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形机器人赛道热闹非凡,各路玩家纷纷入局,一场关于未来智能生活的科技盛宴正在徐徐展开。其中,备受瞩目的莫过于由“天才少年”稚晖君(彭志辉)创办的智元机器人。

8月21日,智元机器人举办了以“智元远征 商用启航”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5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交互服务机器人远征A2、柔性智造机器人远征A2-W、重载特种机器人远征A2-Max、智元X-Lab孵化的首个全栈开源机器人灵犀X1、专业数采机器人灵犀X1-W。

此次发布的机器人新品,采用了家族化设计语言,结合轮式与足式两种形态,应用场景覆盖交互服务、柔性智造、特种作业、科研教育和数据采集等领域,展现了智元机器人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应用上的雄心壮志。

人形机器人:下一个颠覆性产品?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颠覆性产品。其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想象空间。

中航证券预测,2030年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有望达到约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智元「远征」:剑指特斯拉?

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头部玩家,智元机器人自成立以来便备受资本青睐,已完成了多轮融资,并获得北汽、上汽、比亚迪三大汽车主机厂投资。

在技术路线上,智元机器人提出了具身智能G1到G5技术路线图,从基础自动化到最终的AGI,逐步实现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和通用化。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营销服副总裁姜青松表示,智元机器人主要对标的是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擎天柱”(Optimus)。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将在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并于明年在自有工厂里测试仿人机器人。

面对特斯拉的强势入局,智元机器人能否后来居上?

姜青松认为,智元机器人与特斯拉的差距并不会太大,且在商用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上更具优势。

他表示:“我们(机器人)马上就要量产了,量产以后我们整个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可以在国内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人形机器人「量产」难题:如何穿越死亡谷?

尽管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克服诸多难题。

其中,量产是横亘在所有人形机器人公司面前的一道“天堑”。

高昂的成本、复杂的技术、有限的市场需求,都成为制约人形机器人量产的重要因素。

以波士顿动力公司为例,其开发的Atlas机器人虽然性能优越,但高昂的价格和有限的应用场景,使其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

智元机器人计划今年10月份开始量产双足人形机器人,后期预计一个月生产100台,今年预计出货量200台左右;轮式机器人预计出货100台左右。今年智元机器人产品整体出货量预计达300台左右。

对于智元机器人而言,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拓展应用场景,将是其未来能否成功的关键。

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还有多远?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是许多人的梦想,也是该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

然而,姜青松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还需要未来5-8年时间,甚至更久。

“因为进家庭的条件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他表示,人形机器人需要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强的环境感知和适应能力,更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才能真正融入家庭生活。

结语:

人形机器人作为一项前沿科技,其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智元机器人的“远征”之路才刚刚开始,能否挑战特斯拉,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人形机器人必将走进千家万户,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