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60多份我们持续跟踪私募的产品定期报告,精选出来一份7月严选私募的实战手记。
从仓位来看,私募行为是比较积极的。
高仓位策略的依然保持接近满仓状态,比如淡水泉、静瑞、毕盛、明河等;
仓位比较适中,极端状况下会采取降仓应对的,目前其实也把仓位打在中等偏上的状态,比如宁泉、宽远、望正等。
会发现私募在港股上的持仓占比越来越多,港股占比多的包括毕盛、静瑞、希瓦、信璞等等。
比较极端的如东方港湾,不仅美股多,投美股的指数基金也拿得不少。
把股指期货纳入到风险对冲,也是常规操作,比如仁桥,大约有8个点拿来做对冲,希瓦也有4个点左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是通过极少部分产品月报对于私募7月投资实况“以一斑窥全豹”。
对于多数采用复制策略的私募,更有参考价值;有一些私募,因为产品设置和投资经理不同,操作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东方港湾等等,不能一概而论。
名私募们以什么仓位应对当下的市场?
重点在持仓什么行业?
关于市场高度关注的高股息资产、出海以及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又有哪些共识和分歧?
以下内容将围绕这些话题展开。
名私募们的仓位应对
7月份,杨东旗下宁泉资产的产品报告显示,依旧保持在一贯6成多的股票仓位,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别是通信、银行、房地产、电子和家用电器。
多次在市场低点精准看多的杨东,二季度加大力度抄底了一些行业,以提高组合的弹性。
月报提到,今年的可转债指数有所下跌,受到退市及信用风险担忧的冲击。甚至部分已经很便宜的可转债,比高估值的可转债跌得还多。原来大家认为较为安全的转债市场因债底被打破,出现了低价转债依然大面积下沉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宁泉认为,之前的转债市场颇为拥挤,价格鸡肋,但是目前投资的吸引力上升,部分可转债的价格已经跌到了不错的位置。
截至7月底,其持有4个多点的可转债和可交债,较6月底的占比略有提升。
睿郡资产董承非的股票仓位大概7成,6个点的可转债。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别是公用事业、电子、通信、化工和计算机。
截至去年11月底时,董承非管理的产品股票仓位大概五六成,年初时也依然是这个仓位程度,目前的仓位有所增加。
7月份董承非还新建仓了一两只软件行业的个股。他在月报中写道:
“这些标的基本上都是连续下跌了四年,截止目前位置已经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它们都具有相当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比较好的经营现金流,而且从产品线上看,已经慢慢显示出相对同行的优势。
缺点是目前行业的需求还是不太好,但是我们会具有较好的耐心。”
另一家近年来越发热爱科技的东方港湾,根据我们拿到的一份产品报告显示,其持仓组合中,英伟达所在的半导体行业占到三成多,还持6个多点的Meta。
更吸引人目光的是,这只产品投资指数基金的仓位超过5成!公司这样阐述投资理由:
“美股纳指在过往50多 年来的复合回报超过9.5%,而23年仅弥补了22年的跌幅。随着AI对各个行业的赋能,美股公司未来数年的增长和成本下降,会带动指数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且大企业从芯片到大模型到应用,也在此起彼伏的推进AI发展,通过指数组合的形式可以降低非系统性 风险,平衡先行者与潜力者的关系。”
大概率,这部分持仓集中在纳指100ETF和纳指科技ETF中。
在我们持续关注的严选私募中,静瑞余小波、毕盛王康宁都是非常独特的存在,成立以来始终接近满仓的高仓位应对所有市场环境,而且这几年重仓港股,但都是表现不错的“幸存者”。
余小波接近满仓,其中A股3成多,港股6成多。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别是金融、材料、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
余小波在最新的月报中表示,因为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极低,使得资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甚至部分资产在以低于清算的价格在交易。
王康宁则有超过9成的仓位配置在港股,其中持有最多的是工业、医疗保健、金融、资讯科技和公用事业。
月报显示换手率极低的王康宁在当月只做了一点动作,适当增加了一个属于“价值型Alpha”的品牌耐用消费品公司的投资。(我们最近刚访谈了王康宁,一位非常有特点的投资管理人,会有长文推出,敬请期待!)
