲软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在9月开始降息。

摄/金焱

日本经济的情况相对温和,既没有太多证据表明公司陷入困境,也没有太多人担心日本金融体系。日本央行在7月31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加息并缩减国债购买规模,将政策利率从0%至0.1%提高至0.25%左右。受此影响,日元兑美元急剧升值,在一天内升值超过4日元,升至四个多月来的高点。日本央行上调了利率,并公布了量化紧缩路线图。日本央行正在寻找证据,证明工资上涨将刺激支出,刺激需求主导的价格上涨,形成良性循环。韩国政府6日早间也表示,将在市场波动过大时采取措施,具备充足的政策能力,外汇和货币市场呈现稳定趋势。

花旗集团前全球外汇主管、深数宏观(DeepMacr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杰弗瑞·杨(Jeffrey Young)对《财经》表示,大多数外汇策略都基于利差和势头。但当市场情况不利时,这些策略会遭受大幅回撤。今年到目前为止,利差都表现很好,在利差投资组合中,最大的获利者是瑞士法郎和日元。这些货币在利差中的头寸一直为做空,而做空头寸散见于其他各种货币中。在市场上,常见的利差策略也表现良好。在过去的许多周中,与十国集团其他很多国家相比,日本在经济增长方面得分为正,为日元在经济增长支柱中赢得了做多的头寸。这些做多的头寸也有几次与日元的周期性升值重合。但如果在这些时期直接做空日元利差,可能不会有这么好的表现,尤其是与常见的利差策略相比。

由于外汇市场上的日元升值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开始寻求短期内的回升机会,推动了股市的买盘。分析人士称,6日早间日本经济数据和韩国政府表态对市场情绪的提振起到了积极影响。日本厚生劳动省当日盘前公布数据显示,日本6月劳动现金收入同比增4.5%,预期增2.4%,前值由增1.9%修正为增2%;加班工资同比增1.3%,前值增2.3%。日本6月所有家庭支出同比降1.4%,预期降0.9%,前值降1.8%;环比增0.1%,预期增0.2%,前值降0.3%。日本6月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工资同比增长1.1%,为27个月以来首次上升。这些经济数据为日本消费复苏和正增长周期出现的前景增添了亮色。

不能忽略的是,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也在暴露。美股市场在过去一年中,投资者过度集中于头部公司,尤其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导致市场波动率低但杠杆率高。此外,市场估值过高且集中度过高,使得任何低于预期的表现都会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巴菲特的减持行为也反映了对市场估值过高的担忧。



$上证指数(SH000001)$

$道琼斯(QQZS|DJIA)$

$日经225(QQZS|N22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