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近300个设区市,其中的头部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等,不仅自身发展态势良好,同时还是区域城市群的核心。这些城市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逻辑,不仅呈现我国城市的发展历史和路径,同时也能够反映我国城市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建设发展方向。

城市开放背后:与国家大政方针合拍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第一批发展起来的城市,基本是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城市。改革开放起步和全面深化阶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迅速拥抱开放型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东南沿海城市,取得了相当大的先发优势。

过去10多年始终在榜的上海、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天津、青岛、无锡、佛山等11个设区市,都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或沿海经济区重点城市。这11个城市赶上了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春风”,2005年的GDP平均排名达到了6.3。近10年,排名持续上升且幅度较大的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则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海开放向内陆开放加速延伸,对内陆城市的支撑作用持续凸显。作为我国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上述5个城市发展全面提速,2023年平均排名达到了10.4,较2005年提升了近7个位次。

历年GDP20强榜单变化凸显了城市发展与国家政策合拍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阶段,对外开放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对外贸易从出口为主转向进出口、顺逆差双向平衡,贸易内容从货物贸易为主转变为货物、服务贸易共同发展,开放区域从沿海沿边地区开放为主转变为沿边沿海内陆协同开放、整体开放,开放内容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引进和对外投资并重、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型。因此,当前城市发展也必须从经济结构、产业导向、营商环境、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适应,才有机会在新发展阶段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随着双循环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我国城市分工水平将持续提升,中心城市更加聚焦于商务、科教、创意以及高端制造等新功能空间的供给,与之相对应的是向外疏解部分产业和分工环节,区域城市间的协同协作更加紧密。新趋势下,产业、人口和各类生产要素将持续向优势区域聚集,城市个体间竞争将逐渐转变为城市群的竞争。新的城市竞争格局下,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将持续巩固,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更多考量这些城市对区域的整体带动性。中心城市之外,那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城市群发展制度构建,在全面深入融入区域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功能、空间、产业、城乡融合等方面持续改善和提升的城市,也将会获得新的发展优势。

城市分化背后:与产业发展需求合拍

改革开放面向全球市场,带来当时国内城市发展亟需的产业发展资源。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发展起来的城市,比如:珠三角的广州、深圳,长三角的苏州、无锡等城市,无一例外均是以发展“三来一补”“进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起家。现在看来,这些产业相对低端,附加值也不高,但在当时,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亟需的资本、技术、人才、模式和理念,更将中国产品带向了世界市场,人口红利等方面的优势转化才成为可能。

初期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园作为降低国际产能规模化转移成本、推动产业链集聚的重要平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南沿海那些能够率先突破政策限制,通过大规模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建设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城市,比如深圳、苏州等,都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深圳GDP总量位居全国第15位,1992年快速升至第8位,1997年升至全国第5。苏州1984年进入GDP全国10强,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位,并在全国第5的位置上保持了7年;苏州下属的昆山,通过自费创办工业区,也一改苏州垫底的落后状况,并在2005年跃居全国县市第一。

2001年我国加入WTO,国际市场全面开放。这些城市抓住机遇,加速自身产业转型升级、向上攀升。这一过程中,不同城市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各有利弊,不一而足。一些城市坚持面向国际市场和国际企业,持续升级产业园、开发区,通过产业集群集聚继续保持综合成本优势,打造搬不走的“产业生态”。另外一些城市则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世界级企业成长,超前把握、引领新兴产业成长方向,实现“大基础、高增速”发展。

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内需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在工程机械、汽车、显示面板等内需持续增长领域积极布局的城市发展开始提速,长沙2009年进入GDP20强榜单,郑州2011年上榜,成都2012年上榜。榜内城市也开始加速分化,2008年开始“腾笼换鸟”的深圳,在经历数年GDP增速滑落的质疑后,伴随着互联网以及国产手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内外需持续爆发,GDP增速迅速恢复至20强前列,并迅速拉开了与广州、重庆、苏州等跟随城市的距离。

当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调整、分化、重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成为各大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的重中之重。这一过程中,那些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技术创新方向、行业发展趋势的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以及围绕这些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势持续凸显,将成为城市乃至区域发展新的“动力源”。因此,那些能够深刻洞悉区域乃至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准确把握头部企业及其集群化发展需要的城市,也就更有机会在国际国内产业链调整过程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在未来城市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高速发展背后:与技术变革趋势合拍

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是技术,它在更长周期内拉开了城市间的差距,甚至能够让资源禀赋相对欠缺城市获得超常规发展。能够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把准新兴产业“风口”的城市,往往能够在城市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1991年-2007年,全球进入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二阶段,消费电子等产业发展起来,VCD、DVD、MP3、MP4等新产品层出不穷,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兴电子消费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3C产品全球需求迅速扩张。这一时期,电子产品加工出口成为当时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加速器”。2005年,电子厂密布的广州、深圳、苏州的GDP分别位列全国第3、4、5名,仅低于上海和北京。

2008年开始,全球信息技术革命进入高峰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产业蓬勃发展。这一阶段,中国体量巨大、门类齐全的制造业规模优势凸显出来,成为全球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一环。相当部分外企将总部及研发机构迁入中国,本土华为、腾讯、阿里以及三一重工、京东方等自主创新企业也逐步成长起来。这些企业所在的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长沙、合肥等,发展速度大幅提升。

这一阶段,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之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之成为国家创新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2009年,国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陆续推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服务型制造等认定措施及配套奖励政策。从近10年的GDP20强城市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强,生产业水平高,主导产业拥有更多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以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的城市,发展速度、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城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围绕新技术、新产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应对竞争的重中之重,并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城市作为推动区域繁荣和参与国际合作的关键节点,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成为城市应对现实挑战、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从目前头部城市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政策措施看,一些城市强调创新型人才集聚,一些城市侧重于科技研发工具和技术,另一些城市则将数字化作为优化劳动对象组合的手段,这些城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都突出了因地制宜,强调了对本地条件的深入理解和利用。因此,未来城市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竞争将更加注重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人才结构等关键因素,需要各地拿出更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针对性战略规划。能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最大化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从而有效规避资源浪费和同质化竞争的城市,才有机会在未来城市比拼中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江苏省太仓市委办 杨志栋)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