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云南山上云比菌子多。”

“采菌重在体验,采不到也没关系。”

新华社最近发文称,去云南采菌子,正在成为今年暑期旅游新时尚。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检索“云南采菌体验”等关键词,显示有6w+笔记,其中有各类采菌体验分享、采菌须知、吃菌须知等。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云南省内“采菌”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加近一倍。

有云南人吐槽:现在山上采菌的都没有本地人!

1、菌子季来临,云南迎来旅游新生意

这个夏天,上亿人围观云南人捡菌吃菌。

截至目前,抖音「野生菌」话题共收获了233.1亿次播放,「见手青」播放量高达17.4亿次,妥妥已是流量新贵。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把采菌子作为云南必玩行程,沉浸式体验捡菌子的乐趣。

云南省旅行社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新华社表示,今年暑期,云南不少旅行社确实也推出了采菌子相关旅游产品和线路,包括“采菌+骑马+轻徒步一日游”、“徒步+采菌+动植物只是科普一日游”等。

刚刚在云南落地的A君告诉迈点,她对采菌体验神往已久,在去之前咨询了大理、西双版纳等地的采菌旅游产品,发现采菌也有不同的价格区间,单人收费从20元至几百元不等,即使是同一目的地,收费标准也有所差别。提供的服务包括带队上山、科普野生菌、基础装备、保险,以及车接车送、午餐等。

“我是带儿子一起,主要就是想让他亲自体验采菌的乐趣,感受大自然。”A君表示,“所以我折中选择了价格在百元左右的采菌团,现在很期待行程。”

亲子游客也是今年采菌游的主要客群之一,从事野生菌生意的B君告诉迈点:“今年暑期以来我已经接了差不多而是几个采菌团,有一半都是带着小孩来的。”

与之对应的是,B君的采菌收费也比较高,属于高端采菌体验。“采菌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能保证游客能捡到,能带走,也能吃到,有更好的采菌体验。同时也要保证游客的安全,毕竟采菌都要进山,各种安全设施我们也做的比较到位。”

2、美食加成,“中毒”也成旅游新体验

迈点发现,作为美食,云南菌子这两年在互联网热度一直颇高。

一方面是菌子真的好吃,吃过的人都说比肉好吃,“鲜掉眉毛”是常见的评价,基本上去云南的人都要尝一尝菌子的美味。

另一方面是菌子真的有毒。云南被誉为“野生菌王国”,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云南就有900余种,约占全球种类的36%和全国种类的90%,在这其中还掺杂了很多不可食用的野生菌,以及通过烹饪可以食用的野生菌,见手青就是其中之一。

在云南,吃菌中毒已成家常便饭,出现幻觉看见“小人”也成为广为流传的互联网传说。

云南菌子季刚刚开始,C君就已经奔赴云南。“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在云南住两个月,就为了吃菌。”C君告诉迈点,他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都是来云南采菌吃菌认识的,原来还需要跟着当地人一起,现在已经认识绝大部分可食用菌。“虽然有些菌毒性不强,有幻觉也很好玩。”C君表示,“但是中毒还是很危险,轻易不要尝试。”

目前C君已经打算在大理投资一家民宿,计划就在菌子季的6月至9月开业,到时候为游客提供住宿+采菌+吃菌的一套服务,应该有生意可做。

3、一日游的采菌产品,还能持续多久?

尽管采菌火热,但这一旅游产品对拉动云南旅游市场的效果有限。

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张大伟表示,从我们后台的数据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国内的游客前往云南预订的订单量环比上个月增长了30%,其中采菌的产品(订单量)环比上个月增长超过了6倍,但目前推出的采菌子产品多以一日游为主,只有部分景区会根据当地特点,会推出“采菌+旅游”的特色形式。

那么在这情况下,采菌游如何为云南旅游市场带来更多机会?行业专家认为研学或许是解决方案之一。

“游云南”平台研学户外旅游产品负责人徐耀威在采访中曾表示,我们认为可以将‘夏天来云南捡一次菌子’,打造成类似‘冬天来昆明喂一次红嘴鸥’一样的季节限定旅游项目,是非常具有市场潜力的。这样的产品项目既能填补市场的空白,又能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体验云南,一举两得。迈点发现,不少主打采菌、采蘑菇的研学产品早在今年5月就已经预订满了。

携程平台数据也显示,暑期亲子游学类订单量同比增长129%。在社交平台上,大理正在成为家长们心目中的“遛娃圣地”。在小红书上,“大理”相关的笔记有466万篇,其中多数和游学、遛娃等相关。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云南大理暑期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比增长30%左右。出行人群以亲子游为主,亲子游相关旅游产品搜索热度较暑期前环比增幅明显,达三倍以上。

不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建议,各地应针对当地民俗资源,开发本地特色的产品,即使在云南许多城市都可以采菌子,也要做出城市之间的差异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