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平安公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三大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NBV)达成223.20亿元,同比增长11.0%;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10.8%,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6.0%,产能持续提升。财产保险业务收入稳健增长,同比增长3.9%。

在当下保险行业用户结构与需求不断变化、产品竞争供给趋同、从业人员队伍迭代的背景下,中国平安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我们可以从上半年业绩报告和平安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中寻找到答案。

优结构:聚焦“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主业,优化公司战略打造新的增长极

现如今谈及养老,不只是老年人关心,甚至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担心养老问题。截止2022年底,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4.9%。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如果65岁以上的老人占社会总人口超过14%,说明这个社会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而不只是“老龄化社会”。

我们都看到了问题所在,但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信息”,信息加上场景才算知识化、才能成为解决方案。在养老问题上,中国平台真正洞察到了背后的变化,并优化了公司战略、提供了解决方案——对战略的措辞从“综合金融+医疗健康”调整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两字”之差,体现洞见。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曾介绍在客户调研中发现的三个50%的现象:一是有50%的人对老龄阶段的最大忧虑是健康问题,这远远高于担心资产贬值、没钱养老的比例;二是50岁以上客户医疗健康支出比5年前增长了50%;三是50岁以上群体认为,未来的医疗健康投入和消费还会再提高50%。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需要能够把金融方案跟医疗健康解决方案、跟养老解决方案整合在一起,去解决老年人财务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三个层面健康的问题。

现有的金融产品,很大部分还是在解决财务健康问题,让老年人资产保值增值。这个很重要,但不足够。郭晓涛认为,金融行业本身是一个次生需求,不是原生需求。原生需求来自于——客户对于有病的要看病、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平安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一站式解决方案,一方面是综合金融,一方面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二者互相赋能、互相驱动,坚持“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一是在金融产品上做加法,制定了“强财富、护养老、拓保障”的九字产品策略,构建了一个覆盖工作、退休、归老全养老周期的产品体系,同时在期限、支取等产品要素设计上不断进行适配优化,帮助客户实现发展期内的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养老支出,并由此逐步过渡到医疗服务阶段。

例如,平安寿险以“金越”产品系列为核心,在传统型的基础上推出分红型产品,同时丰富产品交期设计,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类型的多元化需求及对产品交期的差异化偏好。全新上市兼具财富管理及重疾保障的“平安如意”系列,升级主力重疾“守护百分百”系列,满足客户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升级推出“金越年金24”产品,进一步扩展高龄人群投保范围,同时提供更加灵活的领取方式。

二是深化对养老服务的探索。以需求最为广泛的居家养老服务为例,过去半年多,在医、住、乐、护4大核心场景搭建四联体服务模式。

在之前推出护联体后,今年,平安又进一步推出了居家养老"住联体"、“乐联体”模式体系,"住联体"推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指南》,为全屋七大空间提供评估与改造指导,上市3月后服务人次环比增长2倍。“乐联体”聚焦老年人“失乐”问题,提供“伴聊”、“伴学”、“伴游”服务,已开通16省、6+旅居线路、21城老年课程。

通过提供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一方面能够满足客户日常养老需求,创造独立的直接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客户购买金融产品的获得感,赋能金融主业。这种相辅相成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形成区别于同行的差异化优势,形成新的增长引擎。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在平安2.36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超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6个、客均AUM约5.75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8倍,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超68%。

有品质: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实现价值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根据最新财报,中国平安现有2.36亿客户,换算一下,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正在使用平安的产品服务。仅2023年,95511就实现中心进线7.75亿人次,日均咨询约212万人次。

怎么服务好这些客户“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从大的方面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是“人民金融”、“金融为民”的必然要求;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说,是落实公司战略,实现公司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大化的需要。

今年,中国平安正式将贯彻了三年之久的“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三省”价值主张上升到“三省工程”,作为“头号工程”自上而下全面推广铺开。前期,中国平安以客户聆听作为“三省工程”的起点,动员各成员公司高管、各业务团队持续走进一线,听取客户建议。近日,又发布了“三省”五大明星产品服务,包括平安寿险“111极速赔服务”、平安银行“留学生信用卡”、平安健康险“颐享易保”医疗险等。

总结概括起来,是两大方面,一是升级及创新产品,提供更有品质的产品;二是升级服务,提高更高品质的服务。

与前述对公司战略的调整一样,背后的源点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以观察君经常使用的“平安好车主”服务平台为例,这是由平安产险运营的,作为车险的刚需族,以前买车险的时候,我会比较一下各家的价格,但现如今信息透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各家价格都差不多,于是我在选择时,更看重的是服务。

