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上半年赚了点小钱!

8月23日晚间,全国连锁超市龙头永辉超市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永辉超市上半年实现营收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

对于营收下滑,财报指出,一方面零售竞争态势十分严峻,由于大环境的因素,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公司主动关闭尾部门店。关于上半年利润下滑,永辉超市表示主要由于费用减少的金额小于毛利减少的金额。

永辉上半年动向盘点

有着超过20年历史的永辉,度过了最难熬的三年半。

2021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10.62亿元、900.91亿元、786.4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29%、1.07%、12.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4亿元、-27.63亿元、-13.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8.33亿元、-25.65亿元、-19.76亿元。

3年里,永辉超市总共预亏损88.35亿元,相当于2015-2020年6年间的利润之和。可以说,永辉疫情三年亏光了前6年赚的利润。

股价也从2020年高位的11.03元/股,一泻千里,至8月23日收盘,股价仅为2.23元/股,跌去超8成。

“永辉退”“ST永辉”呼声渐起。

3月,京东旗下公司抛售了永辉的股份。

5月,永辉接受胖东来调改。

6月27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向上海派慧科技有限公司出售所持有的永辉云金科技有限公司65%的股权,转让总价为3.78亿元。

可以看到的,是整个上半年,永辉都在进行痛苦的转型。从2019年高峰期的超1400家门店,砍到了现在的865家门店。很难说是永辉真的做错了什么。

毕竟,这几年,全国线下商超业态大幅收缩,处境艰难的远非永辉一家。

22日晚间,有媒体爆料称,杭州市的第一座万达广场——杭州拱墅万达广场被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摆上货架”,报价为14.8亿元。2013年,王健林以14.26亿元买下拱墅万达广场所在的商业用地。

可以说,这个报价,几乎和11年前的拿地价相当,实属“甩卖价”。另外,有消息人士表示,全国所有万达广场均可谈价,理由是万达向轻资产转型。

复盘下来,只能说永辉超市,这几年惨淡的业绩,“非战之罪”。

胖东来调改

如果在现有资源和方法论里兜兜转转,永辉或很难走出困境。

所幸,永辉找上了胖东来。

图片来源:永辉超市视频号

6月19日,经过胖东来调改的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正式恢复营业。

开业第一天,情况只能用火爆来形容。9点半正式开门营业,11点因门店内人流过于拥挤开始限流。

同时,“胖东来光环”并未随着舆论热度下降而褪去。数据显示,调改后,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7月份完整月销售额为5835万元,达到了平均187万元/日,是调改之前日均销售额的13.9倍,客流达12926人。

距离信万广场店仅两公里的第二家调改门店“郑州瀚海海尚店”于8月7日开业,截至8月22日,销售额达到约108万元/日,是调改之前日均业绩的8.2倍,客流提升近10倍。

下面,永辉超市计划采取“胖东来帮扶+自主调改”双线并行策略。已经有了郑州信万广场店和郑州瀚海海尚店两个样板,参照样板自主调改。

有理由相信,自主调改的背后,除了胖东来精力不济外,还有拿回供应链自主权的目的。

毕竟,接受胖东来调改的两家店,下架了80%以上的店内商品,下架单品总数超10000个,又新增了12000多个单品,与胖东来商品结构重合度达到90%。在商品结构上与胖东来高度同质化,意味着供应链议价权的下降。

胖东来调改,目前来看,有望为两家门店带来中长期的效益,至于永辉超市的自主调改成效几何,还有待观察。

线上线下之辩

跳出永辉,看整个零售行业,现在投资者的观点出现了高度分化。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有的投资者认为“电商已经碾压线下实体店”,一切零售归于线上是大势所趋。仅看营收,永辉这样的超市龙头,上半年也才300多亿营收,远不及任何一家电商巨头。

亦有投资者认为,线上的流量已经枯竭了,电商行业触顶,线下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诚然,线上线下之争,自电商诞生之日起就出现了。但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相应的观点也出现了改变。

如今消费尚处于复苏阶段,单纯讨论线上和线下并无意义。

可以看到的是,线上和线下的增长都出现了“失速”。传统观点认为,电商平台最大的优点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但在长期的市场发展中,线上线下的价差也逐渐收窄。

随着所有业态都逐渐和互联网接轨,逐渐变成了“平台本身成了最大的差价”。

每一次平台规则的调整,都伴随着各路商家的洗牌。

笔者有一个朋友,之前主要做相对小众的高端玩具,但随着“仅退款”之风刮进了各大平台,他暂时选择了退出该行业。

从“仅退款”,可以看到线上线下有一种鲜明的不同。那就是场景解释权的归属。

在线下零售中,消费者和商家打交道,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形成了不同的单赢、双赢、双输格局。

因而交易场景的达成,出自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意。

线上电商则大为不同,许多看似公平的条款,一旦落地就会出现更利于消费者/商家的格局。

因为,在线下面对面的场景里,讲的是情理,所有的漏洞都可以现场打补丁。但在线上,双方交易基于明确的规则,一旦有漏洞,就免不了被钻空子。

所以线上线下各有其价值,刷淘宝和逛超市仍将同时存在,只是不同时期的比重各有不同。

结语

“线下将亡”的调子喊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永辉的持续亏损被视为一大标志。

但随着永辉转型初见成效,或许,投资者还是应当看到线下零售的独特价值。

“中间商赚差价”,一直被认为是需要消灭的。但“差价”从何而来?有的来自信息差,有的来自渠道垄断,有的来自智商税……

但随着信息差被打破,渠道变得多元,消费者认知程度提高,“差价”收窄了,但并没有消失。

买生鲜,即使贵点,许多人还是会选择超市和菜市场,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出问题可以找到具体的人。

原来,“中间商”还有一重价值——为交易增信。所有的承诺和信用,归根到底是人的承诺和信用。

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