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开资料判断二级市场主力成本虽然有滞后性与片面性,且还要考虑当时市场景气度与操盘手水平等因素,所以客观讲很难判断,不过还是可以从一些关键节点的市场表现来毛估估二级市场新进主力成本,对景峰的操作或许有帮助。

先讲新进主力特性(也很重要),从名称来看华有健康+大居健康+亚太科技,有点像产业资本,而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的特性更多扮演财务投资的角色,所以就不会像一般游资超短线操作,至少会是在一个不太短的周期内操作,而不会像有的人说的已经跑路了。考虑到前2家也曾进入过石药子公司新诺威(半年报已退出),而那时曾有资产注入新诺威的议案,现在它们退出一心一意入景峰,是否可以判断景峰的预期更强?

再讲新进主力成本(这个很难),新进主力是在去年底到今年3月入场的,就算今年1月底前没有买(那时平均3.2),而是2月初跌倒最低1.25才开始建仓的,前几天天天停板成交也不是很大,到最高2.9那么毛估估建仓成本会在2.2左右,4-5月景峰被ST,市场表现为在维护股价,成本可能会上升。5月31号长城提议被否(不知有无故意),先跌10个停板,1.20左右换手30%多,接下来再9个跌停,期间0.8-0.84换手近15%,不知主力除了压盘还买入了多少。一般来讲主力会先大单压盘制造恐慌,丢失部分筹码,再在市场极度恐慌时买回一些或更多(看操盘水平),如此估算此时主力成本降在接近2。反转后成交稀少,在7月25号1.7左右换手近20%,此时成本应该略低于2,所以在8月9号2.84就可以天地板连续4个跌停(是某种特别需求吗),而在2.2接近成本时一口闷了。

如果以后市场与行业景气,也许拉升成本不需要增加多少,相反则主力成本会增加不少,也就可以理解它们从新诺威退出了,而现在就已经跑路怎么可能。

声明:以上分析只是个人见解,不保证数据与内容的真实性,投资者据此投资盈亏自负。

2024-08-18 09:06:08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判断新进主力起始成本选择慎重保守,而在随后的下杀中也不一定抢得过游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