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7月销量仅450辆

看到乘联会7月数据,车聚君被飞度的销量惊呆了。

友媒发了不少文章,说飞度的7月销量只有822辆。这是零售数,如果看批发数,只有450辆――只是去年同期1/10略多。

飞度到底怎么了?曾经的热销全球各地的小车之王,为何突然遇冷了?

图片

换句话说,从2015-2022年,飞度7月的销量基本保持在一万辆左右,谷值是8605辆,峰值是12662辆。这对小型车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2023年7月,这个数字出现了“腰斩”,仅为4178辆;到了今年7月,几乎变成了“踝斩”,只有450辆。

车聚君询问了内部人士,今年7月并没有产线改造,近期也没有改款计划。那么,这个销量确实让人惋惜。

众所周知,飞度之前畅销的原因不外:性价比高、空间大、省油、操控灵活、保值、小毛病少、品牌认知较高。其中几组指标还是互斥的,但飞度都实现了对立统一,比如:空间大和操控灵活、性价比高和品牌知名度大等,说明飞度曾经的热销,是有相当功底在的。

但现在,电动车的出现让飞度的优势黯然失色。

性价比。飞度的起售价是8.68万,比亚迪海鸥顶配是8.58万。在比亚迪“油电同价”的战略下,电车甚至比同级油车还要便宜。

作为代步工具,入门价格越低,自然销量越高。因此7月海鸥销量高达34,789辆,是飞度的42倍。其它的国产电动车也虎视眈眈:五菱缤果14,536辆,比亚迪海豚12,433辆。

就这么说吧,7月小型车销量前10中,只有3辆燃油车,而且全是合资车:大众Polo、本田飞度、本田LIFE。

另一个背景是,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1.1%。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时刻:新能源车已经反超了燃油车,从配角变成了主角。

在这个大背景下,飞度的遇冷并不是一家的遇冷,而是整个燃油车的遇冷。

图片

空间大。得益于本田一贯的MM设计理念:Man Maximum, Machine Minimum(乘员空间最大化,机械空间最小化),飞度也以“四轮四脚”的车身布局,收获了同级最大的车身之一,空间感甚至超过A级车。

除了绝对空间优于同级,飞度也秉承了本田的“空间魔术师”理念,座椅可以多种方式折叠,车内空间可以容纳多种货物,实用性拉满,深受年轻用户喜欢。

但同样,电动车的出现,让传统燃油车的大空间优势,不再明显。

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越做越高,厚度也越来越薄,加上C2B技术的应用,电车的垂向空间越来越好;同时因为没有发动机,纵向空间也有天然优势;另外,现在的电动车基本采用纯电平台,没了凸起的后地台,在内部实用性上也更胜一筹。

而且,受新势力”冰箱彩电大沙发”理念的熏陶,国产电动车在空间感与氛围感上,已经断层式领先于合资车了。所以,空间不再是飞度明显的优势。

图片

省油。这个不用多说了。如果有家充桩,晚上10点后充电,电车一公里只要7分钱。飞度再省,也很难省到3毛钱/公里以下。

面对4倍的用车成本差距,不是飞度不省油了,是电动车太不讲武德了。

操控灵活。这个又撞到了电动车的枪口上。大多数电动车都是一挡变速器,可以实现瞬间起步,几乎没有动力迟滞,比最丝滑的自然吸气车还要丝滑。转向上,电动车基本上实现了线控转向,在EPS的加持下,操控很少有不灵活的。

加上电池包放在了底盘,相当于一个天然的配重块,电车跑高速很少有发飘的现象。加上不少电动车采用了怀挡设计,在小路调头、窄位挪车都更轻松便捷。

图片

保值。这个确实是电动车的一大黑点。以车聚君的Model S来说,2016年的入手价格是90多万(加装了各种选装包),一年后就变成了60多万,现在可能只值20万左右。

