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两千,月入百万,AI短剧如何撬动千亿市场规模?

点赞 0
评论 0
收藏

AIGC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短剧。AI短剧,已成为2024 ChinaJoy最热的话题之一。

日前,第21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2024 ChinaJoy)在上海落下帷幕。

从今年展会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微短剧正在吸引着众多游戏、科技企业的关注。2024 ChinaJoy仅首次推出了短剧创新论坛,还推出短剧出海展区,为众多短剧企业、平台打造合作空间。

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在网民中的比例达到39.9%,其中,31.9%的用户曾经为微短剧内容付费

庞大的用户数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艾媒咨询最新预测,2024年我国微短剧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2027年将超1000亿元。

图源:艾媒咨询


其实,自2022年开始,国内短剧便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崛起的短剧不断吞噬短视频领域的流量,微短剧新规的出台、短视频平台的自查等,监管红线不断拉紧

  • 2022年6月1日起,总局对包含微短剧在内的网络剧片正式发放行政许可,短剧从“上线备案”迈入“网标”新时代;

  • 今年,在加大对短剧内容质量和合规性的监管力度的同时,各大平台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计划,作品的内容质量逐渐提升。

2024 ChinaJoy短剧创新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制作质量」与「剧情题材」成为网络微短剧能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从观众调查来看,54.14%的网友会因为短剧的制作质量精良而受吸引,43.90%的网友会受剧情题材吸引。

万兴科技旗下万兴喵影受邀亮相2024 ChinaJoy

另一方面,国内短剧赛道涌进众多参赛者,无论是行业规模还是入局的玩家数量都在飞速增长,逆袭、霸总题材早已被拍烂,剧情类短剧甚至几近饱和。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规划备案短剧3574部、上线备案584部;2023年微短剧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73.9亿元,同比暴涨267.65%。

另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549亿元。也就是说,短剧市场规模已接近电影产业的70%。这对于2020年8月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全新内容形式而言,增速已然十分迅猛。

直到2024年开年,Sora横空出世,视频大模型一夜之间成为AI大模型的“塔尖之尖”,所有镜头均由AI生成的短剧是这些大模型应用的“演练场”。

借助AI大模型视频生成能力,短剧的生产速度在不断加快,甚至半个月就能制作完成一部短剧。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其题材也和之前的真人短剧有些区别,文旅、非遗、玄幻、科幻、穿越等主题的AI短剧不断涌现

人工智能,正在为内容行业开启一扇新的大门。不经意间,我们看到“未来已来”。




01 

AI能为短剧带来哪些机遇?

影视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极度依赖技术的行业。

从胶片摄影到动捕CG,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给行业带来新变化。Sora的出现,更是让人惊呼:“未来影视从业者可能会大量失业!”

诚然,在文生视频大模型领域,Sora的意义的确堪比一年多以前的ChatGPT,给人的震撼甚至更大、更直观。因此,Sora所引发的话题辐射与传播范围也更为广泛。



首先,在短剧制作上,AI能够帮助从业者更轻松地突破题材限制,成为显著提升制作效率的工具。

当短剧产业链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对链条上的每个玩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民周刊》2023年底的报道显示,当前一部短剧的平均拍摄周期通常在7-10天,算上前期筹备与后期剪辑,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一个月。但在拍摄成本上,短剧行业已经水涨船高,平均制作成本达到了50万元,有些短剧的制作费甚至超过了200万元。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现阶段很多热门短剧的题材限制在“霸道总裁爱上我”“绝命毒妻复仇记”“赘婿翻身做主人”这类或甜或爽的叙事中,内容司空见惯,玩不出新花样,已经引起了审美疲劳。

