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刘格菘、蔡嵩松......

这一个个基金经理因着管理的基金取得过高收益,一度被公募基金打造成“明星”,然而时移世易,随着业绩的下滑,他们中的许多已经不再光芒四射、纷纷跌下神坛。

或许,根本就没有“明星”的时代,只有时代造就的“明星”,曾经的高收益固然有基金经理的功劳,但更多是时代的红利。

1.蔡蒿松

蔡嵩松,这位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以其独特的投资风格和卓越的业绩,在基金行业中迅速崛起,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年来,他却因涉及受贿案而陷入舆论漩涡,跌下神坛。

2019年2月蔡嵩松正式成为基金经理,跟诺安基金的王创练搭档,开始管理诺安成长混合基金(下称“诺安成长”)。初生牛犊不怕虎,2019年当年,二人管理诺安成长取得了95.44%的涨幅,挺进全市场前10。蔡嵩松一战封神。2020年5月,王创练卸任基金经理,蔡嵩松独自一人开始管理,2020年也取得39.10%的业绩涨幅,两年超100%的业绩,让刚出道2年的蔡嵩松成为了市场上最耀眼的基金经理之一。封神的蔡嵩松受到了基民的追捧,诺安成长在2020年末资产规模达到327.76亿元,而蔡嵩松没有任基金经理前,2018年末的时候,诺安成长资产规模才3.8亿元。两年时间,诺安成长资产规模涨了85倍。

蔡嵩松的投资风格以集中持股、押注式投资为主,他敢于重仓自己看好的行业和公司,这种投资方式在市场行情较好时往往能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他一度被誉为“芯片一哥”,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

然而好景不长。2023年9月29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蔡嵩松因个人原因离任诺安成长、诺安积极回报以及诺安和鑫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卸任了所有在管产品。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少投资者对蔡嵩松的离职表示惋惜和不解。

更令人震惊的是,蔡嵩松在离任后不久便因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2024年3月27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蔡嵩松、曲泉儒、董博雄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一案。这一消息传出后,立即在市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蔡嵩松的声誉也一落千丈。


在蔡嵩松的离职前的2022-2023两年间,蔡嵩松的离职累计亏损达到了140.99亿人民币。尽管2020年之前取得了不错的回报,但是那时候基金规模较小,而近年来的这些亏损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蔡嵩松离职后,诺安基金不得不重新调整基金管理团队和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的质疑。现任基金经理为刘慧影,曾就职于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20年12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2022年8月起任诺安优化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2月起任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对于作为蔡嵩松留下的较大的诺安成长基金,用一个相对经验较少的人任职,背后也多少带点随意。

2.张坤

张坤,作为公募基金界的顶流基金经理,其职业生涯的起点可追溯至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加入易方达之前,张坤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是其职业生涯的代表作之一。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凭借张坤独特的投资理念和出色的选股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业绩。特别是在2020年,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的涨幅达到了惊人的95.09%,远超同期大盘指数和其他同类基金,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随着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业绩的不断提升,张坤的知名度和管理规模也迅速扩张。截至2020年底,张坤管理的基金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当时公募基金界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之一。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张坤的投资实力,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张坤凭借出色的业绩和稳健的投资风格,逐渐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他被誉为“公募一哥”,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追随。同时,张坤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也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张坤的管理下,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长期保持业绩领先地位,为投资者创造了稳定的回报。张坤凭借出色的业绩和专业的投资能力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其管理的基金产品备受追捧。

但2021年以来,市场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消费、医药等张坤重仓的板块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回调,这对张坤管理的基金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张坤的投资策略面临挑战,其管理的基金业绩也开始出现波动。


随着市场环境的恶化,张坤管理的基金业绩开始出现下滑。特别是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在2021年及后续年份的业绩表现不佳,远低于市场预期。

目前张坤近两年主要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和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都已经下跌25%以上。也跌去了上百亿的净值。

