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火山引擎总裁谭待与《智能涌现》的对话流出,不论从这次对话还是以往的发言风格都不难看出,现在的谭待依然更接近于“产品经理型”的一号位,而非业务型或客情型的一号位,这其实也是一个正在发展初期的云厂会有的状态。

毕竟一个云厂的发展路径大致就是在前期烧钱建同时吸引客户,后期不断扩大边际效应,初期能向外界讲的“故事”自然更偏向于产品理念。而谭待目前这些发言,其实本质来说就一个目的——火山引擎还需要说服更多的客户,拿更多的钱。

客户从哪里来,从火山引擎2021年正式进入公有云市场开始到现在,其实思路是有变化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字节系内同为“引擎”的最赚钱的业务——巨量引擎。2022年,也是火山引擎进入公有云市场的第二年,火山引擎和巨量引擎形成双擎驱动,那时巨量引擎无疑是火山引擎最重要的客户。

然而以大模型这一超级掘金的概念爆火为节点,火山引擎和巨量引擎这几年的关系自然也发生了变化,从企图跟巨量引擎绑定到逐渐解绑,而巨量引擎也从顺手“带新人”过渡到积极拥抱火山AI阶段。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所折的不仅是火山引擎自身业务的变化,也是谭待在每个阶段为火山引擎谋划规定的客户画像。

01、从绑定营销云,到自身商业化初具雏形

谭待是做云计算出身的,“2010年到2011年的时候在阿里待过”,百度百科显示,谭待也在百度呆过,2020年6月字节宣布推出火山引擎之后不久,谭待加入字节跳动。2021年,火山引擎进入公有云市场。

彼时公有云市场已经完成分割,根据2022年信通院的云计算白皮书,在IaaS和PaaS市场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那几个名字——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以及百度云,占领着云计算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火山引擎尽管背靠字节,但由于初出茅庐,在当年的白皮书中自然是查无此厂的。

第一个关键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7月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双擎驱动”成为了当时的核心关键词,即巨量引擎+火山引擎。根据当时的负责人称,“巨量引擎已经在不同的行业里开始落地火山引擎的云基础设施、数据管理产品,以及算法技术等。”

广告是抖音最大的收入来源,而巨量引擎作为抖音的广告投放和营销服务平台,自然是最不缺钱的业务之一。在巨量引擎视角来看,那时候的“营销云”在 To B 的营销服务中还算是一个较为时髦的概念,锦上添花地绑定上一个“云”,也算是对更高要求的客户有所交代。

加之火山引擎彼时也已问世两年,字节做出这样的组合布局是理所应当。火山引擎的“云”需要实践,需要客户,自家最能赚钱的巨量引擎,就是火山引擎最适合的客户之一。所以尽管火山引擎已经进入公有云市场,但根据其体量和当时的客户来看,视为字节系的“私有云”也不为过。

这种“私有”更明显地表现在了当时媒体的报导方向上,明明是火山引擎的大会,媒体的关注点都是在巨量引擎将如何用好火山引擎,而不是火山引擎将在业务上如何表现。

后来22年底,ChatGPT火爆全球,23年4月的原动力大会成为了火山引擎变化的第二个关键节点。

虽然彼时谭待确实在发布会上提到了大模型,但是核心观点却是:“不急于推出只有30分的大模型,核心是赋能其他人做这件事情”。在那场发布会上,火山引擎重点则是在自己造的概念“数据飞轮”上:“一切围绕数据消费设计数据飞轮,不会一开始就搭建过于静态的数据体系。”

那时许多互联网大厂和云厂本身都并未完全明晰自身对于大模型的态度,作为一个还在发展初期阶段的云计算平台,火山引擎面对大模型这种“不急”的观望态度也是情理之中。

结合过往来看,《新立场》认为“数据飞轮”这个概念,亦或者想要造一个概念的想法,在火山引擎内部诞生应该比ChatGPT爆火还要更早。毕竟在22年年底之前,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的AI究竟能给互联网行业带来多大的向心力实在是个未知数。而在那之前的火山引擎想要打入公有云市场,就需要用一个概念向外界传递自身的差异化,来引起更多客户的注意力。

根据“数据飞轮”这个名字,再结合当时发布会谭待强调的企业多云策略:“平均每家企业会使用三朵云……上升至五朵”,不难看出谭待给2023年的火山引擎圈定的客户画像是,已经使用过一个或多个云的,并且对于数据驱动有着更高要求的客户。

正如上述所说,公有云市场基本已经瓜分完毕,火山引擎作为后来者自然不可能跟阿里腾讯华为之辈硬碰硬“抢客户”,而是为这些客户创造更多的需求,让他们一次性使用更多的云。谭待当时表示:“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是多云架构,每个云都有自身所擅长的特征,且企业也不希望被一家云供应商锁定,尤其是希望做全球化业务时,一定是多云的选择。”

