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技术是指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新型储能系统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其应用场景广泛且多样,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以下是新型储能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

一、发电侧储能

发电侧储能是指在火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发电上网关口内建设的电储能设施或汇集站发电上网关口内建设的电储能设施。

  • 可再生能源并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通过配置储能系统,可以平滑新能源发电的输出功率,减少弃风、弃光率,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同时,储能系统还能在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储存电量,并在用电负荷高峰时释放,满足电网需求。
  • 电力调峰:储能装置在用电负荷低谷时吸收电能充电,在用电负荷高峰时释放电量,实现削峰填谷,平衡电力生产和消纳。这有助于缓解电网压力,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辅助动态运行:储能系统可以与传统机组联合运行,提供辅助动态服务,提高传统机组运行效率,延缓新建机组的投资。
  • 二、电网侧储能

    电网侧储能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通过特定的技术和设备,在电网的特定环节存储能量,以便在需要时释放,以平衡电力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效率的一种储能方式。

  • 调峰调频:电网侧储能设施通过削峰填谷和快速精确的调频能力,维持电网稳定运行,避免频率波动对发电及用电设备的影响。
  • 缓解电网阻塞:当电网线路发生阻塞时,储能系统可以储存无法输送的电能,并在线路负荷减小时释放电量,缓解电网阻塞问题。
  • 延缓输配电设备扩容升级: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升级或新建输配电设备的替代方案,延缓设备扩容升级的需求,降低电网投资成本。




  • 三、用户侧储能

    用户侧储能是指安装在用户侧(如家庭、企业、工厂等用户)的储能系统,用于储存、管理和调度用户侧的电力需求和供给。

  • 峰谷套利: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用户侧通过储能系统在电价低谷时充电,在电价高峰时放电,实现峰谷套利,降低用电成本。
  • 提升供电可靠性: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在电网故障或停电时提供电力供应,确保用户侧的正常运转。
  • 数据中心供电:储能系统接入数据中心,可以增强数据中心的供电可靠性,防止偶然断电导致的数据丢失,并通过削峰填谷等机制提升电力运营的经济性。
  • 四、特殊环境储能

    特殊环境储能,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为了满足能源储存、供应和调节的需求而采用的储能技术和方案。这些特殊环境可能包括海岛、偏远地区、极端气候条件等,它们对储能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海岛、偏远地区供电:在海岛、偏远山区等电网接入困难的地方,离网型智能微电网通过储能系统实现源、网、荷、储的协调控制和经济运行,为当地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 应急抢险备用电源:高功率应急储能电源在电网供电系统故障时提供电力保障,用于抢险、医院备用电源等多种场景,确保紧急情况下的电力供应。
  • 五、交通领域储能

    交通领域储能是当前储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通过储能系统优化交通系统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交通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集成了光伏发电、大容量储能电池和智能充电桩等技术,为电动汽车提供绿色电能,同时缓解电网调峰压力。


  • 城市轨道交通储能: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储能系统可以回收列车制动过程中的再生电能并进行循环利用,实现节能目的。
  • 新型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广泛且多样,涵盖了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以及特殊环境和交通领域等多个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型储能系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