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嘉宾:麻绎文 国泰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直播时间:2024年8月20日

摘要:

当前最重要的底部反弹基础逻辑来自于基本面的支撑,或者流动性呈现出明显改善。如果对于后续市场做判断,我们觉得9月份可能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时间点,因为美联储可能会在9月份的议息会议开启本轮的降息周期。如果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我们就可以期待国内政策空间逐步打开。从细分方向来看,下半年我们比较看好哑铃策略,一头是低估值、央国企以及红利等一些偏防御属性的方向,另一头是“科特估”、高成长以及有国产替代逻辑等长期逻辑的硬科技主题方向。

“中特估”的底层逻辑是估值提升以及央国企经营质量的稳健性。2024年,央国企的经营质量已经在改善的进程当中,特别是净利率指标,已经开始逐步反超民营企业。另外,今年国资委也提出了新的市值管理考核要求,国资委也提出了分红、回购以及增持等市值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这些形式从中长期来看利好上市公司股价以及市值的表现。红利和“中特估”联系一方面是低估值,另一方面是央国企具备分红稳定性,所以当前红利类指数和央国企类指数有很大的重叠。市场上面也有很多两者结合的ETF,可以关注$红利国企ETF(SH510720)$,能够凸显低估值、连续稳定分红的特性。

港股红利的优势是,一方面港股具备低估值,另一方面是受到海外流动性影响会更明显,所以在9月份美联储降息的前提下,港股的短期表现或者韧性可能相对较强。另外,港股还存在红利税的调整预期,如果后续港股通的红利税有调整甚至减免的情况,那么港股的低估值红利标的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可以关注$红利港股ETF(SZ159331)$

“科特估”方面,人工智能板块目前海外映射的光模块产业链受市场关注,因为国内光模块的技术实力比较高,头部几家公司能够持续拿到海外的订单,过去几个季度的业绩增速较快。当前阶段,通信板块经过调整之后存在估值修复机会,可以关注$通信ETF(SH515880)$

另外,还可以关注国产替代方向,主要是半导体芯片产业链。政策层面来看,不管是去年以来的新质生产力政策,还是今年大基金三期成立的消息,都在支持半导体芯片的发展。从具体的细分方向或者标的选择上来看,我们觉得半导体设备材料方向是目前值得去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特别是头部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在手订单或者合同负债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中韧性是比较强的,大家也可以去通过逢低分批的形式关注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苹果新手机的即将发布,安卓阵营陆续也会有AI手机、AIPC的陆续跟进,AI终端产品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趋势。可能会带动新一轮的换机周期,还是比较看好科技板块景气修复的机会。

大盘宽基方面,可以关注上证综指ETF(510760)和300增强ETF(561300)。当前市场增量资金来自于偏机构类的资金,它们的投资偏好可能还是主要集中在核心大盘宽基指数上,可以关注300增强ETF,它过去一年相比于沪深300的超额收益比较明显。另外,投资者在交易上证综指时,对点位的判断心里还是比较有数,就可以考虑通过网格交易或者越跌越买的形式,去做分批加仓。


正文:

一、市场等待积极信号,建议关注哑铃策略两端

主持人:上半年也过去了一段时间,今天主要是想要跟各位投资者朋友一起来复盘一下上半年的行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一下下半年有哪些潜在的投资机会。因为我们看到在上半年大盘风格是比较占优的,特别是4月份新的“国九条”发布之后,大小票的分化也是非常明显的,红利类的高股息资产也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这个期间我们关注到科技板块也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比如说新质生产力和“科特估”。请教一下麻总,您对于下半年的市场是怎么看的?您觉得有没有哪些潜在的投资机会?

麻绎文:复盘上半年的市场表现会发现,其实市场还是会呈现出结构性的机会。从指数行情来看,1月初到2月中旬,市场呈现快速下跌的行情。后续随着小微盘的流动性危机逐步缓解,再叠加一些资金通过ETF的形式流入市场之后,2月份市场开始企稳反弹。从高频数据来看,宏观经济也是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状态,此后到6月份下旬、7月份之后,市场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

从指数行情来看,我们觉得当前可能还在筑底的过程中。复盘A股市场长周期的历史可以发现,过去十几年到二十多年的时间,一些大的历史行情底部,比如说2006年到2007年,或者2014年,或者2018年到2019年的底部行情,还是会有一年到两年的底部震荡行情。这个阶段市场可能会呈现一定的缩量状态,市场的分歧也在逐步减弱,抛压相对来说可能会减小,但同时市场也在寻找新的叙事或者上涨的逻辑。