“平安好车主”除了车保险以外,还提供加油、洗车、代驾、救援、年检等80多项服务,同时还享受用车场景下的各种优惠、优先服务,比如说加油8折起,充电5折起,代驾5秒接单、5分钟到场,道路救援30分钟到场等,你有一种被宠着的感觉。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突破2.18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1.42亿。2024年上半年,平安产险保险服务收入1,619.10亿元,同比增长3.9%。

说到保险,大家最关心的还有理赔问题,不只是能不能赔,还包括理赔流程的优化、资料的简化、审核的速度等,很容易让客户误解为“有意刁难”,平安人寿为此推出了“一句话报案、一键上传、一分钟审核”的“111极速赔”服务,在报案端打造行业首个“AI理赔机器人”,实现“1句话语音报案”;在申请端,实现材料一键上传、自动分类归档;在审核环节,实现案件信息智能录入,智能理算扣费、“1分钟内”自动审核给付。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平安寿险的赔付件数超258万件,理赔获赔率超99%,其中最高一笔赔付金额2,451万元,最快一笔赔付仅用时10秒。

这样极致的“省心、省时”背后,是强大的科技赋能,平安其实不只是一家金融公司,更是一家科技公司,这两年大家提的生成式AI、大模型,在平安内部,很早就得到了运用。

前不久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生成式AI专利态势》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和机构领跑全球生成式AI专利储备,其中腾讯以2074份位居第一,平安以1564份位居第二,超越了IBM、百度等公司。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平安拥有超2万名科技开发人员、超3,0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2,185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

这些科技成果,赋能金融业务持续不断地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业务风险,仅2024年上半年,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8.7亿次 ;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1亿元,同比增长4.3%。

可持续:注重长期远见 以主动革新与稳健发展穿越周期

此次半年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是,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持续增长,最核心的新业务价值指标,继去年大幅增长之后,继续延续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1%。

财报中提到,新业务价值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36%,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10.8%,以及改革后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3%。

此外,2024年上半年,平安寿险保单继续率显著改善,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这一系列成绩须臾不易,不得不佩服平安在数年前就主动革新开启的寿险改革,当时的改革背景是人口红利退潮、经济内外承压,高速奔跑了40年的寿险业陷入增长瓶颈。

平安当时除了产品改革外,在渠道改革这一项上也做了很多主动行为,既包括代理人渠道改革,推动代理人队伍高质量转型,也包括创新渠道开拓,促进社区网格化、银保渠道、下沉渠道三大创新渠道开拓发展。

在改革期间,曾经历队伍大幅缩减的"阵痛",这种"阵痛"体现在增员难、留存难、获客难,以及由此导致的业绩波动,但平安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坚持改变“大增大脱、粗放增长”的老路,坚持向高质量转型。如今伴随改革效果的释放,产品结构优化、队伍绩优增多、技能提升,增长也终于随之而来。

与长周期的眼光和战略的定力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对保险行业资产端的关注,原因是受长端利率下行的影响,上市险企的净投资收益承压。但2024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4.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这得益于平安长期以来秉持价值投资、穿越周期的指导思想,今年5月30日,平安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针对股东提出的“如何优化投资”的问题,马明哲曾提出五个方面的匹配,认为需要长周期的眼光和战略的定力:一是投资回报的匹配,资产的回报要覆盖并超过负债的成本;二是时间的匹配,资产负债久期的敞口要控制在合理区间;三是周期的匹配,投资资产要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四是产品的匹配,分红、养老金等产品对投资的要求不一样;五是监管的匹配,投资要符合监管规定。

不过接下来保险行业资产端收益压力会逐步改善,原因之一是寿险预定利率调整,监管新政已明确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这有助于降低负债成本,降低利差损风险。

结语

上个月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做好“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文章,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等提出了诸多改革举措,这将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外部环境逐步改善,并随着平安内部“医疗养老”战略的深入落地、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升级、寿险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预计公司当前的良好发展态势将得以延续。券商研报对平安后续表现也均较为看好,华泰证券认为,公司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在可比口径下按年增长11%,考虑到去年的高基数,中国平安具有韧性,核心盈利能力复苏。

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中国平安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但公司的核心业务仍保持增长,对中国平安维持“买入”评级。

申万宏源认为,公司是A股保险板块内首家推行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近五年来每股股息、归母营运利润口径下分红比率稳步提升,稳健的分红策略下,配置优势有望持续显现,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最高上望至69港元。

在业绩优秀和预期看好的情况下,业绩发布会当天,平安的A股股价涨3.93%、H股股价涨幅3.64%,可见这份财报已获得了市场真金白银的认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