在这个时候,火山引擎自己的商业化思路已初具雏形,也不再强调与巨量引擎的绑定,媒体们的关注点也回到了火山引擎自己身上。

02、从进化出豆包,到顺手做AI营销

大模型的爆火对于初出茅庐的云厂来说无疑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所以火山引擎自然也不会观望太久,2023年6月,火山引擎发布了大模型服务平台“火山方舟”。

那时候谭待的演讲标题还是《多云多模型,迎接体验创新的新时代》,“大模型”这一概念可以自动带来客户与市场的认知对齐,从那以后,谭待自然在公众视角大方发表自己对大模型地看法:

2023年12月的媒体对话访谈:《对话火山引擎谭待:坚持云优先,做好大模型时代的摆渡人》;2024年5月的《甲小姐对话火山引擎总裁谭待:大模型后发也可以制胜》;再到现在8月的《今天行业按Token来计费,但以后不会只有这个模式》……

而火山引擎想要进一步进化,其实是需要在两个方向发力的,一方面,需要在字节系彻底站稳脚跟,最佳状态其实就是拥有阿里云在阿里一般的地位,以获得更多集团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内部支持攻下更多的外部客户。这两方面自然也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火山引擎需要的业务“飞轮”,而驱动这个飞轮的引擎,火山引擎也想明白了,那就是扶持出一款大模型时代的 Killer 级别的大模型/APP。

因此在“数据飞轮”之外,豆包成为了现在火山引擎的另一个主要发力点。

这次对话就不难看出,谭待一边说着“现在谈Killer App还太早了”,一边提到豆包大模型如何优秀,价格上“豆包Pro-32k……同比行业平均降了99.3%”,调用量上“日均Token使用量已超5000亿”,效果上“现在有很多第三方的评测……都有说豆包效果挺好的”,排名上“AI类产品,豆包APP排名都是第一”……

言下之意,市面上其他大模型和app都算不上killer级别,豆包尚且可以一搏。而豆包的存在形式也是精心设计好的,正如谭待所说“我们 To C 和 To B 都是一个品牌,都是豆包”,它既是大模型的名字,也是一个应用的名字,正如ChatGPT。

当然,豆包并不是火山引擎自己做出来的,而是给豆包提供了云服务,谭待称:“豆包大模型是字节跳动一个专门的团队在做,火山没必要自己做模型,做好云和MaaS就行了。”但是豆包能够在 To B 和 To C 业务上都站稳脚跟,却是能够实打实地反哺火山引擎。

此时再去看火山引擎和巨量引擎关系,早已今时不同往日。

巨量引擎也需要抓住AI时代的浪潮,所以他会强调搭载火山引擎:“通过火山引擎的 AIGC 技术和巨量引擎的品牌广告,成功将用户参与营销活动的视频发布量平均提升了3倍以上。”但现在火山引擎却不会再强调巨量引擎。

除此之外,巨量引擎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自身对AI的应用上,比如搭建自己的AI营销体系,包括推出大规模实时预测系统,将AIGC应用于商业创意,推出多款自动化产品等等,比起前两年的营销云,AI营销显然描述更具体,更加指向业务场景

这么看巨量引擎和火山引擎的关系其实是变“远”了,中间夹了一层AI。

而现在在公众和媒体层面,我们提到火山引擎第一个想到的也会是大模型,而不是其他任何业务。在前段时间中国信通院公布的2024年的云计算白皮书上,也终于有了火山引擎的名字。

并且就在前不久的8月2日,广汽集团与火山引擎在广汽中心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火山引擎将为广汽集团提供海外营销活动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全方位支持。紧接着8月13日,奔驰也与火山引擎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虽然从目前这些合作方向来看,此前巨量引擎确实为火山引擎铺了路。但现在的巨量引擎,却只能算是火山引擎的重要客户之一,而不再是唯一且最重要的那一个。

03、写在最后

事实上火山引擎一开始和飞书也有着比较深的绑定关系的,毕竟同为字节系,但是大模型出现以后,谭待的说法是:“我们现在跟飞书也是很紧密的合作,同时我们也有彼此深入的客户。但是,云和办公协同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赛道,比如微软的Azure和Office也是完全分开的。”

此时谭待甚至颇有种喊话字节的架势:“这两个领域的空间都足够大,如果是一家非常重视这两件事情的公司,应该让他们分开发展,做好协同。”这也许也是他此前对巨量引擎的真实想法。

这一幕似曾相识,我们曾从其他体系的另一个视角看到过这种积极解绑的态度。此前钉钉也一直和阿里云深度绑定,号称“云钉一体”,但当钉钉在2024年生态大会上一口气宣布跟多个独角兽大模型的合作之后,也终于从捆绑叙事中解脱了出来。

而这无疑和“双擎驱动”的说法在字节系内淡化异曲同工。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巨量引擎依然是字节最核心的 To B 引擎,但大模型威力之大,足以解构原先的所有叙事逻辑,这一点不管从内部业务之间的关系变迁,还是外部的竞争环境都不难看出。

曾经大方带新人的巨量引擎,不知是否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需要被火山引擎带一手。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