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底部反弹基础逻辑还是来自于基本面的支撑,或者说是流动性呈现出明显改善,比如海外大幅度降息等等,当前还是需要等待基本面或者流动性的显著积极信号。

如果对于后续的市场做判断,我们觉得9月份可能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时间点,因为美联储可能会在9月份的议息会议开启本轮的降息周期,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的通胀以及就业数据呈现降温,利好美联储走向降息周期。如果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我们就可以期待国内政策空间逐步打开。特别是前段时间国内的人民币汇率压力比较大,后续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也会逐步减小,随之而来的国内降息空间也有望会打开,我们觉得这些都是值得市场去关注的

后续如果说9月份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政策也可能会进入逐步发力的时间节点。从基本面角度上来看,这会利好四季度宏观经济的修复,特别是6月份之后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表态比较积极,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以及近期的国务院会议都提及了政策要发力,所以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去期待四季度政策的发力,这些都有助于基本面的修复。但是短期我们更加倾向于认为市场是处于筑底或者底部震荡的行情。

从细分方向或者从行业主题角度来看,我们觉得下半年还是看好哑铃策略的两头,一头是低估值、央国企以及红利等一些偏防御属性的方向,另一头是“科特估”、高成长以及有国产替代逻辑等长期逻辑的硬科技主题的方向。

从红利类主题方向来看,我们觉得后续看好非常重要的逻辑是当前A股市场在熊牛转换的阶段,市场的风险偏好不是特别高,并且宏观环境也是比较利好红利表现的,虽然红利板块有些阶段性调整,但是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红利的防御属性还是值得重视的。

从科技类主题方向来看,我们觉得这个主题主要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海外映射的通信等细分方向,这些方向的基本面韧性以及业绩兑现的能力相对较强。另外一个方向是国产替代主题,比如半导体设备,这些方向本身有国产替代的诉求,所以在过去几年基本面表现以及相关龙头公司的在手订单表现也是比较突出的。这两个方向都值得重点关注。


二、“中特估”和红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特估”概念是2022年提出的,包括现在非常受欢迎的红利类资产也受到“中特估”的影响,接下来,请麻总跟大家介绍一下“中特估”概念和投资者朋友比较熟知的红利类资产中间有什么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麻绎文:证监会在2022年下半年提出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这个概念,当时市场的解读是从长期来看央国企估值相对偏低,央国企自身一方面有市值管理的诉求,很多央国企目前还是处在估值破净的状态,比如国有大行涨了很多之后,目前还是在PB估值低于1的状态。我们觉得过去十几年,市场对央国企相对不太看重的一个原因是,央国企的经营质量和民营企业有差距,主要体现在过去几十年国企的净利率、ROE等指标和民营企业存在差距。但近年来央国企经营质量呈现改善,此前一轮的国企改革已告一段落,2023年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央国企改革,也是在2023年国资委提出了“一利五率”的考核要求,重点强调了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这也指向了央国企的经营质量改善。

到了2024年,央国企的经营质量已经在改善的进程当中,特别是净利率指标,上市的实体央企在今年一季度净利率的指标已经开始逐步反超民营企业。从过去三年,特别是疫情以来,上市公司经营质量表现上来看,其实民营企业的净利率还是有所下滑的,反而央国企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我们觉得这是“中特估”行情背后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市场不仅仅看重“中特估”底层逻辑上的估值提升,更加看重的是央国企经营质量的稳健性。

另外,今年国资委也提出了新的市值管理考核要求,国资委也提出了分红、回购以及增持等市值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这些形式从中长期来看利好上市公司股价以及市值的表现。

今年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上市公司层面上,特别是央国企,增持或者回购的事件确实在增多。分红层面上,不仅是分红比例稳中有升,上市公司层面分红频次提高的公司也在明显变多。投资者体验层面上,我觉得也形成了利好。这是“中特估”的脉络或者主线,央国企整体的行情不仅仅是基于估值的提升,更是基于盈利质量和股东回报的改善。

对于红利来看,我们觉得红利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一个是分红比例,另一个是股息率。分红比例就是上市公司每年经营产生的净利润拿出来做分红的比例,而股息率等于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除以PE估值,所以我们去买高股息的资产,其实指向的是一些分红比例比较高、同时PE估值比较低的标的

