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中利重整以后价值也不高,一直不太清楚他们的逻辑是什么。目前,重整快进入关键阶段,今天不讨论重整成功与否,我们来讨论下中利重整成功以后的价值变化(结合所属行业发展周期):

1, 民企改国企,带来融资,政府政策的偏移和行业地位的变化,对发展本身有长远的促进作用,并且光伏行业如果逐渐转向民生重点,不排除后续国有成分逐渐垄断的趋势,先手为强。

2, 建发入主,全国供应链企业头部企业赋能,这本身也是中利重整最大的亮点,产业投资人带来的加成。关于什么是供应链,好像挺多人不太理解?

引用解释一下:

“供应链企业最初能提供三大服务。一是手续性及咨询服务;二是承接产业企业的原材料和成品物流业务,运输、配送、仓储等;三是供应链金融,针对企业的流动资产的综合金融安排,像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票据、库存等。而在2017年国家提出了“供应链创新”,要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

总之,现代供应链服务企业可以用专业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完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与优化。对于外贸商来说,这种服务外包模式省钱又省力,能提高利润率和竞争力。然后供应链企业通常会搭配房地产和金融业,这也是为什么23年全国地产大崩盘的时候,建发的地产业务反而逆流而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为什么把建发的国企背景单独讲,而建发自身单独列出呢?因为供应链的赋能,还有建发在地产,金融,外贸等业务,甚至物流本身(船揽业务)带来的赋能对于中利这种光伏、线缆为主的制造业都是巨大的,所有中利缺少的,建发都能给补足,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增加客户数量和认可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等等。在同业竞争中,精细化的供应链和生产管理决定成本和成败(科技突破另说),最直接的例子,一个是当年跨业硅料的通威,另一个更耳熟能详的是百团大战幸存下来的,美团,更远一点沃尔玛之类都能作为例子。

产投决定重整本身的预期,财投大部分情况只是为了炒作股价退出,这点基本认知,应该大多人都有?

3, 新财投的进入,可能的潜在资源投入利好,当然也不排除纯粹只为低位筹码后的一年后卖出,综合看待,类似于曾经风向标的高瓴资本,本质也如此。

4, 债转股后利息压力降低,同时部分债权人变为合伙人(短期),部分债权人全力支持公司后续发展以确保偿债能力,债权人的生产合作意愿和配合度提升(生怕亏钱到本就卖的经常也存在,这种事和炒股一样,跟随公司前景预期而变化)

5, 光伏行业24年底或者25年中触底,不管是行业出清还是需求大概率都会开始逆转,并且相关的科技革新,路线选择都会带来新机会,而股价先于行业触底是常识。中利在光伏落后产能方面的历史包袱并不大,而腾辉光伏的全球品牌价值,渠道价值是有持续生命力的,只会受益于产业发展本身,当然前提是后续本身有能力和实力迅速跟进先进产能的改造。

6, 缆线受益与关联行业周期,不管是船揽还是光缆,目前都是一个行业上升阶段(造船业的繁荣和AI需求提升带来的铺设需求),业务本身的红火也说明了这点。原本受限于资金和渠道的约束会在重整后彻底解除,后面增产增收是必然。

7, 目前的路条一张都没下(金科行业特殊不算),中利有大概率争取前三,第一路条自然最好,第一本身就是信仰,如果前后脚的出来倒是也不算耽搁,毕竟重整这个事件情绪以外还得看行业和公司本身哪个更能和市场共振。

8, 24年年报盈利的十倍级增长,中利23年的基数太差,很大一块是计提,另外叠加光伏行业的低谷,本身运营资金匮乏导致的产能释放受限,发展受限,以及相关债务利息和融资成本的持续计算,而这一切都会在重整以后得到解决,甚至转变成正向(原本中利二季度业绩已有好转,盈利的缆线业务产销两旺),毫无疑问24年年报会带来巨大变化(近二十亿的非经常性盈利),并且因为基数差,本身的复苏也确保了后续数年持续增长预期,而这可能仅仅只是恢复,还没有计算未来的增长速度。

9, 重整方案本身的影响:一个是总股份的增加,这个数额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增长的空间,股票最直接的一个数据就是市盈率,市净率。短期虽然会有偏移,最终毕竟回到价值中枢,中枢越高,自然可想象的预期也越大,毕竟倍数关系。同时,产投本身作为为了公司资产的控股大股东,成本其实无关紧要,但财投的综合成本,毕竟决定了某方面的股价底价,这方面预期自然是越高越好,虽然至少一年后才可能卖出,和重整后的短期涨幅并无太大关联。

其实还可以10,11 .12不过先这些吧,以上呢,短期也有,中长期也有。对于股价的影响,暂时不做具体预估,毕竟还是等路条下来,重整开始再远眺会比较好,

$*ST中利(SZ002309)$$深证成指(SZ399001)$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