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分红进入后半程,银行扎堆派息。截至7月18日,银行股累计派发红利逾6000亿元。受分红派息影响,银行平均股息率在6%左右,多家银行股迎来一波逆市行情。那么,银行股还能“上车”吗?下半年的配置策略有什么?


银行扎堆分红

A股公司现金分红实现新的突破,银行密集发布A股分红派息实施公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度共有3667家上市公司分红,较2022年度同比增长11.02%。截至7月18日,41家有分红方案的上市银行中,有38家上市银行累计派发红利超6000亿元,分红执行率超过90%,其中,国有六大行现金分红全部“到账”,总额超过4133亿元。

华福证券研报指出,近三年来,上市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平均保持在26%以上,其中,国有大行维持在30%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逐年提升,2023年达到29.4%。

长江证券研报表示,中期分红能够实际在2024年内发放,相当于年内到账1次上年度股息和1次本年度中期股息,可以拉升短期的股息率,这对部分高股息策略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有利于吸引增量资金进入银行股板块。

银行板块何以表现出色?

今年以来,在分红的加持下,银行板块股价整体上行,国有大行股价刷新历史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银行板块总市值达到10.85万亿,较年初增长约2万亿,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银行板块累计上涨19.37%,六家国有大行股价涨幅都超过20%,仅有5家银行未能搭上这波上涨行情。

银行板块跑赢市场,主要原因在于其高股息特性吸引资金持续流入。具体来看,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意识增强,银行的分红比例和金额均居市场前列,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例,其分红比例长期稳定在30%左右,部分银行甚至更高,这种稳定的分红政策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现金回报,也增强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银行股的股息率普遍较高,部分银行股的股息率甚至超过了当前的存款利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2023年末的收盘价计算,A股上市银行中,有七成股息率超过5%,多家银行股息率超6%。

对银行股当下的配置价值,华夏基金表示,作为配置性资产,银行股向下安全边际有高股息率支撑,同时兼具顺周期属性,随着经济回暖,估值存在向上的弹性;另外,银行的负债成本趋于下行,这些或进一步推动银行板块估值的修复。


部分赛道拥挤度上升

当前,银行股作为红利资产的代表之一,凭借更低的估值、更高的股息率,确定性更强的分红,获得低风险偏好的资金青睐。

今年上半年,红利资产的“成绩单”较为亮眼,受到资金“追捧”,需求端火热。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二季度公募基金对高股息主题关注度持续升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年内的红利主题基金达发行规模合计214.97亿元。基金二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此前成立的89只红利主题基金,年内规模增长了382.31亿元。

下半年,红利资产还能买吗?机构普遍认为,高股息策略仍有效,但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买入价格的问题以及赛道拥挤度的风险。

招商银行研究院表示,展望下半年,市场的低风险偏好特征或将延续,看好三大方向:高股息周期股胜率较高,其次是高ROE消费股和高景气科技股。港股结构和A股类似,也可重点关注红利资产。

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何杰亦认为,高股息策略可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更契合目前的发展阶段,不过,高股息投资并不等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任何时候都需要考虑买入价格的问题。

华泰策略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红利资产整体成交额仍处于相对高位,且内部拥挤度较为分化,石油石化、煤炭、钢铁等资源类红利行业及公用事业的拥挤度水平相对较低,而银行、交通运输行业的拥挤度仍相对较高。

红利策略的核心是高股息,一方面是分红比例较高,一方面是估值PE较低。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注意高分红≠高股息,分红支付率高,但估值也高,股息率可能并不高。同时,还要注意“高股息陷阱”,比如筛选到的资产具备高分红,但是波动性也较高,则不能有效指引未来高分红的延续,或者筛选到的资产分红不高,但估值往往可能走向更低,甚至处于衰退期,这种情况大概率并不具有持久性。无论何种策略,理性与谨慎仍是投资者需要秉持的基本投资原则。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变化,仅供参考,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亦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招商银行作为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