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定义为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神经性疼痛是中枢或者外周神经系统出现原发性病变或者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种疼痛综合征,一般由疾病与外伤致嵴髓后根、末梢神经与中枢神经某部位损伤所致。

依照神经损伤病因、程度与性质差异性,临床将神经性疼痛划分为外周神经损伤所致周围神经疼痛与中枢神经疼痛两种,其中:中枢神经疼痛是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传导通路出现功能障碍或者损害所导致的一种原发性疼痛,在脑血管疾病与嵴髓创伤中较为常见;周围神经疼痛是缺血、外伤、炎症、感染以及压迫等原因损伤外周神经导致,如多发性神经炎、幻肢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以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

(一)量表评估

1. DN4、I-DN4 量表

2. LANSS、S-LANSS 量表

3. PainDETECT 量表 (PainDETECT questionnaire, PD-Q)

4. NPQ 量表

5. ID Pain 量表

6. 其他

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数字分级评分法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语言分级评分法 (verbal rating scale, VRS)

(二)电生理检查

常用的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功能、F 波和 H 反射、定量感觉检查、皮肤交感反应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通常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肠神经,常规记录的项目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SNAP) 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 等。

(三)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 等技术。这些方法能够提供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状态的详细视图。CT 扫描用于评估骨骼结构、血管以及软组织,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病因及程度。MRI 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清晰地显示神经和周围组织的结构,能够揭示神经纤维损伤、炎症或压迫,较 CT 更为直观,对病因的判断较 CT 更为精准。

(四)心理评估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atients healthquestion aire depression scale-9item, PHQ-9)——抑郁障碍患者的筛查;

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 (7-ti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GAD-7) ——焦虑障碍患者的筛查。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
(一)全程管理

对患者早筛早检,实现早诊断,引导患者到疼痛科等相应科室就诊,实现规范化诊疗,同时定期在综合医院门诊或社区随访。通过综合神经性疼痛的多方面因素评估、个性化治疗计划 和多学科合作的协调努力,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药物治疗

(三)微创介入治疗

1. 神经阻滞

2. 脉冲射频

3. 神经毁损

(四)神经调控治疗

通过电学的、化学的或磁场力学的方法调控神经系统或释放药物到靶区从而改变或调节神经活动的方法,可以显著地减轻慢性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神经调控正在成为神经性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有创或无创的,其中有创的神经调控主要是指电刺激及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

1. 神经电刺激

2.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 IDDS)

(五)外科治疗

(六)其他

除了药物治疗和侵袭性治疗外,还需要考虑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中医药等其他治疗方案。

其中物理治疗是神经性疼痛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冷热敷、流体疗法、超声波、短波透热疗法、光疗(近红外线、激光)、体外冲击波、经皮电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技术在嵴髓损伤后神经痛、FBSS、神经根性痛、幻肢痛、脑卒中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不同类型的神经性疼痛中已有相关研究。

三、伟思“电磁波”疼痛解决方案
通过中枢调控和外周干预,不仅仅作为神经性疼痛的治疗手段,更涵盖临床90%以上的疼痛患者需求。

生物刺激反馈仪(电刺激)可用于缓解疼痛症状和治疗慢性顽固的疼痛、急性创后痛和术后痛,以及与关节炎相关的疼痛。

磁刺激仪在《2019 经颅磁刺激指南概述》中 TMS 治疗神经性疼痛属于 A 类推荐。治疗纤维肌痛属于 B 类推荐,治疗复杂的Ⅰ型区域疼痛综合征属于 C 类推荐。

体外冲击波治疗系统股骨头坏死、膝骨关节炎、肩袖肌腱病变、肱骨内、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慢性跟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和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属于 A 类推荐;治疗髌腱炎和腱鞘炎属于 B 类推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属于C类推荐。



参考文献

[1]吴大胜,陶蔚,朱谦.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与管理中国指南(2024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30(01):5-1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