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近来备受业内关注,继搜特退债无法支付回售资金和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后,蓝盾退债、岭南转债也在到期日未能支付本息,成为转债史上第二、第三只违约的转债。
受此信用事件扰动,可转债遭遇“量价双降”。Wind数据显示,2024年8月20日收盘,中证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0.91%,报393.05,盘中最低报392.66,创年内新低;从月度数据看,中证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已经连跌三月。截至8月19日,跌至百元面值之下的转债达到了151只。
今日(2024年8月21日),权益市场继续走低,沪指跌0.35%。而中证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跌0.08%,可转债ETF(511380)跌0.08%,成交金额超14亿元。截至8月20日,可转债ETF(511380)的流通份额为15.64亿份,规模为161.27亿元,份额相比去年年底的5.73亿份,增幅高达172%。
天风证券固收近期表示,市场上民营小市值企业较多,占比接近80%,转债市场上近40%企业账面货币资金不能覆盖转债余额。这类企业偿债风险相对较大,但需注意发行人在应对偿债压力时具有一定的主动措施空间,因此不宜过度悲观。
东吴证券固收认为,在市场持续探底过程中,一方面应控制仓位,控制波动以应对赎回压力;另一方面,应该关注结构性机会。从交易层面看,波动相对较小、信用瑕疵较小、下修潜力较大的中价标的或成为各类机构在当前重要选择,尤其受到增量配置资金的青睐。
信达证券指出,转债信用定价的确正在发生,主要影响机构参与度较高的AA-及AA评级,并且有向AA+扩散的趋势。但上周转债市场的杀跌定价较为极端,从信用的角度来看,即便考虑评级虚高的问题将评级系统性下调,当前相当一部分转债的定价也明显偏低。考虑信用债市场的运行相对平稳,我们认为上周的转债市场的调整可能也反映了在投资组合风控要求下的资金流出,而风控要求下的资金流出也使部分转债面临错杀的可能。
综合来看,上周转债市场的调整短期来看依然反映了投资者对此类资产的悲观情绪,当下的信用风险事件、资金的持续流出、资产定位的退化都使得市场出现了“还要不要投转债”的疑惑,我们认为在当前位置,市场潜在风险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转债资产的潜在收益空间被打开,但转债兑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缺失、转债风险收益特征与负债端的匹配度都还没有得到解答,这将有可能会拉长收益兑现的左侧等待时间。因此,尽管我们在转债策略上整体保持乐观,但在配置上并不建议过度激进,建议从短久期纯债替代和实值看涨期权低估两个方向进行择券,在仓位上可以考虑缓慢加仓。
$可转债ETF(SH511380)$ $博时中债7-10政金债指数A(OTCFUND|017837)$ $上证指数(SH000001)$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