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概,一个有态度的财经自媒体。

或许这又是一个令人有点失望的一天,但老概要说,今天市场别看指数几乎没涨,成交增加的不多,涨得股票数量增加的不多,但实际市场中真正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第一,市场正在形成共识

一个多数人未曾注意的细节,当美股、日股、韩股等等都出现先涨后跌的情况时,我大A今天却有点站起来的意思。今早A股先是放量创新低,后是缩量拉起。放量跌,缩量拉,典型的跌不动的迹象,虽然还是有点勉强,但肯定是积极信号,咱就说大病初愈,你下个地不也是觉得腿软!

第二,合力正在形成

A股能否有行情,主要就是观察是否有共识板块出现,近期最有潜力走出主线的就是茅指数和宁指数了,从盘面来看,无论茅指数,还是宁指数,活跃性明显提高,资金布局的迹象明显,比如宁指数的光伏方向,已经领先指数走强。

第三,一些农商行开始接到通知,国有大行卖出长债时,不要再大规模买入。

监管不让机构大规模买债券,又没有不让买债券,所以,监管此举其实是避免部分机构因为追高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最终导致巨大的亏损,尤其是核心资本充足率本就堪忧的许多农商行,他们一旦产生系统性风险,最终还是要由财政兜底的。实际之所以央妈会觉得大量买债券会有风险,其实背后不就隐含着对股市走牛的预期,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当然,这些积极的信号,还没有让市场产生质变,但回头想想,那些所谓的长阳确立局势转变,有几次是真的企稳?事实上这么多年,底部大多都是反复磨蹭后才出现的,说到底,就这么一条船,上的人有限,机构大资金怎么可能轻易放我们上船!

所以,对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而言,眼下的麻烦不是行情好不好,而是如何参与布局!至于未来行情的高度,这不是我们考虑的,如果你可以把自己布局布得足够低,还怕不能赚钱!

如何布局?
所谓布局,实际就是股价还没有大的表现的时候,就开始动手!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敢动手呢?因为怕自己选错。
实际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机构大资金的选择,只有他们才拥有对股票的定价权!

事实上,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这是国内「维生素」概念的龙头,「花园生物」,今天维生素概念集体暴涨,表面看是因为海外厂商断供导致的突发上涨,但如果你有长期关注维生素价格就会知道,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涨了,2023年下半年,海外客户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随着海外客户库存见底,维生素出口需求显著好转。而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其实机构资金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已经积极参与该股了。

上图中,橙色柱体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应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大家从上面可以看的很清楚,橙色框的部分,股价没有大幅上涨,所以估计也很少有人去关注,多数人都是等新闻报道了,才注意到,但实际等你看到了还能是新闻吗?要不怎么说机构是专业的呢!

或许有人觉得那还是因为有这个概念,那我们再来看「寿仙谷」,也有维生素产能,结果又如何呢?看下图

没错,表现其实很一般,甚至非常低迷,原因就是即便你有题材,但是机构并不看好,所以也是涨不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经常会有些困惑,同一个利好,有的股票就是大涨,有的就是不涨,实际利好利空不过是为机构利益服务,是专门用来给散户讲故事的!

所以,眼下的布局,少看些分析,多看看数据,看看机构怎么选的,才是当务之急!
行情接下来越来越好,但你是不是能跟上行情呢?我想这需要深刻思考。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作者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