红利策略长期有效的重要的底层逻辑是高分红指向了这类经营比较稳健的资产,低估值指向的是防御属性或者安全边际比较高的方向。这两个选股思路叠加起来呈现出的特征,可能使其在短期市场行情快速上涨或者牛市行情当中弹性不会很强,比如说2014年到2015年,或者2019年到2020年的牛市行情当中,红利策略的弹性确实不会特别强。但是A股是一个牛短熊长的市场,大部分时间里A股处在震荡波动或者阶段性调整的行情,红利策略在A股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相对来说有超额收益的方向,所以大家也可以去做长期的关注。

红利和“中特估”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区别?我们觉得最大的联系是两者都有低估值的特性,红利策略用股息率做筛选,股息率的计算公式里面估值在分母端,如果估值越高,股息率相对就会越低,也就不符合红利的选股思路。而央国企过去十几年一直处在非常低估值的状态,即使现在央国企很多还是破净的状态。横向对比其他资产,央国企和红利策略都具有低估值的特性。

第二点联系是央国企本身具有高分红的特性,A股上市公司层面央国企的分红比例,相对于民营企业并没有特别多的优势,但是绝对的分红金额比民营企业大很多。另外,央国企的分红稳定性也高很多,我们统计了A股过去五年能够做到连续稳定分红的央国企,这个占比达到40%多,但如果在民营企业当中的话这个比例就只有20%多,所以民营企业的分红稳定性相对不高。央国企自身有社会责任或者市值管理的诉求,也就有连续稳定分红的意愿。红利投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仅仅看过去的股息率,还要判断未来上市公司分红的意愿,央国企层面这个特性相对来说就会更加凸显。

总结来看,我们觉得“中特估”和红利的联系一方面是低估值,另一方面是央国企具备分红稳定性,这使得红利类指数和央国企类指数有很大的重叠,并且具备相关性。市场上面也有很多两者结合的ETF,比如红利国企ETF(510720),在这两类资产当中做了结合,能够凸显低估值、连续稳定分红的特性。

今年也看到有些偏中小市值的央国企出现了经营上的风险事件,从经营稳定性角度上讲,今年的大市值公司相对来说是比较占优的,今年市场的增量资金的偏好还是偏向于大市值的方向,选择基金的思路也会相对更偏向于大市值的风格。大市值的央国企自身具备经营稳定性和分红稳定性,相对来说优势也会更加明显。

总结来看,我们觉得红利和“中特估”确实还是有很多联系的,如果把两者做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些红利国企的指数资金或者ETF,我觉得可以去重视这个思路,关注红利国企ETF(510720)机会。


三、A股红利VS港股红利,如何选择?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市场上有A股的红利类指数,也有港股的红利类指数,请麻总跟大家也讲解一下同样是红利资产,在A股和港股市场的红利类资产有哪些区别?如果投资者朋友想要配置红利类的资产,您觉得选A股的红利资产,还是选港股的?

麻绎文:我们觉得A股的红利和港股的红利也有一些相关性,因为很多大市值的央国企其实是在AH两地上市的。如果去看A股的红利类指数和港股的红利类指数,比如A股的上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000151.SH)以及港股的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930914.CSI)等等,能够发现有些标的是在AH两地上市的,并且在两个市场都属于高股息方向。

如果我们去做A股红利和港股红利筛选的时候,首先可以看到港股的红利标的,比如红利港股ETF(159331),它的标的指数的股息率相对于A股来看更高一些,主要原因是当前港股的估值相对更低。如果看AH溢价的话,目前AH溢价还是在历史的高位,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4、5月份港股快速冲高的行情当中,AH溢价是有所收敛的,但是近期又回到了相对偏高的位置。我们觉得港股现在最好的优势还是估值比较低

港股当前的好处还有一点是港股受海外流动性的影响相对来说会更加明显,通过历史复盘可以发现,当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或者美债收益率下行的阶段,港股的流动性环境获得改善,它估值修复的弹性相对来说也更大一些。

所以我们觉得港股的优势一方面是低估值,另一方面是受到海外流动性影响会更明显,所以在9月份美联储降息的前提下,港股的短期表现或者韧性可能相对较强

港股红利的潜在好处是红利税的调整预期,目前大家通过港股通去买港交所上市的红利类资产,它的分红要交至少20%的红利税。今年两会期间也有相关代表提出调整港股通红利税的议案,并且今年政策层面也多次提到可能会有相应的调整。如果说后续港股通的红利税有调整甚至减免的情况,那么港股的低估值红利标的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至少两地上市的央国企和高股息标的两者之间的估值差会呈现比较明显的收敛,我们觉得这可能是潜在的利好,大家也可以去关注相关的动向。

