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王校长曾公开在朋友圈鄙夷共享充电宝生意,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直接。

彼时,正是聚美优品宣布将以3亿元人民币收购充电宝租赁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当口,针对这条针对性极强的吐槽,陈欧回应: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

而“做不成可以做公益”这事,来电的袁冰松说过、摩拜的胡玮炜也说过。

他们都有一个共性,融资、上市、烧钱圈地,跑马数年后,跑干净了行业所有的想象空间——因为这些业务往往也没太多可想像的空间,然后再在存量竞争中,被市场逐渐落寞。

从目前行业的运营状况来看,共享充电宝自然不能例外。

8月18日,《第一财经》报道称,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袁冰松于近日“失联”,与其同时失联的还有来电科技第一手接盘人韩冰,以及其他4名来电科技相关人员,并称其失联可能与国有资产流失有关,他们曾因涉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被追责。

而袁冰松与他创立的来电,正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袁冰松“失联”?共享充电宝“鼻祖”怎么了

从华强北杀出来的企业家,往往都是狠人。

早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袁冰松曾豪言“电池贸易,在华强北 ,我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曾经稳坐国内充电宝行业头把交椅的他,如果不是雷布斯的小米异军突起,干翻了移动充电设备的暴利传统,可能也不会再二度杀进创业这条路上。

但好在,他找到了一个独特,且比买卖充电宝的利润更加可观的生意——租用充电宝。

2014年,袁冰松创立了来电科技。

彼时“共享经济”概念还未兴起,新颖的租售模式还未跑通,来电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不得不内部筹资700万元,差点创业未办而中道崩殂。

但好在,资本很看中讲故事的能力,袁冰松会讲,他的友商们更会讲。

轻运营、低成本、无应收,一个“躺着赚钱”的生意,自然深受资本青睐。

从2017年3月开始,40天时间、11笔融资、35家机构、融资总额达12亿元,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的5倍。

接二连三入局的共享充电宝企业里,来电属于先发而后至,小电率先获得由金沙江创投和王刚领投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之后,资金链岌岌可危的来电才获得由SIG和红点中国领投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但“系迄今为止行业最大金额”的口号还没吹响几天,就又被街电的亿元级A轮融资盖过了风头。

讲故事要钱上技不如人,天然就限制了其“烧钱换规模”的能力。当时袁冰松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目光炯炯、语气亢奋地说“现在大家都拿到大钱了,必须要舍命狂奔了。”

虽然靠狠踹资方大胯爆金币的竞赛中铸成了“三电一兽”的格局,但狂奔并没有给他讲的故事换来好结局。

2020年开始,多方资本入局的来电被频频爆出组织管理混乱的传闻,市场表现也被友商们甩开一大截。

据天风证券统计,2020年,怪兽充电以34.4%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街电与小电分别以22.2%、17%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而来电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已降至9.6%。

2021年,袁冰松签署协议放弃了所有股份,“出局”来电。

去年8月,袁冰松再次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称:“尽管我输掉了来电的所有股权,但我现在有机会,重新对行业进行一次诊断。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激发了我的第二次(创业)生命。”

但他的二次生命特征不太显著,其和前8848手机创始人、小罐茶联合创始人周佳合作的悟空快充在市场名不见经传,并且在近日被悟空快充创始人周佳发布声明辟谣袁冰松未在悟空快充任职或投资。

而其曾经倾注心血的来电,也早非当年“三电一兽”时的盛况。

据Fastdata极数最新发布的《2023 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趋势报告》显示,今年4月国内共享充电宝市场份额(创建订单口径)排在前四位的企业分别为怪兽充电、竹芒科技(街电+搜电)、小电、美团,上述四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5.5%、24.3%、18.6%、13.8%,而来电科技并未排在榜单前列。

“金蝉脱壳”?袁冰松真的放弃来电了吗?

