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安科技(SZ300523)$  



昨天主营业务是政府部门的绿化工程的岭南转债到期违约,公告不能按期兑付本息,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结果证券时报来了个头版锐评:“国企可转债刚兑信仰该放下”

根据文章,投资者不该执迷于国企的刚兑,这是惰性思维,奢望继续躺在刚兑暖房中怡然自得。首例国企可转债违约,是可转债市场的一小步,是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

我瞬间就给整破防了,虽然我确实是利益相关,我很多收益也是可转债相关策略贡献的,我承认对可转债有路径依赖。

但是老祖宗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现在官媒说话,相信可转债不违约是惰性思维,是奢望?人无信不立,可转债作为企业信用债,信用也是可转债的基石。上市公司靠信用借钱,还钱难道不是应该的?不还钱不就成抢钱了?

上市公司公然赖账,没有任何处罚,证券时报还发文,说这是金融支持实体高质量发展一大步,你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吗?

为啥经常有小额刚兑,因为这是规则在保护弱者,普通人没有维权手段,以最小的代价解决大多数的人的问题,可以维持社会稳定。

在证券时报文章里,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要重点考量发行人经营和财务状况。试问,普通人能考量清楚吗?

岭南转债发行可转债时,评级是AAA级最高级,退市变成CC级,连审查可转债的人都搞不懂市场和公司的变化,指望投资者自己考量,说实话,这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发展资本市场,就是要把规则立起来,对于违规的上市公司重罚,补偿因此受到损失的投资者,这才是应该做的。而不是做表面文章在这锐评,今天真是给整破防了,大家也可以评论区里理性交流讨论。

如果官方真认为可转债欠钱不还是正常市场行为,就应该更支持投资者起诉去让企业破产重整,但是都走法律途径。而不是被赖账的成了被指责的对象,成了没有考虑债权发行人经营状况的投资错误。

岭南转债起了个头,未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不还债,反正也不会退市也没有处罚,也不用破产。以前还需要各种下修促进转股不还钱,现在直接发个公告就可以不还钱,甚至文字都不用自己拟,把岭南的公告拿过来,改个字就行。那可转债市场还有任何投资价值吗?说实话,对于这个官媒表态我特别不理解,屁股怎么能歪成这种样子!

也有人赞同,认为证券时报没错,信用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说实话,这么操作的前提是,默认投资者可以独立判断企业偿债能力。那么解决办法就只有一个,就是给可转债加Q,也就是合格投资者才能买。搞个500万金融资产证明你的专业性,可以判断所有风险,真这么搞,可转债市场就真的是凉凉了,没戏了。

今天可转债市场大幅下跌,说实话这条消息影响就比较大。那么,大家认为,应该一键清仓所有低价债吗?毕竟指望上市公司不违约都被官媒定义为惰性思维和奢望了。

再来回顾一下整体可转债市场的发展:

在2017年之前,可转换债券(可转债)的数量相对较少,尚未广泛吸引投资者的关注。然而,自2017年起,随着“再融资新规”和“减持新规”的陆续实施,限制了定向增发融资,可转债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融资手段,开始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张。

从2017年到2024年第三季度,可转债的新发行数量激增至960支,累计发行金额超过了1.3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可转债的存续余额达到了9000多亿元人民币,使得转债市场发展成为一个规模接近万亿的重要金融市场。我相信大多数可转债投资者也是这段时间进入可转债市场。

这段时间,可转债溢价率不断上升,一方面是很多资金进入新兴市场,推动溢价率上行;一方面是可转债有债底保护,相对正股跌幅更小。

这几年时间内,可转债市场也有几次大幅下跌:

1、2018年-A股熊市

股市跌,可转债也跟着跌,可转债指数全年跌幅29.55%;

2、2020年底-21年Q1-信用债危机

在2020年10月,发生了AAA级国有企业永煤集团和华晨集团的债券违约事件,可转债也是信用债,大家也担心可转债违约,当时本钢转债也跌到70多元。后面这些违约事件得到处理,危机也逐渐解除。

3、2022年1-4月

股市下跌带动可转债下跌

3、2023年8月2024年1月,2024年6月至2024年8月

这轮下跌和前面几次有很大的不同,之前虽然有危机,但都是危中有机,可转债有债底的底层逻辑并没有被打破,但是去年搜特退债,蓝盾退债等退市,搜特官宣回售违约,成为首支发生实质违约可转债。现在岭南转债公告到期违约,可转债违约金身被打破,各种意义都有上市公司出了先例。

之前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总会想各种办法,下修,协议转股等等来处理可转债化债,所以经常会有烂股好债的投资机会。而现在有了坏例子带头,上市公司可能就不会劳神伤财去干这些事了,一纸违约就拍屁股走人。

为啥这些事今年才爆出来,首先是可转债发行的存续期是6年,从17年18年发行的可转债也在23年和24年要陆陆续续到期。其次是退市新规和减持新规越来越严格,上市公司也懒得装了,直接一退了之。

说到底,配套的赔偿制度还没完善,导致目前违约基本0成本。这也是当今可转债市场最大的痛点。说实话,可转债市场是个很好的市场,曾经“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目前变成这个样子,也是比较心痛。



2 7亿应收账款做50%计提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