从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来看,首先是A股,沿着刚刚提到的思路,我们可以关注红利和国企结合的方向,我们也复盘了上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过去十几年的股息率,每年股息率最低到最高的区间差不多都在4%到7%之间,股息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并且股息率基本上每年都比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等同类指数的更高。上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本身结合了央国企和红利方向,在A股市场上我觉得它是有更加明显的低估值和高股息优势的,所以大家可以重点关注红利国企ETF(510720)

另一类是港股的红利标的,特别是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我们觉得目前的股息率是比较高的,能够达到6%甚至接近7%的水平,不仅是高股息叠加低估值的思路,并且未来还有潜在的流动性环境改善和红利税调整的利好,我们觉得都会给港股高股息的方向带来一定的资金驱动。当前阶段也可以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1)

总结来看,当前阶段港股红利标的韧性相对来说更强一些,而A股红利结合央国企红利标的,它的安全边际高股息的属性更加明显。红利国企ETF(510720)和红利港股ETF(159331)都可以月月分红,或可给到投资者稳定现金流的预期。


四、“科特估”有哪些投资机会?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谈一谈“科特估”。科技赛道方面今年也是热点蛮多的,像人工智能、大基金三期、无人驾驶以及后续陆续有苹果、华为等新的发布会,最近半导体行情也有所表现,对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机会,您是如何看待的?

麻绎文:我们觉得人工智能这个主题现在还处于上游基础设施发力的阶段。去年以来,美股表现最好的是算力、GPU等细分方向,它们的基本面表现非常强劲,净利润增速也非常快。而对A股市场来看,人工智能板块目前海外映射的细分方向是市场关注度最多的方向,特别是光模块的产业链,因为国内光模块的技术实力比较高,头部几家公司能够持续拿到海外的订单,它们过去几个季度的业绩增速也是比较快的

但大家对未来的市场预期还是有分歧的,比如现在市场经历了比较快速上涨之后,大家对于高估值的风险可能会有所担忧。并且近期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利空传闻,比如说英伟达新一代芯片可能会延期,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英伟达的芯片出货可能会有三个月左右的延期,不过也在积极调整和追赶进度,但市场本来预期这个芯片可能会在今年的三、四季度进入出货的阶段。本来这个市场预期可能就是相对乐观的,历史上H系列芯片从首发到出货差不多隔了一年的时间,新的芯片从今年上半年对外展示,到今年下半年就出货的话,节奏也是比较紧凑的,短期出现一些调整也是比较正常的。并且我们看到目前英伟达芯片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今年四季度的需求也有希望通过此前的H系列芯片去做填补。

对应到A股的产业链来看,其实光模块、光通信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产能本身就相对紧张。所以其实我们觉得短期出现一些市场情绪的担忧,以及因为A股市场的调整而带来的通信板块的调整,其实反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估值机会。如果我们去复盘2019年到2020年的核心资产大行情,2020年到2021年新能源的大行情,当时一些标的的估值动辄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目前来看,海外映射的光模块产业链的估值相对还是在比较合理的区间,特别是经历了这一轮调整之后更加合理。所以我们觉得还是有一定的估值机会,可以关注通信ETF(515880)

除此之外,科技类板块还有一类比较重点的是国产替代的方向,主要是半导体芯片产业链。政策层面来看,是持续支持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发展的,不管是去年以来的新质生产力政策,还是今年大基金三期成立的消息,包括大基金三期的注册资本超过了一期和二期的总和,都是超出市场预期的。去年下半年海外的媒体也报道过大基金三期的消息,当时的新闻认为大基金三期的注册资本可能在3000亿的水平,实际披露的3400多亿超出了市场预期,未来更有希望撬动万亿左右的社会资本去带动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不管是晶圆厂的扩产,还是设备材料等领域的国产替代,以及AI相关的存储和GPU芯片的方向,我们觉得都会是大基金三期重点扶持的细分方向,可以重点关注。

从具体的细分方向或者标的选择上来看,我们觉得半导体设备材料方向是目前值得去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特别是头部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在手订单或者合同负债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中韧性是比较强的,特别是在2021年到2023年半导体产业链景气度下行的阶段,由于国内国产替代和晶圆厂逆周期扩产,半导体设备头部公司的订单增速也相对较快,今年国内的晶圆厂、头部存储厂商扩产的节奏也在稳步推进,也带动了上游设备厂商业绩的持续增长。