基金净值的下跌使得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部分投资者开始赎回基金份额,进一步加剧了基金净值的下跌趋势。基金业绩的下滑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部分投资者开始对张坤的投资能力产生质疑,认为其投资策略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投资者的负面情绪逐渐蔓延,对张坤的声誉和市场地位造成了较大冲击。

在市场环境和基金业绩的双重压力下,媒体舆论也开始对张坤进行关注。部分媒体开始报道张坤管理基金业绩下滑的情况,并对其投资策略提出质疑。舆论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张坤的困境,使得其市场地位受到动摇。面对业绩下滑和舆论压力,张坤本人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意识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投资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张坤也积极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和仓位配置,努力改善基金业绩。

3.刘格菘

刘格菘本科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和博士就读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前身)。毕业后,他进入人民银行工作,主要进行宏观经济的研究。随后,刘格菘进入中邮基金,先后担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并于2013年开始管理自己的第一只基金——中邮核心成长混合。一年后,他离开中邮基金,入职融通基金,在网络股上经历大起大落后,于2017年成为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

2019年,刘格菘抓住半导体行情,管理的三只产品——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包揽了当年权益类基金的前三名,成为公募史上第一个“三冠王”。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刘格菘出色的选股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也让他一举成名。2020年,刘格菘继续延续辉煌,旗下多只基金年度回报超过60%,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公募基金界的地位。

随着业绩的不断提升,刘格菘的管理规模也迅速扩张。2019年,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全年收益率均超过100%。2020年,刘格菘管理的基金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60%以上。2021年,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首募规模148.7亿元,成为当时市场的明星产品。他的管理规模一度接近千亿大关,成为公募基金界的顶流明星基金经理。

刘格菘的投资风格和业绩表现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追随。他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也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自2022年以来,新能源板块经历了较大的回调,这对重仓新能源的刘格菘管理的基金业绩产生了显著影响。新能源板块的下跌导致基金净值大幅回撤,投资者收益受损。


刘格菘的投资风格以高仓位、集中持股、选择特定行业赛道的押注式投资为主。这种投资方式在市场行情较好时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但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随着新能源板块的回调,刘格菘的投资策略开始受到市场的质疑。

截至当前,刘格菘管理的多只基金年内跌幅均超过10%,部分基金甚至跌幅超过20%。两年内基本跌幅在50%左右。


其中,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A/C跌幅达到-38%,业绩在同类排名中垫底。

业绩表现不佳,同样让刘格菘的在管规模出现了大幅缩水。两年亏掉500亿的连锁反应,还包括投资者的大规模赎回。3年前他还是管理规模900亿元的顶流,现在只剩323亿。


4.王亚伟

王亚伟出生于197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他早年展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是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王亚伟的职业生涯始于华夏基金,他参与筹建了该公司,并逐步成长为华夏基金的核心人物。

在华夏基金任职期间,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混合基金表现极为出色。从2005年12月31日至2012年5月4日,近6年半的任期内,该基金产品回报高达1195.25%,年化收益率高达49.78%。这一业绩在公募基金史上极为罕见,王亚伟也因此被誉为“公募一哥”和“中国最会赚钱的基金经理”。在这段时期内,王亚伟至少有四年在行业内排名前三名,其中两年排名第一。他还曾连续三年被《福布斯》中文版评为中国基金经理第一名。

王亚伟以其独特的投资眼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著称。他擅长发掘具有成长潜力的个股,并敢于重仓持有。同时,他也注重风险控制,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股票的风险。王亚伟的业绩和投资风格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追随。他的每一次投资决策都备受市场关注,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2年5月,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创立了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这一举动标志着他正式从公募基金转向私募基金领域。在千合资本的初期,王亚伟凭借其公募基金时期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千合资本的管理规模一度达到300亿元,成为私募基金领域的佼佼者。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千合资本的业绩开始出现波动。王亚伟管理的基金产品业绩不再像公募基金时期那样稳定且突出。同时,市场开始传出关于王亚伟被调查的传闻。这些传闻虽然未经证实,但无疑对王亚伟的形象和市场地位产生了负面影响。

