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超额收益获取难度增加和对单一基金经理依赖加重,部分基金公司着手探索投研组织方式的调整,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叫“工业化”。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加强专业分工,确保投研人员各司其职,打造统一的策略体系和专业的投资模式等方式,基金公司可以稳定实现“可重复的成功”,充分发挥投研体系的效能。
逻辑听起来很顺畅,但细抠还有点模糊,让我们来捋一捋。
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往往具有标准化的特点,产品本身未必要有差异,生产流程要具有规模经济性。对照到投资中来,可以把“投资决策”当作投研工作的“产品”,如果我们认为好的投资决策就应该是找到买入即步入上涨通道、卖出即步入下跌通道的股票或者总而言之能赚到超额收益的交易,那产品端应该是标准化的。接下来就是能否通过标准化流程来降本的问题。
到这里出了问题,如果多数人对好决策的定义相同,我们会发现在投研端的努力会边际效用递减,而不符合边际成本递减的规模经济性。原因在于,好决策依赖与其他交易者PK的相对优势,而非针对自身的精益求精。换句话说,你知道的越多不代表能做出越好的决策,知道的比别人多才行,“内卷”就此产生。内卷是努力的通货膨胀,导致很少有长期有效且一成不变的“投资策略”,也很难找到“可复制的成功”。
现实中的应对往往是走差异化的道路。要么在生产端寻求投资策略的不断迭代,这好比不断改进训练方法以提升比赛成绩,但冠亚季军排名仍要看对手脸色;要么在需求端追求决策目标的差异化,比如放弃买入即步入上涨通道的执念,放弃对相对排名的追逐,专注于长期赚到钱。我选择的是后一条路。
总之,现实中的投资是百花齐放的,这使得基金经理的培养和选拔没那么容易工业化。
但再细拆一下投研工作的“价值链”,会发现结论也不全是悲观。一个投资决策的产生,需要经过研究范围筛选、研究标的确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任务分解、研究结论形成和投资决策制定等步骤。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对研究标的的审美有不同,基于同样的研究结论可以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但好的研究过程却在很大程度上是标准化的。逻辑是否通畅,假设是否完备,事实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有力,结论是否可靠,这些是多数投资风格所需的“最大公约数”。可以把基金经理比作炮手,Ta操作的可能是迫击炮、加农炮、火箭炮或者其他任何一种炮,但每一种炮弹都需要高质量的火药,高质量的研究就是高质量的火药。
所以,我觉得投研工作中最适合标准化的在研究端,而非投资端。最应该重视的是研究队伍的建设,对基金经理,倒可以给予适度自由,让他们在实践中历练,打磨自身差异化的投资框架。
总结一下,统一的投资策略未必能提高投资业绩,好的研究却是必须,这也对投研衔接过程中的沟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投研人员,是一个独特的群体,靠考核和激励打造不出高投入产出比的投研团队,高效的沟通才能。沟通,让研究成果的转化事半功倍。
所以,“工业化”的投研不能把整条价值链一概而论,却可以在个别环节精雕细琢。
对基金公司来说,最适合工业化模式的环节其实不在投研,而在销售。渠道力和品牌力的建设,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延迟获得的等待,大概率无捷径可走。可渠道里和品牌力一旦建立起来,往往又体现出事半功倍的规模经济性。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6567)$
$中泰玉衡价值优选混合A(OTCFUND|006624)$
$中泰兴为价值精选混合A(OTCFUND|013776)$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请大家理性。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