晶圆厂前期的资本开支差不多有80%要投入到设备领域,设备领域的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等设备大约各占到20%的市场规模。虽然说国内光刻机的国产替代能力比较薄弱,但是刻蚀机和薄膜沉积的设备基本上进入到了全球比较领先的地位,能够做到国产替代。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国内相关的头部厂商基本面或者业绩的韧性也会比较强、兑现性也会比较强,目前的估值相比于2019年到2020年的比较高的估值来说,也来到了比较低的位置,大家也可以去通过逢低分批的形式关注半导体设备ETF(159516)

另外,苹果新手机的即将发布,安卓阵营陆续也会有AI手机、AIPC的陆续跟进,AI终端产品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趋势。过去几年PC和手机出货下滑的时间段也比较长,当前AI功能可能会带动新一轮的换机周期也会引发上下游的消费电子零部件、模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景气上行,我们觉得后续还是会看好科技板块景气修复的机会。

相应的,大家也会注意到科技板块和“科特估”概念的估值波动相对来说更加大一些,往往可能会比短期业绩表现的波动更大,所以我们觉得还是要采取逢低分批的形式做逐步布局,重点的标的还是建议可以关注通信ETF(515880)和半导体设备ETF(159516)。


五、宽基关注上证综指ETF和300增强ETF

主持人:刚刚介绍了“科特估”的推荐,提到可以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相关的标的。总结今天的内容来看,在当下市场情况下比较适合做哑铃型的配置,左边可以考虑配置“科特估”的概念,比如说通信、半导体等进攻性比较强的科技板块,右边可以配置红利类资产,相对来说可以在权益资产当中实现均衡。最后,请麻总科普一下,除了哑铃型策略,有没有其他布局方式可以在震荡的市场当中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麻绎文:刚刚也提到了我们对后续市场的观点或者判断,我们觉得增量资金一方面是来自于偏机构类的资金它们的投资偏好或者投资的方向和标的可能还是主要集中在核心大盘宽基指数上。另一方面,我们觉得当前阶段A股经历了一轮缩量,近期权益类成交额只有4000多亿的水平,来到了2019年以来的低位,出现这样极致的缩量也反映当前市场的分歧在逐步减小,那么市场对于潜在利好或者潜在增量资金的反应可能相对就会更多。比如说有些活跃资金通过ETF申购的形式入场,在市场缩量的行情下对指数涨幅的表现影响可能就会更大一些。

在这个阶段,我们觉得可以重点关注大盘宽基类的指数,比如说沪深300或者上证综指等指数。分别来看,比如说沪深300,现在市场上也有300增强ETF(561300),在2021年获批成立,并且过去一年相比于沪深300的超额收益比较明显。在当前的底部区间可以关注300增强ETF去作为底仓配置。

另外,还可以关注上证综指ETF(510760)。我们觉得对于广大投资者朋友来说,去做交易的话,对于个股或者行业的估值以及对于点位的判断可能都相对比较难一些,但是如果单纯去交易上证综指,可能相对心里还是比较有数的,会理解在某些点位可能就来到比较低的区间

当前时间点上证综指到2800多点的水平之后,大家的基础判断就是当前还在底部的区间,那就可以考虑通过网格交易,或者越跌越买的形式去做分批加仓,在指数回到高位,比如说真的回到3000点以上之后,再去做一些逐步的减仓操作,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高抛低吸的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网格操作的方式,比如简单的思路就把网格设定在2800点到3100点的区间,从当前这个位置做一些越跌越买,在高位的时候再去做一些逢高的减仓。在震荡区间做网格操作,就有希望去获得超过指数区间收益的收益,我们觉得通过上证综指ETF(510760)去做网格交易或者做高抛低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看,可能会简单一些,所以大家也可以去做一些交易层面的关注。

主持人:有投资者问到刚刚麻总提到了网格交易,基本上是哪些品种会出网格交易的策略?

麻绎文:我们觉得比较适合两类标的,一类是宽基指数,特别像上证综指,因为对它的点位或者震荡区间,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自己比较明确的判断。大家如果去买个股或者买一些不太熟悉的行业指数,其实震荡或者波动的区间相对来说就会特别大,大家去做判断也会比较难,对于大家去做网格交易也就很难去选择上限或者下限。而对于上证综指来看,因为大家心里还是会有些判断的通过上证综指ETF(510760)来做网格交易,大家心里的判断也相对来说可能会更加清晰一些。

另外,做一些已经跌到底部的位置、区间震荡相对来说比较频繁、波动比较大的细分方向也是可以的。比如说跌破网格下限风险可能比较小的一些行业主题,我们觉得也可以去考虑做一些选择,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比较熟悉的方向去做一个选择。我们主要是还是比较推荐上证综指ETF(510760),它的网格交易相对来说思路可能还是比较清晰的。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