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露,一个有态度的财经自媒体。
这两天市场明显回暖,但是是不是觉得自己没赚到钱?
本篇就围绕着这个问题来解读下。

一,谁贡献了涨幅?
昨天A股成交依旧低迷,交易量只有6571亿,能红盘要感谢两个人
1.郭嘉队,如果尾盘郭嘉队拉一下沪深300,绿的公司会更多,
2.题材股,如果不是题材股活跃,昨天中位数不会来到1.77%,毕竟这两天天天50多家涨停,盘面要好看很多。

现实的情况就是,你要参与A股,就要摸清这两大资金的思路,郭嘉队没啥新意,就是一个典型的「托而不举」,跟着买俨然是不是咱们普通老百姓最优选;来看题材股,这最近是有有机会的,就像有有人说,但凡没有监管函,就一直涨!

那么题材股的机会在哪里,是消息出来后跟一波,还是等调整下来抓回调的机会呢?

二,题材股的机会如何把握?
大多数人觉得题材股难做,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消息出来后根本不给机会介入,第二,有些题材股业绩很差,根本不敢下手。

实际这只是大家的一厢情愿,而非参与其中的大资金真实意图,比如下面这一幕:

大多数人看到的就是8月3日周末的时候出了一个鼓励消费的文件,其中提到鼓励教育消费,8月5日开盘后就涨停,根本不给买入的机会,而买不到的朋友就吐槽市场瞎炒, 

实际这就是被市场各种消息带节奏,如果说一定要问炒题材炒的是啥,我只能说炒的是抱团的希望和涨停的信仰,听上去是不是很玄乎,说到底,有机构资金愿意做就完事了!

三,机构行为才是关键
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上图中,橙色柱体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应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从中不难发现,当「机构库存」数据活跃的时候,股价通常是上涨为主,反之股价则以下跌为主。

从图中不难看出,实际在8月3日之前大约两周时间,「机构库存」数据就已经开始变得积极了。所以所谓的利好刺激,不过是机构借题发挥罢了,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7月30日ZZJ会议专门有提到科技创新或许是个契机,只是那时候教育股没啥表现,自然被市场冷落,说到底还是被市场走势给绑架了,如果看数据的话,又怎么会产生这个错觉呢!

再比如像今天好多涨停的「通信设备」板块,实际也是同样的问题,表面看好像是受到昨晚美股上涨的刺激,实际如果看数据的话,会发现并非如此,看下图:

从图中不难看出,「南京熊猫」其实前几天已经有机构资金进去了,只是赶上全球大跌,股价一跌,多数人看走势,发现可能这就是个小反弹,别关注了,实际看数据的话,下跌其实是里面的机构大资金借题发挥,正好把散户给洗出去,或者说故意让你关注不了,所以你才会发出「题材股」好难做,其实不过就是没看到数据罢了!


最后要说,不管是题材股,还是有业绩逻辑,本质上都是机构大资金想要参与,否则都是一阵清风,毕竟炒股炒得是对定价权的争夺,没有钱,再好的故事,也是白忙。

而多数时候,利好或利空,就是做给散户看的,当多数人看多(或看空)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看少数人的行为,也就是看机构的「交易行为」,这方面多看看数据是关键!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作者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