袁冰松“出局”来电,一直有重重疑团。

2020年,浙江省浦江县国资全资控股来电科技,县府办发文《全县项目攻坚现场会提出项目攻坚是经济工作主战场》称,来电科技是浦江县首次用“基金+股权+项目”的模式招引来的项目。

国有出资人以LP的形式,与GP共同成立合伙企业的模式在我国并不陌生,但问题在于,袁冰松似乎并不是真心想卖掉来电的资产,而是“甩掉”来电的债务。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0年股权变更以来,来电科技因委托、联营、劳动、买卖等合同纠纷,产生了79条诉讼。涉及的原告方,包括来电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早期代理商、供应商,以及员工等,甚至有供应商向法院申请其破产。

根据第一财经此前的报道,2022年因遭遇大量供应商、代理商诉讼,浦江来电的账户也被冻结后,来电充电宝的收款方,悄悄地由浦江来电,变更为深圳市来电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深圳来电哥并非浦江来电控制的主体,而是由袁冰松控制的主体——其唯一股东是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公司LAIDIAN HONGKONG,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是1港币,唯一一名董事是袁冰松,股东则为注册在开曼的LAIDIAN LIMITED,为来电科技的海外控股母公司(VIE架构),袁冰松是开曼公司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因而来电当时被质疑公司收款主体变更,是否涉嫌向袁冰松等人输送利益,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此外,此次失联的来电合伙人韩冰,也与袁冰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2018年,袁冰松便将来电51%股权转让给肖风池,随后又转让给了韩冰,此后韩冰通过资本运作谋求将来电科技卖给上市公司中威电子以实现上市,后因未付足尾款而结束交易。

凤凰网财经《财经连环话》还发现,袁冰松目前担任股东的企业几乎都与韩冰有着高度关联,前文提到的深圳市来电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韩冰亦为法定代表人。

袁冰松持股企业中唯一与韩冰没有关联的来电科技(威海)有限公司,也是在2020年前后进行了频繁的投资人、负责人变更,其中包括与袁冰松、韩冰关系密切的肖风池。

且凤凰网财经《财经连环话》发现,该企业注册地址、电话与数百家企业雷同,不排除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经营主体登记的行为存在,甚至本身就是一个为金蝉脱壳而设立的“空壳”。

而早在2022年,浙江国资就已经为来电科技层出不穷的诉讼烂账与之对簿公堂,此次袁冰松、韩冰等6人“失联”,不排除与这场疑似国资流失的案子有关。

近日,袁冰松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辟谣了“失联”传闻,但并未对其他传言有具体回应。

8月20日下午,袁冰松回应《每日经济新闻》称,此前确实在配合浦江县司法机关调查,不过涉及案情的信息不能透露,作为来电科技的创始人,自己已配合相关部门就了解的情况进行了全面陈述,相信最终会有公正的结论。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其在2021年8月就和来电科技无关了,并不清楚公司现在的发展现状。

但实际他是和哪个“来电”无关,仍有待调查。

共享充电宝,真的要变成的生意了

在资本之间的闪转腾挪,没能扭转袁冰松等人的颓败,更不能逆转行业的衰退。即便是已经成功上市、挤掉了大部分对手的怪兽充电,如今也增长乏力。

凤凰网财经《财经连环话》根据怪兽充电2024年一季度报整理发现,其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97亿元,同比下降51.7%,在非美国会计准则下,怪兽充电经调整后净利润仅为380万元。

利润承压之下,怪兽充电开始大面积出售城市直营业务,全面转向代理加盟模式,将业务打包出售给区域代理商,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代理商模式与直营最大的区别就是,充电柜等固定资产的损耗贬值被转嫁给了区域代理商,不再成为企业本身的负担,当然这也意味着更高的佣金比例才能吸引代理商加盟入场——根据中国平安2023年5月份的研报中的数据,为了激励代理商,共享充电宝企业会向代理商和商户支付75%-95%的佣金。

而代理商们对品牌的责任心注定也不会有多强,难归还、无法结束订单、收费紊乱等现象开始层出不穷,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共享充电宝”关键词的投诉多达2.6万条。

将投放与售后都托付给了代理商的企业,扩张自然也愈发乏力。

更何况,一个本身就是为满足特定人群在特定场景的需求、相对细分的垂直领域,可拓展的空间本来也不大。

曾经蜂拥而入的繁华,也不过是资本逐利下的虚幻泡影。如袁冰松、韩冰之流的资本把戏,可能就是他们本就看穿了这个行业的本质——其他行业还能找找穿越行业周期的出路,但这个行业,似乎只剩下了末路。

校长当年要是能给共享充电宝的赌约加一个期限,或许这些年也就不会被网友追着讨翔了。

参考资料:

《16岁独闯深圳,开工厂因双11亏了3000万!卖掉房子再创业,他3年前就做了共享充电宝》创业邦

《赌局一年:王思聪删帖,共享充电宝活得还不错?》.电商在线

《独家|来电科技创始人袁冰松与合作伙伴同时失联,或涉国有资产流失》.第一财经

《今年已两次成被执行人,昔日共享充电宝一哥来电科技四面楚歌》.第一财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