于是,在甜宠剧、战神剧、逆袭剧这些最常见的短剧题材之外,有出品方想尝试玄幻、科幻题材,但这些题材意味着后期复杂的特效,成本也相应提高。

相比之下,AI短剧可以做到大量科幻、玄幻场景的快速生成,就大大节省了特效成本和拍摄时间,对启动资金不够充足的非头部项目来说,具备较大吸引力。

业内人士表示,若真人做一部10分钟左右的短剧,需要动辄上百人的团队。但在AI技术的加持下,十几个人的团队就能完成,放诸影视行业,成本至少降低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I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文生图、文生视频技术也已被大量应用,但在核心创意和人物情感动机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AI短剧还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调教和优化,才能形成精美的画面。


其次,AI为短剧带来的另一个重要机遇,则是能够实现更低成本地出海。

当国内短剧已成红海,有人将目光瞄准了遥远的海外,期待在那里能再次激起水花。从2023年以来,短剧出海市场持续升温——

据Sensor Tower 显示,近一年短剧出海市场热度骤增,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多达40多款短剧应用试水海外市场,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

与下载量同步攀升的,是出海短剧市场的收入。TikTok for Business首次对外发布《2024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预计,未来出海短剧产业将形成百亿美元量级的市场。

图源于网络

2024年的短剧出海,正处于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语言和文化差异是短剧出海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当下出海的短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本土剧,另一种是国产翻译剧。相对于国产翻译剧,本土化制作的短剧成本更高。

据了解,在欧美澳地区做一部本土原创短剧,成本在15万美元到20万美元之间;不仅贵,且还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慢”,海外剧组和人才资源有限,一个月上线两部已是极限,而国内短剧头部公司则能月更十几部。

对很多做本土原创短剧、想低成本出海的企业来说,如果有国内的版权资源,把海外作为一个渠道分发,AI无疑是一个降本增效的利器。





02 

出海短剧,靠AI赢麻了?

时下,AIGC这股飓风几乎席卷了全球各行各业。每一个内容平台、每一种内容形式都在其列,每一位内容创作者都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革新巨变。

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和用户需求,AI视频大模型刚好能部分解决从业者的痛点,越来越多出海企业正在探索用技术赋能短剧。

作为二十年出海先锋企业,万兴科技近年来压强投入AI技术研发、积极拥抱生成式AI,其中:聚焦数字创意垂类场景,以生成式AI技术为基础,推出国内首个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并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已规模化应用于万兴自有产品矩阵。同时,万兴科技也正加速与更多企业与产品的合作,从内向外共同构建“天幕”大模型应用生态,赋能千行百业。

万兴科技与深圳卫视达成战略合作

面向影视行业,通过AIGC技术赋能万兴“天幕”可为出海短剧提供从“内容策划”到“拍摄制作”、“审核备案”,再到最后“译制发行”的全链路闭环解决方案。

具体到核心的拍摄制作环节,目前从市面上来看,AI短剧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

第一种,用AI翻译并加字幕,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玩法。

一般情况下,国内的短剧在海外APP或者YouTube等视频平台发布后,需要做翻译和字幕的后期调整,方便海外用户能看懂。传统方式需要人工去掉中文字幕、翻译,使用AI则能够省去这部分费用,提高效率。

从实操层面上看,主要包含“AI视频翻译”、“AI字幕”两个步骤,以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为例:

通过AI视频翻译功能,一键即可完成国产短剧出海本土化难题覆盖英语、德语、法语、西语等120+国家地区和语种

通过AI动感字母功能,一键识别并生成丰富动效的字幕可大大简化后期制作难度、节省编辑时间的同时,也让短剧的视觉吸引力大幅增强,进而提升短剧观众的观看体验。

这种方式主要面向的是东南亚地区的用户。因为相对来说,彼此的影视题材类型接近,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


第二种,在翻译和字幕的基础上,再加上AI配音和口音矫正。

只翻译字幕的话,有时候海外用户会出戏。部分追求精确化的短剧出海公司也会要求AI配音,这种方式主要面向的是欧美地区的用户

万兴“天幕”AI人声克隆,使用AI技术克隆参考音色;同时还支持口音矫正进一步完善短剧内容制作过程中常见的台词说错、口音不标准等问题。


第三种,直接AI换脸,把中国脸换成欧美脸,这也是看上去更本土化的“捷径”。

一张黄皮肤中国脸,一键之后,摇身一变成了欧美霸总,二人的表情、动作幅度一模一样,毫不违和。不用找国外演员和主创现拍,将国内有版权的短剧直接AI换脸,省钱又省时间。

