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粮油生鲜各品种供应量稳步提升。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持续投入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粮油产量稳步增长,品种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消费者对粮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全球领先的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尼尔森IQ近日发布的《2024粮油生鲜行业洞察报告》指出,对于粮油生鲜的品牌商和零售商而言,只有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体验”的双重需求,生鲜才会成为有力的关键品类,进一步制胜快消品市场。

尼尔森IQ零售行业分析与洞察副总监李群彩表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线下零售饮食领域,零售商需专注于消费者需求,以顾客为中心,致力于提升商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回馈消费者更优质的零售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场景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采购时的安全感、满足感与信任感。”

中国粮油生鲜市场现状

2013-2022年,粮油生鲜供给总产量稳步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纵观细分品类结构,蔬菜、粮食的产量占比居高不下;水果、牛奶增速最快,增长超20%,增速第二梯队则是蔬菜蛋禽肉类等品类。

在需求端,2013-2022,人均年均食物消耗量较为稳定,粮食、食用油占比陆续下滑,蔬菜瓜果有所上升。疫情后肉禽水产和蛋奶出现了消耗量占比的提升,品类结构的变化表明国内消费者正在形成科学膳食的营养观念,他们倾向于减少碳水脂肪摄入,增加高纤蔬果、以及蛋白质方面的补充。

直面多元化饮食冲击:零售商的冲突与挑战

近年来,粮油生鲜外部市场竞争加剧,多元饮食场景日趋丰富。根据烹饪形式和食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将饮食选择划分为外食、中食、内食:餐厅堂食、餐饮外卖为外食,预制菜、急冻点心被归为中食,而需要居家加工烹饪、生鲜品类(水果、生食海鲜等)被归为内食范畴。

基于这种划分,我们发现了目前粮油生鲜市场的两大趋势。一个是外食常态化,高线城市的25-35岁人群每周2次以上外食的人群占比高达66%。第二是传统家庭厨房场景的弱化,95后人群中每周做饭3次以下人群占比仅为44%,同时预制菜的高速增长也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厨房的应用场景。

对于内食而言,虽然品类销售主力依聚焦在线下渠道,即食面、酸奶、蚝油销售额占比超9成,其他常见主食占7、8成份额,但是内食品类的在线下的消费结构却呈现了一系列动态变化。近五年,线下的粮油品类销售额处于收缩态式,小包装食用油,包装米、包装面粉销售额分别较五年前下滑了15.6%,16.5,8.6%。同时与健康更为相关的瓜果蔬菜、肉类水产和蛋类乳品,人均消费量则呈现大幅度正向增长。

零售商发展机遇:鲜、养、味、快、爱

在多元化的饮食冲击的情况下,尼尔森IQ归纳总结,零售商应该从“鲜、养、味、快、爱”入手,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业绩增长潜力。

想做拿手好菜,食材“鲜”是关键: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新鲜和营养已成为食材选择的关键标准。尼尔森IQ数据显示,鲜米因其优异的新鲜度和蒸煮品质,正迅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2024年4月MAT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9.3%。生产商和零售商通过低温保存和创新包装技术,如急冻锁鲜和低氧锁鲜,确保了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健康营养食谱,讲究内“养”食补:在营养食补方面,高蛋白饮食趋势显著,尼尔森IQ的全球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TOP3的饮食习惯中,高蛋白饮食已经成为顶流之一,值得零售商提前布局,特别是低脂高蛋白肉类、高蛋白质鲜奶和希腊酸奶等产品,受到市场的热烈响应。此外,富含微量元素的粮油主食,如高油酸花生油和高谷维素稻米油,也呈现出销售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在杂粮品类中,富含营养物质的胚芽米、杂粮和糯米表现出稳定的增长。

饕餮美食,包罗万象,创鲜“味”来:口味的多样性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特色地域食物和小众蔬菜水果越来越受欢迎,零售商在选品和包装上需更具匠心,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同时,便捷性食品以其即食、即热的特性,为忙碌的现代生活提供了解决方案,半成品调味菜和即炸食品的销售额显著增长。

精致“快”捷,享受更多休闲时光:在“快”这一特征,消费者更加注重食物的便捷性,具备即食、即热属性的食品可以为消费者“锦上添花”。针对擅长烹饪且愿意花钱节约时间的消费者,货架上售卖的半成品调味菜可以帮助消费者节省洗、剥、切的时间,冷冻调味菜和半成品的调味菜均增长显著(MAT 2404,冷冻调味菜5.9%,半成品调味菜8.3%)。

而对于不擅长烹饪的消费者来说,即炸、即煮、即拌的便捷性食品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下厨需求。即炸食品中冷冻鸡肉洋葱圈、冷冻薯片炸鸡在线下市场均有良好销售表现,其中冷冻鸡肉洋葱圈线下增速高达47.9%(MAT 2404)。同时,均衡营养的八宝粥原料、三色藜麦杂粮包在线下渠道也实现高速增长(MAT 2404,12.1%,32.1%)。

“爱”之名,用心服务:对零售商而言,除了为顾客挑选优质的产品上架售卖,还需要从权威专业、沉浸体验、严格售后三个维度共同发力,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增强消费者的品牌粘性,拉拢更多消费者参与线下零售新体验,多方维度来助力线下业态重整旗鼓。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