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宇微(SZ300053)$  市场规模越做越小,营业收入持续下行


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产业的初期,市场份额的争夺都是生死攸关的。商业航天,同样遵循这一法则。然而,航宇微的财务报告却揭示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航宇微似乎并未能掌握主动。


梳理航宇微的财务报告不难发现,其营业收入在切入卫星业务后出现了小幅上涨,2018年营业收入突破9亿元,这也是近几年的营收最高值;2019、2020年营收还能保持稳定。但是从2021年开始,航宇微的营业收入出现了剧烈的震荡,总体呈现断崖式下滑;2022年,航宇微的营业收入下降至4.2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继续下降13.3%。


剖析其营收构成,航宇微的主要业务包括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核心芯片/模块和人工智能。但遗憾的是,正是曾被视为公司增长引擎的卫星业务,如今却成为了营收萎缩的罪魁祸首。从年度数据看,2020年航宇微的卫星业务达到5.3亿元,2021年便锐减至4.19亿元,2022年更是急剧下降到2.15亿元,这一趋势清晰地揭示了公司业务的持续衰退。但是,根据共研网数据显示,2015-2022年间,中国遥感卫星市场规模由56.1亿元增长到13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86%,在全国遥感卫星市场大幅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环境中,航宇微的遥感业务收入却出现断崖式下跌。


当我们进一步观察半年度数据时,发现其营业收入的波动性更加显著。值得注意的是,航宇微的卫星业务在下半年的表现往往优于上半年,例如2020年下半年,其卫星业务的营业收入高达3.49亿元,成为全年中表现最好的一段时期,然而,疫情的影响在2022年下半年显现无疑,该时期的卫星业务营业收入急剧萎缩至0.64亿元,这一数字与上年同期相比几乎腰斩。即便到了2023年上半年,情况也并未好转,航宇微的卫星业务营业收入仅为1.06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水平相比,还下滑了29.8%。这种连续的下滑和波动,无疑暴露出航宇微在卫星业务上的巨大挑战和不稳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