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与奥运相伴的夏天结束了。
法国人以闭幕式结束曲中的一句“I did it my way”(我以自己的方式做到了),骄傲地给这届赞美与吐槽齐飞的奥运会画上了一个浪漫的句点。
而中国健儿们也一如既往地勇攀高峰,在巴黎赛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中国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号称“全世界一半人观看”的体育盛会,每一届奥运会总能催生一波“奥运经济”。
而本届奥运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数量众多的中国出海品牌在巴黎舞台上的群雄逐鹿,有为奥运会努力花钱,狂刷了一波存在感的赞助商,也有直接从奥运赛事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出口供应商……
那么,这些出海赢家品牌都有谁?中国的体育产业又正在经历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01
它们,为巴黎奥运会努力花钱
01
TOP俱乐部
在赞助商里处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就是出钱最多、权益也最高的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江湖人称“TOP俱乐部”。
本届巴黎奥运会,有两家豪气与实力兼具的中国企业——阿里巴巴和蒙牛,加入了奥运TOP俱乐部。
其中,阿里巴巴于2017年成为奥运会的官方全球合作伙伴,豪掷8亿美金签了12年的合约。
在上一届的东京和本届巴黎奥运会上,阿里云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让世界体验了一把“云上奥运”,就连国际奥委会主席都在全世界面前感谢了中国技术,让阿里狠刷了一波知名度。
而蒙牛则是与可口可乐以联合赞助的形式出现,双方和国际奥委会签署了一份“史上最大合伙协议”,签约到2032年,共同为奥运会官方、运动员、观众提供饮品服务。
网友们戏称——“可牛了”。
从赞助的曝光度来说,本届巴黎奥运会的收视率创下了新高,互联网上的流媒体观看量超过了过去两届奥运会的总和,是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来最成功的奥运会,这样高涨的热度自然也让阿里和蒙牛的广告效果成为了“稳赚不赔”的存在。
02
“赌赛马”
除了阿里和蒙牛这样直接赞助“赛道”的,更多的中国品牌选择了小而精地去赞助“赛马”。
比如,安踏作为中国队领奖服的赞助商,见证了每一个中国健儿的夺金时刻。
而李宁则主打一个“稳”,选择了赞助中国乒乓球队、跳水队、射击队等传统夺金大热门的服装,在热门赛事中赚足了观众的眼球。
而在这些押注“赛马”的赞助商中,眼光最好的还得数霸王茶姬。
在巴黎奥运会前,霸王茶姬签下了汪顺、郑钦文、陈清晨等作为“健康大使团”,他们都不是传统夺金热门,最后却拿下了四金一银的好成绩,特别是大放异彩的郑钦文,让霸王茶姬被网友调侃为本届奥运“刮彩票”最成功的品牌。
02
它们,直接从巴黎奥运会赚钱
与高调买单、赚足了世界眼球的赞助商们相比,直接把产品出口到奥运会的中国制造和供应商们,则更是一群“闷声赚大钱”的人。
这些供应商或许logo不太显眼、容易被人忽略,但同样为巴黎奥运立下了汗马功劳。
比如,经过15道检验为奥运乒乓球比赛提供球桌的红双喜、提供比赛用球的双鱼,还有为摔跤、柔道、自行车等项目提供了超过10000件体育器材的泰山体育集团等。
就连奥运吉祥物“弗里热”,也有八成以上出自中国义乌的工匠之手,“义乌制造”再次以卓越的效率和品质,收获了来自巴黎奥运的赞誉。
此外,其实早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制造”的概念就已经从物美价廉的义乌小商品扩展到了地铁列车、场馆建设、安检设备等相对复杂的工业品。
而到了本届巴黎奥运会,“中国制造”更是进一步升级为“中国智造”,巴黎赛场上出现了众多来自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比如高巨创新的无人机编队、洲明科技的LED大屏、安凯客车的双层纯电动观光巴士,甚至是华大智造的基因测序仪等。
03
体育蓝海,中国名片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4年的1.35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3万亿元,八年间总规模增长了143.2%。
预计到203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增长到5%左右。体育产业在我国是一片前景广阔、蓬勃发展、非常值得关注的蓝海。
对于发展体育运动、壮大体育产业而言,奥运经济带动的体育消费热潮和体育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助攻。
这一次,“中国智造”的风潮拂起了塞纳河畔的金波,而在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品牌出海的中国企业与奥运会顶峰相见,向世界递上一张张更加亮眼的中国名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