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涨得头晕目眩。别的不说,下图的K线是工行的,你敢信?

五大行过去一年普遍涨30~40%,你又敢信?

关键是,你们一边说中国经济不行了、通货紧缩了、地产崩盘了、房企坏账了、老百姓没钱了、钱都润走了,一边把银行股炒到这个高度,这真的合理吗?

永远不要忘了,在金融危机时期,受冲击最大的必然是银行啊。

银行玩的是借贷生意。公司利润和贷款量及净息差成正比,和坏账率成反比。金融危机时期,上述正向因素都会被冲击,负向因素都会被放大。所以银行股表现一定是最惨的。

以2008年老美金融危机为例,随着房价坍塌式下跌、成交量大幅萎缩,击鼓传花、无脑炒房的美国人民被定向爆破,房贷大面积违约,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最终导致股市崩盘。

危机期间,美国核心宽基指数标普500从最高点1572点跌到666点,跌幅58%。尽管跌幅巨大,但在银行股面前都是弟弟。

巴菲特长期持有的富国银行,从25元跌到5元,跌幅80%;巴菲特参与救助的高盛,从191元跌到36元,跌幅81%,具体见下图;花旗银行更是暴跌98%,差点就归零了。

别忘了,股价的下跌是非线性的,80%的跌幅意味着在58%跌幅的基础上再跌52%。所以银行股的跌幅要远超大盘。

因此,当下中国的银行股股价显然和宏观大环境形成了矛盾。此事该如何理解呢?

我之前给大家分析过,中国的地产危机跟老美的就不是一回事。

原因很简单,老美那是纯资本主义式玩法,繁荣时期无脑上杠杆,10%首付上车,炒房者前期甚至都不要还利息。完事后银行再把垃圾贷款打包证券化,发行成衍生品,以及衍生品的衍生品。一旦房价下跌,炒房链条断裂,债务暴雷,引爆各大银行囤积的火药库,大家一起死。

但中国的银行刚好相反。2018年房住不炒提出后,楼市越火热,贷款利率越高,审核越严。也从来没有乱七八糟的衍生品,只有党的坚强领导

时至今日,中国当前的楼市和老美2008年的表观是很像的——都是房价暴跌30%~50%,都是成交额腰斩。

但区别在于,老美楼市是需求透支+信用透支,而中国楼市主要是需求透支。房企债务违约不少,但居民债务违约有限得多。

因此,某些舆论动辄疫情3年、动辄法拍房暴增、动辄金融危机,但实际上中国银行股的坏账率平稳,基本面稳定。股价甚至因为契合高股息行情而大涨。

但是,这里有一个巨大的但是。这并不是银行股股价可以无限疯涨的理由。

因为贷款需求的收缩是客观存在的,净息差的减少是不可忽视的,降低减值损失是额度有限的。反映到业绩上,2024年一季度起,银行的利润已经出现了增长停滞。

与此同时,暴涨后的五大行股息率普遍已跌破5%,吸引力明显下降。况且银行的高股息是建立在8倍杠杆之上,稳定性不如低杠杆的消费或矿业股。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不能参照美国的金融危机,而应参照日本的资产负债表收缩。

我就算你是对的。可问题是,在日本经济陷入低利率低增长的滞胀环境后,日本银行业ROE最终稳定在5%左右,PB值差不多在0.5左右。

今天中国五大行的PB平均在0.66,高于当年的日本银行股。

总而言之,银行股的机会愈发一般,股价愈发警惕。

如果你坚持要在银行股里混,可以考虑下股息率更高的股份行和城商行。曾经五大行的股息率要远高于股份行,但经过这些年的股价波动,五大行的股息率在全行业属于中下游了。

下图为目前股息率最高的10家银行,已经没有一家国有大行了。

当然,我说这些是有可能被打脸的。因为投资银行股的主力是各路社保、养老金和保险资金。他们也许有不同的想法

特别是保险资金。根据最新要求,保险产品利率上限会降到2.5%。在此之前是各种承诺3%、3.5%。

可问题是,10年国债收益率才2.2%,30年国债也才2.4%。那么,这帮保险资金是如何在扣除管理费和销售费后,搞出2.5%~3.5%的收益呢?

只能是炒银行这种容得下大体量资金的高股息股。所以银行的前十大股东里除去汇金公司等大股东,剩下的主要就是社保、保险资金,以及个别ETF。

总之,对于保险资金而言,包得住管理费+销售费(做过保险的都知道有多高)+每年承诺收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担心底层资产价格波动、以及股价是否还合理等问题,只能说小了、格局小了。

毕竟20~30年后才兑付呢,先把泼天而来的求稳资金接住才是真,至于波动不波动的,与我何干?

这和2021年股市高位,基金公司猛发产品是一个道理。把泼天而来的追涨资金接住才是真,至于下跌不下跌的,与我何干?

报下估值2.32,投资机会S+。大家还有啥想法,可随时留言交流。还望各位大佬多点赞、在看和分享支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