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消费财研社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近年来不断“弯道超车”的拼多多,一向深谙此道。

今年5月份一季度报披露后,拼多多市值正式超越阿里巴巴,自此“电商一哥”头衔易主。时隔3个月后,拼多多再次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增长的Q2“成绩单”。

但与其他上市公司业绩上扬表现出的喜悦不同的是,包括董事长陈磊在内的公司高管,却在业绩会中轮番给拼多多“泼冷水”。陈磊甚至表示:“我们愿意接受短期的牺牲和潜在的盈利能力下降。”

但陈磊提前预告拼多多未来“利润减配”的举动,无疑给外界传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一度导致业绩会后拼多多美股股价暴跌28.5%,创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值蒸发超500亿美元,再度被阿里巴巴反超。

而事实上,拼多多的业绩确实较第一季度有所放缓,这也说明拼多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面临着双重挑战。

业绩向上,股价向下

拼多多Q2财报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70.6亿元(人民币,下同),而上年同期为522.81亿元,增长86%,市场预期为999.85亿元;归属于拼多多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0.094亿元,同比增长144%。

虽然拼多多营收规模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营收、净利润增速在业界,可谓首屈一指。

要知道,另一边的阿里巴巴淘天集团第二季度录得营收1133.7亿元,同比下降1%,甚至成为拖累整体营收的主要因素。而京东集团发布的2024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914亿元,同比仅仅增长1.2%。虽然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与拼多多的144%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由此可见,横向对比拼多多Q2的整体业绩,在业界是非常“能打”的,理应获得投资者加仓追捧,甚至可以让其股价再度飙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如今拼多多股价几乎腰斩,令人匪夷所思。

据分析,拼多多Q2财报发布后股价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大概有三点。

其一是,虽然拼多多Q2业绩比同行更“优秀”,但是相比此前的市场预期,依然差距巨大。据此前媒体报道,彭博对其营收的一致预期是1000亿元,有些投资者的预期甚至更高。

其二是,拼多多的业绩增速正在大幅放缓。据其历史财报,从2023年Q3到2024年Q1,拼多多总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93.89%、123.21%和130.66%,而2024 Q2直接下滑至86%,“打”回三季度前的水平。对比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45.61%,Q2则为144.2%,也一举回到2023年Q4的增速水平。

其三是,在以上两个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拼多多高管仍然给其未来预期“泼冷水”。甚至采用了“营收高增长不可持续”、“加大投入利润下滑”、“回购和分红没有必要”等措辞,引发市场担忧情绪,甚至让一部分投资者仓皇出逃。

反观过去几个季度,拼多多业绩一路飞涨,甚至被称为“中概股之王”,此时高管却在不停“唱反调”,让其市值重新回到阿里巴巴之下,是否有些耐人寻味?对此,甚至有网友调侃称“这是一场令人惊魂的电话会议”。

不过,理性来看拼多多眼前的发展,拼多多高管的实诚发言似乎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是很有忧患意识。

毕竟,目前国内电商市场规模增长放缓是不争的事实,而近年以来行业“反低价内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拼多多依托Temu进击海外市场,也遭遇国际、国内玩家两头夹击,难以高枕无忧。

因此,在业绩与股价齐涨之时,拼多多高管提倡“让子弹再飞一会”或许也是居安思危,以退为进。

难逃内卷,存量与增量用户双向承压

坊间有个“传说”,拼多多黄峥师从大隐隐于市的“中国巴菲特”段永平,所以习惯于“闷声发大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拼多多无论是在财务数据、内部治理还是对外沟通方面,都尽可能避免透露过多的信息。以至于海外版拼多多Temu上线整整两年的时间,外界对其却知之甚少。

实际上,联席CEO赵佳臻和陈磊所谓的“增长放缓不可避免、利润增长不可持续”的说辞也并不新鲜,甚至在最近每次拼多多财报发布后,都是类似的论调。

这其实也并非其管理层刻意“装低调”,而是拼多多真的要变革了,而变革必然会面临或长期或短期的阵痛。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拼多多独创的“砍一刀”的模式正在失效,其老用户复购承压。

众所周知,拼多多发家于五环外,早年靠一招鲜的“砍一刀”模式,快速获取新用户,并发展壮大。但是,在电商行业的规模增长、格局悄然变化时,拼多多一招鲜的玩法也不灵了。

一方面,目前互联网增量用户已无太多空间,拼多多也不例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而拼多多的用户规模,越来越接近我国的网民规模。这也意味着,其新用户增长越来越逼近天花板。

而在存量用户方面,拼多多因为一直坚守低价策略,很难兼顾服务和商品质量,也带来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在黑猫等平台,拼多多的投诉量已经超过120万。这足以表明,其品牌口碑已江河日下。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的拼多多,可能会受到信任危机影响,让其老用户复购率的提升长期承压。

另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都在瞄准低价赛道内卷,让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总能找到太多“替代品”。以近年拼多多主打的百亿补贴为例,继京东等平台也推出该类价格策略后,其威力也大不如前。

而且,淘天集团在618之后选择了调整低价战略,紧接着又优化了仅退款策略,其他电商平台也开始纷纷跟进,而京东则选择继续坚守低价战略,同时保持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

这也意味着,电商行业的价格战将再次升级,拒绝“低价低质”竞争。相比其他平台对低价策略越来越保守,拼多多却并没有弱化、甚至越来越激进。其“一边倒”偏向消费者的政策,也一度引发商家不满,甚至有不少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要退出拼多多。

不过,拼多多似乎也意识到商家“出逃”会很容易伤其根基。Q2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方面表示,未来一年将大幅度减免优质商家的交易手续费,预计减免100亿元,主要用于补贴商家推广、用户订单退款等。

出海面临不确定性,Temu恐难复制“拼多多”

正如拼多多高管所言,在海外市场,Temu与国内跨境电商巨头SHEIN、Tiktok,海外本土电商巨头亚马逊等平台激战正酣,竞争是常态,而复杂的国际环境,也为其带来不确定性。

例如,前不久亚马逊也推出了“低价商店”,用中国跨境商家来卷TEMU。与此同时,在TEMU开始布局的东南亚市场,Lazada和Shoppee已经凭借低价打得水深火热。

而在海外市场环境方面,前不久传出欧盟针对从Temu和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购买的低价商品、征收关税的消息,对于以低价取胜的Temu而言,就非常不利。

与此同时,拼多多出海,需要应对供应链能力、服务能力、合规能力等方面持续的投入和优化,持续砸钱在所难免。

据36氪消息,Temu 2024年全球预算为43亿美元,预计实际花费约40亿美元(约等于拼多多Q2的利润)。如此巨大的投入,对于拼多多而言,也增加了资本层面的风险。

由此可见,拼多多高管的“消极”发言,或许具有两方面的意图。一是通过发布利空消息,让其股价回归到相对“理性”的水平,避免引起外界的过度关注,避免遭遇类似此前其他平台反垄断的质疑;二是分析眼前的电商环境,拼多多未来发展确实还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以居安思危的姿态,把丑话说到前面,以降低投资者的期待,从而避免此后在资本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状态。

因此,与其说拼多多不断释放负面信号,是谦虚低调,不如说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阳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