风格不漂移的淡水泉依旧保持高仓位运行,成长和平衡策略都接近满仓,A股占到8成左右,港股接近两成。成长和平衡策略的前五大重仓行业都是电力设备、交通运输、电子、基础化工和农林牧渔。
典型价值投资者信璞归江和明河张翎,也都保持了力气用在选股上而不是择时上,仓位都在9成以上。
归江的价值精英1号,二季度在港股的投资接近8成,其中前三大重仓行业分别是通讯业务、金融和能源。
张翎则指出,一些龙头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极度低估,很多龙头标的已经到了历史底部。
勤辰资产林森目前的股票仓位还是在8成左右,前六大重仓行业分别是传媒、社会服务、商贸零售、汽车、有色金属以及房地产(后两者差不太多)。
仁桥资产夏俊杰的仓位接近9成,其中A股接近5成。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汽车、医药生物、建筑装饰和房地产。
去年底时,夏俊杰的仓位9成多,近6成在A股。当前的仓位少幅降低,最新的月报手记中也能看到他在当前低迷环境中的一些困惑。
个性鲜明的林园,股票仓位也基本打满。确如他交流所言,行业高度集中在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中,两个行业加起来在组合中的占比就达到85%以上。其他则买了些农林牧渔和一丢丢家用电器。
对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配得比较多的还有宽远资产徐京徳,当然远远没有林园那么极端。其管理的一个产品,整体仓位在6成左右,属于宽远历史上比较均衡的状态,其中A股和港股的配比大概是5:2。
月报写道:
“我们组合中有超过70%都是防御性品种, 主要的行业为银行、运营商、医药和消费,这些行业中的龙头个股未来增速稳定,股息率具有较强吸引力。
比如运营商的龙头个股预期未来收入利润预计都能维持5%左右的增速,未来三年的分红也将保持在75%以上,对应港股的股息率7%,在目前利率整体下移的环境中,我们认为这类稳健增长且股息率较高的个股具有明显的安全边际。
消费行业尤其是白酒近期出现了明显的回调,我们认为还是和对于内需过分悲观导致的,目前估值已经跌到历史较低分位,龙头企业估值低于15倍,股息率接近4.5%,安全边际充分。
虽然消费大环境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好转的迹象,但是随着后续刺激内需政策空间打开,我们认为这些股票从过度悲观的情绪中恢复的弹性非常大。”
中欧瑞博吴伟志当前仓位在85成以上,行业主要集中在传媒、石油石化、医药生物、通信和煤炭。其表示,策略上维持结构市、震荡市思维。股票仓位保持在较高的区间,阶段性通过股指期货空单控制风险敞口来平滑净值波动。
当前市场中具备明显成长性的资产依然较为稀缺,“高股息”资产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有人依然认为其具备高防御性,但是也有人认为配置的性价比下降。
随着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高毅资产韩海峰还是看好红利资产股息回报的吸引力。石锋资产则将防御性高股息板块作为其下半年的两条投资主线之一。
宽远资产徐京德则表示,在市场未出现明显机会的前提下,继续看好高股息方向。
慎知资产余海丰重点配置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医药生物和电子等行业,目前的整体投资组合偏防御,红利与出海仍旧是主要配置方向。
但余海丰认为,当前红利的方向已进入了决赛圈,能凭借自身过硬的基本面维持较高估值的公司将会越来越少。
星石投资汪晟认同红利资产的逻辑还没有被破坏,但与那些低估优质成长类资产比较而言,他和拾贝投资胡建平都认为性价比可能没有更高。
仁桥资产夏俊杰则建议回避仍被抱团的“高股息”资产。因为有些强周期股票“错误地”受到了“高股息”的待遇,而且抱团行为背后的极端情绪,长期都会成为收益的敌人。
明河投资张翎认为,油气、电力以及煤炭等板块摸到历史新高纷纷放量下跌。特别是煤炭,从6月份已经开始杀跌,最终红利板块剩下的只有公路、铁路以及银行等。
多位投资者依然看好上半年制造业出海的故事会延续,比如胡建平。但是近期因为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升温,出海的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淡水泉在调研中看到了很多出海企业的积极信号。关税的增加、“脱钩”的压力可能会提高产品价格,或增加产品触达最终用户的中间环节,但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仍会占据重要份额。
“优秀龙头企业的成长性还体现在行业供给侧出清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
而且龙头公司在受益于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改善的同时,基于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了更高的利润率,其成长性和低估值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性价比。”
慎知资产余海丰选择了电力设备、AI手机等他们预计受外需走弱影响较小的高景气赛道。
星石投资方磊虽然也认可出海是个可以长期关注的大方向,但是他认为出海相关行业内部公司之间的分化也很大,需要自下而上去筛选标的,只有能实现利润转化的公司才有溢价。
消费到底了没?
尽管近期泛消费板块遭遇明显逆风,但星石投资汪晟依旧认可消费是优质资产,从估值和政策趋势来看,他认为消费板块后续环比改善的概率比较大。
而在宽远资产徐京德看来,消费龙头企业的估值低于15倍,股息率接近4.5%,这样的很多消费股已经反应了过度悲观的情绪,跌到了历史较低分位。
毕盛投资王康宁特地提到,之前频频受到行业政策冲击的教培消费和电竞消费,近期也得到了政策支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迹象。
明河投资张翎也提到部分超跌的板块有了转好的信号,比如医药股有了底部反弹企稳的迹象,风电板块以及光伏也有反弹的势头。
世诚投资陈家琳也相信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消费仍是他的重点布局之一,看好拥有优秀商业模式、估值处于低位、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的优质消费公司。
睿璞投资蔡海洪和郑劼管理的组合中,可选消费行业的占比靠前。高毅资产吴任昊从需求韧性的角度,更认可今年上半年部分服务消费行业未来的潜力。
不过,考虑经济较为弱势,合远基金管华雨则继续小幅减仓消费服务类股票;聚鸣投资刘晓龙则选择回避中高端可选消费。
$可转债ETF(SH511380)$$东时转债(SH113575)$$精工转债(SH110086)$
文章来源:聪明的投资者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