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概,一个有态度的财经自媒体。
有小伙伴吐槽,现在美股怕衰退,债市正打压,黄金在高位,思来想去,对眼下多数人来说,A股应该是最佳选择,为啥这表现就是不好呢!
本篇围绕着这个话题,给大家详细说说。

一,市场到底缺啥?
关于这个话题,表示很无奈,毕竟印花税降了,存款利率也砍了,IPO少了,量化交易受限,财务造假严查,垃圾股退市加速,耐心资本引入,分红比例提高,转融券都暂停了……

各路大v也很无语,先是怪量化,然后怪融券,之后是基民,现在轮到外资,接下来要是再不涨,真不知道矛头指向谁!

有人总结:现在是没信心闹得,那怎样有信心,涨起来就有信心,怎样才能涨,有信心才能涨,妥妥的死循环!

但我和诸位说,别看段子念得很欢乐,实际大家没有看清楚,这就是机构的阳谋。

人家是隔岸观火,赚得不亦乐乎。

二,题材股的温床
我们只看到市场反复不涨,但是不是也忽略了一些事情!

以「大众交通」为标志,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有500家个股涨幅超过10%,翻倍的个股也将近10个。

实际从管理层对「大众交通」的忍耐程度去看,就知道监管在放松,于是乎引发了一批批的题材股上涨,你总不能说我抓不住,就是市场没机会吧,这也太牵强了,就像去年村里苦口婆心劝大家买红利,结果有几个人听进去的,如今看着量大、价低、容易买的银行涨到天上,是不是应该反思下。

有小伙伴说,你说起来容易,但这种题材股,谁搞得清楚,不等于瞎猜,当然不是这样的。

咱就拿这两天风头最劲的AR眼镜概念来说,博士眼镜已经连续3连板!

表面看,是因为前天有消息说苹果计划明年推出的“平价版Vision Pro”,但是等我们普通投资者反应过来,看到股价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三,牵线木偶的悲剧

你觉得这是真相吗?

或者换个问法:咱们大A,究竟是什么在主导,政策消息、业绩分红还是资金流向?

其实都不是,这些都是木偶,是摆在明面上让你们大家都看见的,目的是让你们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深信不疑。

其实,木偶背后的牵线人才是王,只不过大剧场木偶戏的背后是大王,是王者组合,而街头小巷里的小木偶戏仅是小团伙牵线人而已。

牵线人的牵线过程是有痕迹的,虽然这个痕迹是有创新的,但更多的是重复,当你把痕迹记录下来,假以时日,你就会发现真相很残酷,看下图:

上图中,橙色柱体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应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机构库存」数据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积极。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实际在「博士眼镜」股价尚未启动的时候,其实「机构库存」数据已经开始活跃了。只是股价刚涨停,就被一波三连阴给打压下里,但这只是走势,事实上,机构资金却是很活跃的!!

更诡异的是8月9日有数码媒体曝光华为方面可能在研发「三折屏」手机,这条消息一举登上热搜,而就在当天,有券商指出对于智能设备而言,屏幕不是重点,而智能眼镜才是未来,可惜市场波澜不惊,或许有的小伙伴注意到了,但看到股价萎靡不振,也只能观望处理,但实际看数据的话,机构又是处于加码的状态。

第二天,苹果平价版智能眼镜的消息就出来了,这是典型的传播学手法,借力打力,制造爆点,股价一拉,立马就有跟风盘跟进,一起推高股价,但实际看数据的话,其实机构大资金早就开始布局了!

这个过程和手法,如果看数据的话,一点都没有隐瞒,只是多数人看不到数据,所以才会长吁短叹!

这段时间大家也都知道行情比较低迷,参与者寥寥,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参与该股的机构资金却出现了超过一周时间的活跃,是不是在市场中显得很扎眼,尤其是昨天股价高位回落的过程中,实际「机构库存」数据的活跃性还是增加的,显然机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显然这时候不仅不要紧张,而是应该重视!

其实很多题材都是类似的情况,看下面两个:

从图中不难看出,实际无论是网约车概念,还是环保概念,其实都是早有准备,没有什么题材真的就是突发的,对于机构大资金来说,体量就不允许他们这么做!所以建议大家多看看数据,尤其是数据中的反常现象,不要盯着行情不放,看看人家赚钱的是咋做的!股市从来就是少数人赚钱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却偏偏不信邪,这就搞笑了!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作者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