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SZ002422)$  

$科伦药业(SZ002422)$ 中报Q&A

Q:公司在输液领域的市场地位和产品结构优化方面有哪些进展?

A:公司在输液领域持续加强医疗终端的市场开发和投入,巩固既有市场地位,并推动输液产品包材升级和结构优化。上半年输液销售量达到21.61亿袋/瓶,同比增长0.26%。虽然总量增幅不明显,但内部结构有所调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参与集采,并通过压缩销售费用,确保输液业务经营质量的稳定提升。截止上半年,塑料输液销售占比提升了3.1个百分点,达到57%以上。

Q:公司在非输液制剂领域的表现如何?

A:在非输液制剂领域,公司面临集采和降价压力,但通过强化产品集群和依托集采中选产品的先发优势,市场拓展和覆盖率有所提高。非输液制剂产品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显著。塑料瓶输液业务同比增长19%,有望成为国内产销量最大的塑料瓶输液生产企业。抗生素领域的头孢粉针销售量同比增长6%,其他集采品种如罗红霉素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产品均实现较快增长。

Q:公司在抗生素中间体及合成生物学方面的业绩如何?

A: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抗生素中间体及合成生物学领域实现了显著增长。营业收入达到31.95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硫氰酸红霉素实现营业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28%;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33.24%;头孢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他合成生物学产品如熊去氧胆酸和辅酶Q10等也实现了37.99%的增长。公司净利润达到7.66亿元,同比增长96.05%。

Q: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的经营状况如何?

A: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呈现向好的趋势,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抗菌类药物市场需求增加和工艺技术提升。公司在自动化改造、工艺优化和AI技术赋能实验方面取得了进展,产品成本持续下降。下游需求旺盛,主要产品处于满产状态,公司有信心维持良好的经营局面。

Q:公司仿制药和改良创新药的研发进展如何?

A:上半年,公司获得14项生产批件,包括两项首仿首家和一项临床批件。公司在肠外营养、感染、麻醉镇痛等领域持续推进研发,预计全年获批项目三十余项,申报五十余项。公司在粉液双剂型、中枢神经和抗感染领域的产品也在积极推进。

Q:科伦博泰的创新药研发有哪些进展?

A:科伦博泰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按照预期推进多个产品。TNBC的NDA已获CDE受理,预计年底获批。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野生型的三线治疗也已提交CDE。公司在ADC平台上推进化疗替代和超越化疗的研发,涉及放射性核素、免疫调节剂等多个领域。

Q:科伦博泰在商业化和国际化合作方面有哪些进展?

A:科伦博泰的商业化队伍已扩展至约300人,随着264适应症的获批,将进一步扩张。国际化合作方面,默沙东在多个治疗领域布局三期注册临床试验,双抗ADC产品571被默沙东提前行权。小分子BTK激酶抑制剂在北美和欧洲的推进顺利。

Q:公司在输液板块的二季度需求情况如何?对于第三季度及下半年的展望是什么?输液产品价格调整对业务收入有何影响?另外,产品结构方面,如双腔袋和三腔袋的产品结构占比及未来趋势如何?

A:二季度输液需求在六月份后明显回落,幅度约为30%。第三季度需求相对稳定,预计四季度随着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的增加,需求将逐步恢复。价格调整方面,全国已有约八个省区进行了基础输液的价格联动和带量集采,预计其他省区将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可能导致开票收入下降。产品结构方面,粉液双腔袋产品的市场准入和销售速度较快,预计年底销售规模将达到千万级以上。

Q:目前输液行业的市场容量如何?高速生产线投产后对成本控制有何影响?友商的产能变化情况如何?

A:输液市场容量与去年相比基本稳定或略有回落,幅度约为5%。去年由于疫情管控放开,需求达到近五年最高峰。今年二季度后需求恢复正常。高速生产线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陆续释放产能,主要用于产能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运营成本。全国输液行业供应充足,略有过剩,能够满足各种极端诊疗需求。

Q:公司在创新药方面有哪些商业化和数据推广的计划?

A:公司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在欧美重要的肿瘤年会上,如ASCO和圣安东尼奥,发布创新药的数据。我们将主要发布三期临床后的早期二期阶段数据,目前已有两个适应证的NDA。三期注册临床的数据将在明年通过合适的平台发布。此外,我们也计划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布相关数据。在商业化方面,公司正在讨论创新药第一批上市产品的定价策略,并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调整,以利用首批ADC产品的机会,回馈投资者并为患者带来实质性利益。

Q:关于仿制药,公司对第十七批集采有何展望?在高端和复杂制剂方面有哪些新的布局?

A:对于第十七批集采,目前清单尚未公布,但我们预测有二十余项满足条件。具体落地情况需等待国家的最终决定。在高端和复杂制剂方面,公司正在布局多肽类、青霉素类、NDS方向的项目,包括长效注射剂和透皮项目等。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和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剂即将报批,其他改良创新项目和复杂剂型也在推进中。此外,干粉吸入剂项目预计在年底或明年初进入临床阶段。

Q:未来输液产品的整体毛利率趋势如何?

