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大霄:市场转折点正在靠近了#

近年来,核电行业经历了波动与调整后逐渐复苏,特别是在核准量方面表现强劲。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旨在促进非化石能源比例上升并实现碳减排目标。目前核电技术以第三代压水堆为主,虽然其供热功能有限,但仍占据主导地位。未来核电的发展将依赖于新技术,如四代核电机组,这些技术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安全性,被视为替代传统燃煤电厂的关键。(更多纪要详见隔壁:股市调研)然而,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面临着成本高、运输困难和商业化进程缓慢等挑战。国际上对四代堆技术的研发非常活跃,涵盖了多种类型,如高温氢堆和钠冷快堆等,其中后者已有实际开工项目,展示了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潜力。小型核反应堆因经济性问题而面临应用困难,尽管具有兴趣,但高技术投资成本限制了其实用化。此外,高温系统堆和耐熔块堆的核电站建设也受到了关注,尤其是一个采用俄罗斯技术的福建霞浦项目,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中国核电建设项目如华龙一号,总投资额巨大,反映了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增加。近年来,中国核电事业发展迅速,对核电站的数量需求增加,对上游产业链和核电站址选择提出更高要求。政府在技术储备、人才培养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确保了核电事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核电技术储备丰富,除了采用第三代技术外,还在探索钠冷快堆和高温气冷堆等先进技术和未来研发项目。总之,尽管面临挑战,中国核电事业正朝着更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问答

发言人2 问:核电行业近年来连续两年核准10台机组的原因是什么?

发言人1 答:根据国家发布的规划纲要和能源规划,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大规模推进核电建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内陆和沿海核电站建设。然而,在2013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全球核电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也经历了放缓阶段。直到2019年,由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成功融合并得到批准,重启了核电项目的审批流程。此外,出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在碳排放量上面临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加大了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力度,这也间接促进了核电产业的发展。

发言人2 问:在未来燃煤电厂大规模退役的情况下,核电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替代传统能源?

发言人1 答:目前,现有的压水堆技术只能替代燃煤电厂的发电功能,但其产生的蒸汽温度较低(约300度),无法满足工业园区中小型企业所需的更高温度和压力的蒸汽需求。因此,尽管四代核电技术具有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可以潜在地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的研发尚未成熟,难以商业化应用。至于高温气冷堆和快堆等新型核电机组,虽然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利用率低、故障频繁等问题,商业化前景并不明朗。综合来看,在短时间内,替代燃煤电厂的任务主要依靠当前的技术手段较为困难。

发言人2 问:对于四代堆技术(包括高温氢堆、钠冷快堆等)当前的成熟度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何看法?

发言人1 答:目前全球有十余个国家参与四代堆的研发,其中包括钠冷快堆、铅铋快堆、气冷堆、高温气冷堆、超临界水堆以及熔岩堆等多种堆型。其中,钠冷快堆和高温气冷堆已有多家公司拥有正式的商业化项目,并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发电,如法国和俄罗斯的相关项目正在建设中。然而,总体而言,相较于传统三代、二代核电技术,四代堆技术由于其复杂性和创新性,在产业化进程方面仍需一定时间积淀。

发言人1 问:小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发言人1 答:虽然近年来小堆技术备受关注,每年都有众多交流会议探讨相关技术和应用前景,但关键问题是该领域的投资成本过高。国内现有中小容量核反应堆如中核、中广核的小堆项目,千瓦级单台投入接近10亿人民币,远高于传统大型核电机组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尽管小型核反应堆具有安全可靠且无需大量疏散居民的优点,但由于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在经济性层面无法与大型核电站竞争,尤其是在供暖等领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市场需求驱动,难以实现批量生产和规模化应用。

发言人1 问:清华大学研发的低温和供热堆在经济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发言人1 答:该供热堆设计为专门用于供暖,其蒸汽温度虽能达到201度,但若仅用作发电,则功率仅为4.7万千瓦左右且投资过高。(更多纪要详见隔壁:股市调研)考虑到我国当前不缺电的情况以及冬季供暖时间短(通常北方供暖季长达六个月),使得这种小型机组即使在供暖季内仍有大部分时间无法满负荷运行,经济收益较差。

发言人2 问:对于高温系统堆和耐熔块堆的核电建设成本与设备价值量是否有所了解?

发言人1 答:对于高温系统堆,由于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技术,在福建霞浦正在建设的2台65万千瓦机组因保密性较高未进行详细考察,对其投资造价情况并不清楚。此外,尽管掌握了高温系统堆部分设备原计划价格信息,但实际造价因首台套及施工过程中延期等原因已大幅上升,预计未来新建高温系统堆的设备价格将不会有太大变化。

发言人2 问:解决高温堆投资周期长和高贷款问题后,成本能否逐渐降低至三四十亿水平?

发言人1 答:根据中核建设集团王守军董事长和马凯副总理在核工业展览会上的口头汇报,中国人有能力按预定工期按时交付高质量设备并完成工程建造,首台高温堆建设存在问题导致工期延长,后续批次应该能够有效控制工期,因此成本有望逐步降低至相对较低水平。

发言人2 问:是否有关于三代核电建设成本的数据可供参考?

发言人1 答:关于三代核电站,例如华龙一号(中广核)在福清和防城港分别建设的两台机组,总造价大约为380多亿人民币。不同项目的造价可能会因核岛土建和设备安装能力等因素而有所差异。此外,还可比较国内其他已投产或正在建设的三代核电项目及其国际同行的造价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和预测未来的核电建设成本。

发言人1 问:华龙一号与其他核电项目的成本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发言人1 答:华龙一号与中广核、国电投等公司的成本主要区别在于自身能够进行核燃料包头和宜宾的加工,从而降低成本约十多亿。同时,在内部采购合同和费用管理上,相比综合性的企业,如中广核,其成本更低。

发言人1 问:华龙一号的总投资及各组成部分是如何构成的?

发言人1 答:华龙一号的总投资约为409亿人民币,其中建筑工程费占62.7亿,设备购置费(包含国产化90%设备)达140亿,安装工程费为45亿,其他费用(如征地等)约60亿,首炉核燃料成本近14亿,预备费(包括价格预备费和基本预备费)约25亿,增值税为1.5亿,建设期利息为50亿,生产铺底流动资金2亿。

 $中国核电(SH601985)$ $中广核技(SZ000881)$ $中广核电力(0181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