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只债券FOF在2021年8月25日问世以来,已经快3年了。

而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债市无疑是一路走牛,虽然中间经历了短暂回调,但也挡不住债牛的来势汹汹,特别是今年以来的“疯牛”行情。

可随着债市的日渐火热、债基的日渐火热,咱们的债券FOF却如同陷入了一潭死水,并未乘着东风一同火热起来。

01

债券也带不动的债券FOF

如今全市场的债券FOF一共17只(只含主代码),2021年成立了3只,2022年成立9只,2023年5只。

而到了2024年,截至目前债券FOF只成立了1只,除此之外只有一只债券FOF华夏聚顺优选六个月持有债券正在发行。

除非后续奋起直追,基本上债券FOF的成立数量是在逐年减少的。并且不仅是成立数量在减少,规模也在下降。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剔除掉今年刚成立的债券FOF,剩余的16只债券FOF今年一季度规模还有35.61亿元,但到了今年二季度末,只有29.51亿元。

规模的下降,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会归因于业绩。

如果细看目前债券FOF表现的话,属实并不太亮眼,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2.12%,而同期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和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分别为2.06%、2.75%。

其中有3只基金,大家可能会比较关注。

第一个是平安盈福6个月持有,这是今年以来回报最高的,达到了3.24%,但二季度规模却是在下降的。

基金成立时的定位时低波固收加基金,但成立以来的走势并不平稳,反而是出现了大幅波动,主要原因是在权益资产的配置上。

前期基金是采用了低仓位高弹性策略,因此重点配置军工,但是因为低配错过了市场在2023年年初的反弹,且组合结构不符合市场节奏,导致出现明显回撤。

后续组合先是在将在权益配置上更为均衡,然后又主动压缩权益仓位,才得以控制组合波动。

根据基金二季报的持有基金来看,还是以中长期纯债基为主,因此在今年长端利率快速下行的情况下,平安盈福6个月持有债券FOF在上半年的表现也是比较好的。

第二个是财通资管通达稳利3个月持有,这只是二季度规模涨幅最高的,不过这只基金本身就是只迷你基,规模还不足1亿元。

基金基本上买的都是一些短期纯债基金,会在严控风险的情况下适时参与长端利率波段机会,并且在政策较为密集放出的阶段,会保持组合久期略微偏短,主动做防御。

从净值走势来看,业绩表现很稳,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0.19%。(数据来源:Choice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8/15)

第三个就是南方浩祥3个月持有,这只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只债券FOF。

组合的调整和构建保持绝对收益思路,目前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0.31%,表现相对稳健。(数据来源:Choice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8/15)

但从2023年的中报、年报数据来看,机构占比都高达99.99%,大概率为机构定制基。

02

债券FOF的规模为何起不来

最为首要的原因肯定还是业绩,从2024年之前成立的16只债券FOF的表现来看,成立以来回报在5%以上的仅有5只。而同期成立的纯债基金,收益率在5%以上的比比皆是。

业绩比不过的同时,债券FOF也不如纯债基金稳健,其中波动最大的浙商支配瑞享一年持有,成立以来最大回撤可达-4.23%。

面对着这样的业绩、这样的波动,基民难免会产生“与其买债券FOF,还不如自己买债基”的念头。

其次就是规模普遍不大,上面也提到过,规模最大的一只债券FOF也才不9亿元,剩下的大部分都是2亿元以下的迷你基。

并且其中还有6只是发起式基金,势必会涉及到一个“三年大考”的问题。

而就目前的情况,除了南方浩祥3个月持有这一只是稳的外,其余5只债券FOF规模均小于1亿元,后续很有可能会面临着清盘的风险。

再次,从成本来考虑,债券FOF会面临着一个双重收费的问题。

因为FOF主要投的也是基金,所以在投资其他基金时,一般也要支付这些基金的申购费、管理费等。

基本上你买FOF,不仅要支付FOF本身的费用外,还要承担FOF投资其他基金所带来的成本。当然,如果FOF投资自家的基金,那它就只用收取FOF本身这一重费用就行。

最后,债券FOF都为持有期基金,如果业绩表现没有明显的优势,投资者在持有到期后会更倾向于赎回。

并且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而持有期基金相对来说流动性不足,投资者对其的选择也会更为慎重。

03

当下的困局也是未来的突破口

其实不仅是债券FOF,当下整个FOF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业绩不突出、规模偏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够。

并且它不像ETF、QDII基金,能在适配的行情中翻盘,当下的FOF更多的是难以寻求到增量资金,即便是有政策支持的养老FOF,也依旧难逃被清盘的命运。

对于FOF来说,它们比起外部的机遇,更需要的是自身的奋起。

一是加强重视程度,提升FOF产品的业绩表现。

随着市场越来越难做,现在是买FOF不如买基金,买基金不如买股票,在让渡了自己选择股票/基金的权利后,能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成了大家的首要评判标准。

二是推出更具差异化以及创新性的产品,做到真正的大类资产配置,不局限于权益、固收等传统大类,可以将海外、REITs、商品等大类资产品种纳入配置范围内。

像此前我们提到的互认基金,以及近期表现亮眼的REITs,已经有FOF已经率先布局了。

除此之外,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让投资者先知道FOF、了解FOF,然后才能慢慢建立起信任感。

在海外市场,FOF之所以能成长起来,是因为它能帮助投资者解决择时难、选基难和搭配难的痛点,但很显然,目前大部分的公募FOF还做不到这一点。

而目前的困局,同样也是未来的突破口,谁先破局而出,谁将会先赢得这部分的市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