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之后离开公募的这批百亿明星经理里,有两个人一直都有热度。

一个是董承非,一个是周应波。

前者,市场很关心这个以稳著称的老江湖,在这个最最艰难的时期,究竟买了什么;后者,每到港股亏钱的时候,各大媒体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拿出周应波离开公募前季报里提到的“香江是挺重要的能力边界”,用来论证,周应波说得对,果然买港股又亏钱了。

但考虑到大波哥的创业已经两年,相比于当时离开公募的万众期待。

他的创业之路,确实比预期的困难了许多。


周应波的滑铁卢,也是成长风格的滑铁卢

不管规模小的时候以行业轮动见长,还是后来以选成长股为主,周应波的风格本质上还是成长多一些。

而这几年成长有多难做,大家也清楚。

电子与美国的半导体周期脱钩;医药前景特别模糊;新能源、光伏,竞争日复一日的恶化,没办法。

贝塔如此,想做出来太好的净值,肯定有难度。

而最近网上讨论比较大的,就是周应波的代表产品,成立两年,净值跌破0.6这件事。

这次挫折,应该也是周应波从业生涯以来最最惨痛的一次,以至于我都怀疑,他会不会后悔当初,奔私创业这个决定。

其实,如果看中欧明睿新常态,这个周应波曾经管理的,成长风格更极致的产品,他的表现其实和周应波差不多。

但当年周应波的代表作,中欧时代先锋,同期表现还是比周应波的私募好上不少的。

原因很简单,作为继任者的周蔚文和罗佳明,相比周应波,本质上还是更价值一些。

想说什么呢?

我从不否认周应波的实力,其实亏钱之后,坊间流传的波哥对AI的判断,都挺准的,但有时候买股票做净值,跟做实体确实是两码事。

可能做科研创新,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极客,但真的管产品,能不能给投资者赚钱,真不一定。

对此,其实早就有业内资深的TMT基金经理教导后辈,大意是——

如果你真的热爱科技创新,那更好的选择是创业或者直接入职那些企业。

既然管基金,做的是管理净值的生意,就要明白投资是投资、技术是技术,一定得分开看。

然后第二点,今天的成长股基金经理很难受。

其实扣掉风格因素,也有个人层面,值得反思和进化的地方。

诚然,周应波的“香江能力边界论”在媒体圈广为流传,但事实上他自己现在应该也买了港股,比如他比较看好港股的互联网公司。

盈利超预期,分红、回购给力——

比如今天,恒生互联网,继续上涨,我最近就指着互联网对冲A股的下跌了。

讲道理,港股大贝塔确实很烂。

但之前安联基金的基金经理程彧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港股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市场,讲故事一般没用,只有拿出业绩来,市场才可能买账。

所以港股很难遇到那种一个概念就把估值拉起来的事,这是和A股最本质的不同。

这就是事实。

如今成长风格的大水逆,会迫使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反思、进化。

其在周应波最新的分享中已经看到了,从“高成长”向“高质量”做转变。

这也是我观察下来的行业内资深的成长股基金经理的一些共性的变化

做TMT、成长股的基金经理,研究渗透率,买0-1的爆发是最普遍的方法论;但渗透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原有的行业竞争会恶化,公司经营不会像预期那样的走好。

这个过程里,慢慢的会有基金经理改变,从曾经“走量”的逻辑,转向“提价”的逻辑,这就是从一般的高成长向“有成长的高质量”的转变。

严格来说,美股的那些高成长科技股,其公司质量、分红能力、自由现金流都比较高,坦率说,这种成长才是更可持续的,不是吗?

公募限制多,但私募也不一定就100%的好

说老实话,相比于私募的自己当老板,公募有很多糟心事。

公募在股东、渠道面前是100%的弱势方,是整个生态圈的末尾,就算你是明星基金经理,也是该低头低头,该道歉道歉。

这是生意模式决定的。

所以真有实力,或者认为自己有实力的基金经理,肯定不甘于受这么多的约束。

又有仓位限制,又得限薪、退钱、前途未卜,凡此种种肯定更愿意去私募。

但有时,话得分两头说。

第一,在公募受到渠道和负债端的压力,难道,在私募就不会吗?

亏太多了,高净值客户们就真的不会给压力吗?

2021年客户给邱国鹭写的那篇措辞激烈的的信,大家也都还记得。

资管生意最终得拿净值说话,即使贝塔不好,也还是得拿净值说话,这没办法。

第二,大波哥在公募比较良心,也的确做过一些很无奈的事,称不上自由;但另一边,他也的的确确,很大程度享受到了中欧的投研以及公关团队的支持和维护。

如果周应波这时还在中欧,他这两年会不会亏这么多,我不知道;但他所面对的舆情压力,应该不至于像今天这么大。

第三,公募只能long only确实很受限制,所以像杨东等大佬,喜欢搞些另类策略平滑组合波动,确实算他的优势。

但对10%的仓位上限,公募相比私募,未必一定就是坏事。

这又得话分两头说。

首先,私募没有最高仓位限制,你是all in腾讯还是40%买了海油,亦或是轮动到起飞,全买了数字货币,也没人管。

踩对了净值当然涨得好。

可如果,踩错了呢?

10%仓位的股票亏40%,对组合净值的影响是-4%;40%仓位的公司亏40%,那就是-16%了,净值从0.96直接变成0.84。

而在现在的这个市场环境里,亏钱比赚钱容易得多。

第四,在监管收紧私募监管之后,产品业绩展示、产品在渠道上架都有难度,如果不是之前已经打下了名声,或者与渠道维护好了关系的,新创业的私募,难度应该不会小。


容错空间在一点点变小

总体上看,以丘栋荣、邬传雁、林圣等知名投资人为代表,公奔私的脚步仍然在进行,但我们也能隐约见到一些私返公的案例。

远的不提——

去年9月回归的2010股基冠军孙建波,就是一例。

我们会尊重基金经理个人出于家庭和个人职业规划角度的创业;但从穷人的角度,我当然更希望,公募能留下更多的人才。

不论私募还是公募,这几年还能赚到钱,或者没亏太多的投资者,都很了不起。

而如果我们复盘美股,能在更长周期内生存下来的,纯主观多头,基金经理,大部分是价值派、低估值派,年化7%的成长性就满足、15倍PE以上就觉得贵的那批人。

柏基投资,可能已经算相当知名的纯粹成长股的投资机构了,而他们的持股周期、任职年限,都非常的长。

过去,我们很喜欢一个词叫“弹性”。

前面亏30%不要紧,未来一年赚60%,净值还能做回来。

但当前中国宏观环境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速放缓,没那么多高成长的行业和机会了,这就代表着,大家投资的收益中枢会下调,以前预期是10%,现在能有6-8%就不错了。

这意味着如果前面亏了太多钱,后面还能不能回本,就真不一定了。

巴菲特说投资最重要的事,是别亏钱,然后记住第一件事,越想越觉得,合理。

就算大家以后永远不买主观多头,咱自己投ETF或者选股票,这个思路也是重要的。

不管个人还是机构,公募还是私募,我并不是很看好,高弹性的投资者的未来。

少赚可能没关系,但还是,别亏太大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