而飞度号称小车“保值王”。几年前,车聚同事创了一纪录:他买了一辆3手飞度,开了一年后卖出还赚了1000块。这放在电动车,想都不敢想。

最近问了一位卖二手车的朋友,他说新款飞度的二手车,净利只有3000元,如果销售周期超过一个月,能保本就谢天谢地了,有时还得倒贴一点。

而且,面对比亚迪等新能源巨头领衔的新车价格战,二手车市场普遍不景气。飞度再保值也无法对抗整个局势。

图片

小毛病少。这个确实是飞度的一贯优势。当然也有人指出,整个日系车的质量稳定,是建立在配置比较简单的基础上的。就是说,你用的零部件少,那么出毛病的概率就低,特别是电子器件。相当于用数量换质量。

飞度也继承了日系这一特点,第四代飞度的配置更加简约:入门版车型没有了塑料轮毂盖和后雨刷。当然,它在中高配车型上做了一些升级来中和,如新增了全皮质座椅、后视镜加热、L2辅助驾驶等。

公开信息显示,飞度常年列“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细分市场第一。

电动车的质量稳定性,分两个阶段:前四年的质保期内,多数电动车的小毛病也很少(当然一旦发生就是“大毛病”如自燃、失控等)。这时,电动车的故障率与售后成本,整体是低于燃油车的。但一过质保期,电动车的维修成本就急剧上升,各种配件一点不便宜,如果涉及了电池包,那基本不用修了,因为出现过换电池比整车残值还要贵的案例。

所以,在小毛病少这一块,飞度和电动车还能抗衡一下。

图片

品牌认知较高。

这个像外观一样,太见仁见智了。一个趋势是,中国年轻消费者,似乎不太像他们的父辈和兄辈一样那么在意品牌了。特别是对合资品牌,没有了之前的崇拜,开始以更理性的眼光审视各个品牌。

加上社交媒体的发达,消费者开始更关注产品本身。特别是经济下行期间,大家对性价比更在意。所以比亚迪一降再降后,实现了月销3万的盛况。

另一方面,比较富裕的群体已经体验过BBA了,开始回归内在本质需求。那些产品定义精准、功能新颖、舒适度与科技感强的品牌,开始成为「新豪华」,如蔚来、理想、问界、阿维塔、极氪等。

当BBA的品牌力都在日渐势微时,本田的品牌号召力更不用说了。

那么,如今的飞度都是谁在买呢?

上图是2019-2023年飞度在不同层级市场的销量分析,可以看出前四年最大市场是二线城市,最高是29.3%的份额;2023年降至了24.9%,为历年最低。增长最快的是三线城市:从最低时的19.7%,增至了25.6%。

三线市场超过二线市场,说明飞度的销售重心在下移。更远离中心大城市的市场,对本田的品牌、飞度的传说、燃油车的执着,更有群众基础。

奇怪的是,2023年一线市场的份额回升到了11.5%,比上一年高了3.6个百分点。车聚君看了一下具体数据,是上海的飞度销量突然增多了。2023年飞度在上海的上险数是2623辆,而上一年度才701辆。有人知道什么原因吗?

车聚小结

飞度遇冷,其实也不是中国一个市场的事。

图片

它在美国,2020年销量是32,488辆,2021年就变成了8,695辆。同一时间,在加拿大从2361辆变成了361辆,在泰国,从15,568辆变成了10,186辆。在巴西,2021-2022年的销量是:12,834、7140、139,下滑更明显。

在欧洲,飞度则保持了相对稳定,基本上都在2-3万间徘徊。而在印度,则从2020年的3254辆,增长至了2021年的7259辆。

对于北美市场,当地消费者一贯喜欢大车,加上油价便宜和电动车的兴起,让飞度的优势不那么明显。对于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中国车的进入让性价比有了新标杆,与飞度形成了零和博弈。欧洲因为充电不方便、电价高、观念相对保守等原因,燃油车仍有很大市场,其中飞度的小尺寸和口碑仍有优势。

在印度,本来是小型车的飞度可能被当作了中高档车型,对上升期的当地中产阶层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大约相当于我们十几前年买雅阁的感觉吧?

所以,我们也不用为飞度销量下滑感到过分惋惜,这可能是时代进程中一个正常的更迭。或许,当飞度下一代改款推出油电插混与纯电车型,并且价格能等于甚至低于现款时,一代神车才会迎来第二春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