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房地产行业第34周周报:本周楼市成交同环比均改善;住建部提出试点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

本周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均由负转正,同比降幅均收窄;新房库存面积同环比均下降,去化周期同环比均上升核心观点

新房成交面积环比由负转正,同比降幅收窄,各地政策持续宽松,置换需求继续释放。40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212.3万平,环比上升20.2%,同比下降23.0%,同比降幅较上周收窄0.5个百分点。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分别为64.1、99.9 、48.3万平,环比增速分别为16.3%、23.7%、18.4%,同比增速分别为5.8%、-34.3%、-29.4%,其中一线城市同比增速持续为正,同比增速下降了0.6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同比降幅较上周收窄了2.4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同比降幅较上周扩大了0.8个百分点。

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由负转正,同比降幅收窄,主要是因为各地需求端政策持续放松以及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共同发力,叠加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态势显著。18个城市成交面积为153.2万平,环比上升1.5%,同比下降0.4%同比降幅较上周收窄了6.7个百分点。一、二、三四线城市环比增速分别为4.4%、-0.3%、2.8%,同比增速分别为38.4%、-24.1%、-8.8%。一线城市同比增速持续为正,同比增速较上周上升了1.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同比降幅较上周扩大了3.9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同比降幅较上周收窄了25.0个百分点。

新房库存面积同环比均下降;去化周期同环比均上升。12个城市新房库存面积为9698万平,环比增速为-0.1%,同比增速为-4.4%;去化周期为17.8个月,环比上升0.4个月,同比上升1.9个月。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库存面积去化周期分别为17.8、15.8、64.5个月,环比分别上升0.1、0.8、3.0个月,同比分别上升2.3、0.8、24.0个月

土地市场环比量升价跌,同比量价齐跌;溢价率环比上升,同比下降。成交土地规划建面为1039.5万平,环比上升36.3%,同比下跌65.6%;成交土地总价为199.2亿元,环比下跌4.7%,同比下跌70.8%;楼面均价为1917元/平,环比下跌30.0%,同比下跌15.1%;土地溢价率为3.0%,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同比下跌0.2个百分点。

本周房企国内债券发行规模环比上升,同比下降。房地产行业国内债券总发行量为124.4亿元,环比上升34.4%同比下降46.7%(前值:-51.8% )。总偿还量为138.8亿元,环比上升21.5%,同比上升6.6%(前值:-28.2%) 净融资额为-14.4亿元。

板块收益有所上升。房地产行业绝对收益为-3.78%,较上周上升0.1pct,房地产行业相对收益为-3.2%,较上周上升1.1pct。房地产板块PE为14.65X,较上周上升1.08X。

政策

8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房地产相关内容主要涉及:1)提出“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指导地方选择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土地出让时就约定实行现房销售,结合实践制定配套政策”我们认为现房销售将是我国长期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短期内或通过开盘预售条件更加严格,拉长从开工到预售的时间,逐步过渡到现房销售。2)提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开展试点。其中,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已经建立,试点重点是政府将公共账户建立起来”。根据住建部,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这些房屋普遍存在墙体结构安全隐患、屋面渗漏、外墙脱落、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当前我国针对房屋公共部分的维护和改造,主要使用的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一般来源于业主自行缴纳,整体资金体量相对有限。住建部提及未来的试点重点是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公共账户的资金来源或为按一定比例计提土地出让金、维修资金的增值收益、政府财政补贴等。根据《中国房地产金融》,目前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超过1万亿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结余超过百亿元,但累计使用资金仅占累计归集资金的比例仅10%左右。我们认为,此次推出试点的另一个目的是盘活这部分沉淀资金。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统计,目前商业银行已审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5392个,审批通过融资金额近1.4万亿元。我们认为,融资金额通过审批的金额较多,但政策难点在于落地,多数银行仍从自身风险的角度去发放贷款。

此外,8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支持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我们认为,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降息降准或有空间。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深圳房地产政策迎重大调整#$建信消费升级混合(OTCFUND|00005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