A:基础输液的毛利率预计将保持稳定,甚至稳中有升。密闭式产品对塑料瓶的替代、治疗性产品对基础输液的替代,以及通过降费增效来提升实际出厂价,都将有助于稳定毛利率。治疗型产品的毛利率会因治疗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三腔袋产品的增长明显,从2022年的400多万单增长到去年的600多万单,今年预计突破700万单。我们在国家集采中获得了新的市场机会,这也将带来增量。整体来看,尽管价格受到政策影响有所下滑,但通过结构优化和工艺改进,毛利率水平基本稳定,销售净利率水平有所提升。

Q:公司在输液产品的销售中,基层医疗机构和等级医院的占比分别是多少?上半年净利率提升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提升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A:公司的核心产品可立袋在等级医院的销售占比为80%85%,而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占比为15%20%。塑料瓶输液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销售,毛利率较低。上半年净利率的提升主要由于产品结构优化,密闭式产品占比提升了三个百分点,降本增效以及生产基地成本下降。此外,治疗性产品如三腔袋的肠外营养产品的规模增长,销售费用降低,核心板块如莫西沙星等制剂型产品和大输液的销售总量和质量提升也贡献了利润的稳定。从目前来看,公司存量产品受国家和地方集采影响的下降空间有限,基本能够保持稳定。

Q:6-APA的行业毛利率水平如何?如果有新的产能投放,整体的投入产出比如何?

A:目前没有大型企业在6-APA板块投入,主要因为生产和发酵具有较高的环保处理难度和技术壁垒,投资成本也很高。资本市场更关注毛利率更高的青霉素板块。全球6-APA供应市场相对紧缺,国内只有科伦药业和中阳光具有规模化生产优势。国际上,雅培去年退出市场,造成市场短缺。科伦药业通过提高发酵单位和技术革新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与下游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形成较强的市场壁垒,即便有新产能进入,也面临较大挑战。

Q:仿制药板块的核心增长品种有哪些?对仿制药板块全年的增速预期如何?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展望如何?

A:仿制药板块实现了稳定增长,核心增长品种包括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上市的多个新仿制品种。对于全年的增速,公司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可以期待这些品种的放量。销售费用率的下降是由于公司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包括提高销售效率和降低不必要的开支。未来,公司预计销售费用率将继续保持稳定的下降趋势。

Q:公司仿制药的增长动力和全年预期是什么?有哪些新上市的仿制药品种值得期待?

A:公司的仿制药业务已经进行了管线思维的布局,形成了四条核心管线。我们采取自营为主、招商为辅的方式进行精细化运作。未来仿制药的增长路径包括:一是通过集采确保中标,扩大市场份额;二是深耕四条管线,培养直营销售队伍,提升学术能力,树立专业化品牌;三是通过招商路径运营大量品种。值得期待的品种包括粉针项目、肠外营养制剂和新上市的麻醉品种,以及招商板块的沙库巴曲。今年仿制药板块的增长点还包括慢病体系中的降糖、降心血管、降尿酸和降血脂产品,尤其是集采中选的降糖产品。

Q:公司整体销售费用的趋势如何?

A:公司仿制药板块的销售费用逐年下降。我们计划将销售费用降至合理水平,加大品牌投入。每个品种的销售费用会根据其上市年限和产品属性进行压缩,以提升整体利润,并将更多费用投入品牌建设。

Q:近期创新药政策对公司有何影响?

A:国家出台的创新药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支持,科伦博泰感受到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我们参与了政策论证会,反馈了对商业化阶段政策的关注,特别是希望政策在统一性和长周期方面有所改进。我们对利用社会资源推进ADC复杂制剂的生产充满信心,政策利好将推动科伦博泰的创新发展。

Q:公司对全年收入和利润有何指引?

A:我们对年报中描绘的全年业绩和经营预期充满信心。虽然各板块的环境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业绩目标可以实现。如果大输液的需求在三季度抬头,我们可能会进一步上调业绩预期。具体调整将视三季度的市场需求观察结果而定。

Q:公司在合成生物学业务上的发展重点是什么?有哪些差异化的技术平台和竞争优势?从财务预测的角度来看,合成生物学板块今年及未来几年的收入规模和毛利水平如何?

A:公司在合成生物学业务上,已构建四类底盘细胞平台,并利用自动化高通量筛选平台提升研发效率。上海研究院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化妆品活性原料RCB112角鲨烷、饲料添加剂LCD114肌醇及保健品原料褪黑素等产品的菌种构建和小试工艺优化,部分产品已在川宁开始试生产。中长期,公司将聚焦于大宗及附加值较高产品的研发,如生物基材料单体、饲料添加剂、化妆品原料及香精香料。目前,红没药醇正在生产,麦角硫因、角鲨烷和依克多因处于中试和小试阶段。预计今年合成生物学板块收入在5000万至8000万左右。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