据了解,当前市面上 AI 换脸的报价差异不小,有人称100分钟的短剧AI换脸换配音的成本能控制在万元以内,也有人表示一部剧在5万到10万不等……这里的价格差距主要是因为换脸的难度和视频精致度不同,如果视频里同时多个人物出现,换脸难度会变大,价格相对会更高。

图源于网络

通过AI换脸技术将国产短剧的角色面孔替换为海外观众更熟悉的当地演员长相,再用本地化的翻译和配音。一鱼多吃,降低了出海的成本。

此外,在出海短剧上线后,万兴“天幕”还支持一键生成剧集的高光时刻视频,用于短剧预告片的投放,进一步节省了出海短剧的营销成本。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震撼?

是不是感觉出海短剧的门槛也没那么高了?

是不是觉得自己离“短剧出海,日入过亿”又近了一步?




03 

是暴富神话,还是道阻且长?

如果大家在YouTube、TikTok等平台上搜索下就会发现,关于AI换脸的短剧其实并不多见,我们几乎看不到有关AI短剧的爆款。更多的搜索结果,是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AI换脸教程。

诚然,A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真人短剧出海拍摄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且创意不足等局限性。但目前来看,AI在短剧出海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内容方面

“内容为王”这一法则,放在出海短剧上也同样不会过时。真正吸引观众的永远是剧情内容,演员与声音更多是加分项。

根据《TikTok 短剧出海营销策略》显示,TikTok内容类型中,原创短剧占比高达95%,而翻译短剧仅有5%,海外用户对“译制片”没有形成消费习惯。

图源《TikTok短剧出海营销策略》

尽管此前的中国网文出海给出海短剧奠定了用户基础,但由于短剧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不长,现有的数据量依然不足以让AI大模型直接生成成熟的剧本。

当前阶段,生成式AI更适合产生创意想法,大模型在短剧创作方面都需要不断训练和优化,优质、原创的短剧剧本仍是一本难求。


链路上

国内的门槛升高有可能导致出海热度进一步上升,但是国外观看短剧的链路没有国内这么成熟。

与此同时,出海短剧的支付链路也比国内短剧复杂。国外的监管政策、税收政策、支付方式等,都是出海短剧公司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商业模式上

当下,短剧出海主要有4种商业模式:

一是自建短剧APP,也是最主要的一种;二是YouTube分发,通过视频观看量变现和订阅会员变现;三是短剧独立站四是与长视频平台合作发行短剧

这些模式的主要流量来源都是广告买量和自运营YouTube、TikTok官号引流

根据TikTok for Business,所有短剧出海APP均采用单集付费模式,71%采用订阅模式,21%采用广告变现模式。

不管是普通的出海短剧还是AI出海短剧,想要稳稳地赚钱,还是要依赖投放流量来实现。只是目前成功的AI出海短剧案例尚未诞生,谈商业化还为时过早。

业内表示,AI短剧仍处于初级阶段。

AI是否能让出海短剧更快复制国内短剧的“暴富神话”,仍是一道未解题。可以相信的是,AI让出海短剧赛道更沸腾了,也标志着短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随着AI短剧将进入精品化、规范化发展阶段,行业洗牌与品质升级成为下一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AI短剧出海入局者甚多,甚至吸引了不少其它赛道的朋友加入竞争,要想在“新蓝海”里脱颖而出,则要考虑如何跟自己最擅长的赛道进行融合、打出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给现在方兴未艾的AI短剧市场一点出海震撼。






推 / 荐 / 阅 / 读

E N D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
    总收益 20日收益 日收益
    -- -- --
    最新操作
    - - -
    历史收益率走势(%)
    Chart
    代码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查看更多
    浪客视频
    -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