自2023年以来,王亚伟多次被传失联或被调查。千合资本对此进行了多次澄清和说明,但市场对此类传闻的关注度依然很高。特别是在2024年2月,千合资本再次发布公告称王亚伟因个人原因暂不参与公司运营管理。这一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和讨论。

王亚伟从“公募一哥”到被拉下神坛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变数。他的高光时刻和后来的业绩波动都充分展示了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基金经理面临的挑战。然而无论如何王亚伟在公募基金领域的卓越成就和独特投资风格都将被历史铭记。

5.丘栋荣

丘栋荣拥有天津大学化工工程与工艺学士学位和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的学术背景为他在投资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丘栋荣的早期职业生涯包括在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任销售经理等职位。然而,他真正进入投资领域是在加入群益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担任研究员后,逐步在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长为股票投资部总监。

丘栋荣在汇丰晋信工作期间,管理的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和汇丰晋信双核策略基金分别取得了193.86%和111.85%的回报,年化回报率分别达到34.73%和24.53%。这些出色的业绩使他成为汇丰晋信的当家招牌。

丘栋荣的投资风格逐渐成型,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2018年,丘栋荣加入中庚基金,担任副总兼首席投资官。他迅速成为中庚基金的“灵魂人物”。在中庚基金期间,丘栋荣管理的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他个人管理的基金规模一度高达数百亿元,占公司管理规模的大部分。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基金等产品在市场中表现出色,业绩持续领先,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丘栋荣的投资理念是基于不确定性定价的低估值价值投资。他认为估值的价格决定预期回报,真正低估值才能有更高预期回报;预期的收益不能来自交易,必须全部来自资产本身的盈利和现金流;风险管理是低估值策略的基石。他善于在市场中寻找被低估的投资机会,并通过长期持有获取超额收益。

自2024年初开始,市场就传出丘栋荣可能离职的传闻。这些传闻对中庚基金的投资者信心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基金规模出现波动。在中庚基金期间,他管理的基金规模在2023年一季度末曾突破320亿元,尽管受离职传闻影响,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仍管理着约147亿元的基金。

2024年7月21日,中庚基金正式发布公告称,丘栋荣因个人原因自2024年7月19日起卸任中庚价值领航等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同时不再担任中庚基金副总经理等职务。这一公告标志着丘栋荣正式从中庚基金离职。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丘栋荣卸任的5只产品二季度总规模缩水25%。业绩方面,中庚基金旗下6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均为负,上半年累计浮亏超16亿元。

截止二季度末,丘栋荣管理的5只产品总规模约147.08亿元,相较于一季度末的198.54亿元,规模缩水了51.46亿元,缩水幅度约25.92%。其中,中庚小盘价值股票和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二季度规模缩水较大,分别为20.98亿元、19.16亿元。相较而言,中庚港股通价值股票二季度规模增加1.21亿元。

告别“明星”迷信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理财意识的提升,公募基金规模迅速扩张,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波动。特别是在半导体、医药、新能源等热门赛道轮番发力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们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和市场考验。

同时,监管政策的收紧也对基金经理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监管部门频频出手整治市场乱象,加强了对基金经理行为的监管力度。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投研体系建设成为监管的重要方向。这一政策导向旨在引导行业回归理性投资,避免过度依赖个别明星基金经理的风险。

综上所述,明星基金经理跌下神坛的现象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监管政策的收紧,基金经理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投资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同时投资者也应保持理性投资的心态避免盲目追捧明星基金经理和过度依赖单一基金产品。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将继续朝着更加规范、专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金经理们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章:

《蔡嵩松走下神坛》

《广发刘格菘,这次赌中了吗?》

《中庚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离职,旗下6只产品上半年浮亏16亿》$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OTCFUND|005827)$$诺安鸿鑫混合A(OTCFUND|000066)$#张坤重回“公募一哥”##蔡嵩松又火了##丘栋荣最新发声:全仓梭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