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糖王”有多风光,国内“糖王”就有多落寞。

当“国外糖王双雄”礼来和诺和诺德市值放肆地冲着万亿美元攀升,“国版糖王双雄”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却不温不火,甚至一度潦倒,市值常年在200亿元左右徘徊。

理论上,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放大镜”,好时捧你上天,一旦变差立马拉你坠地。甘李药业是最典型的例子。

甘李上市那年,市场整体乐观,加上业务稀缺性,连获13个涨停板,股价一飞冲天市值直破千亿。但冷水和掌声同在。上市4年后,甘李药业市值较高点已蒸发800亿元。大跌80%背后,或出清资本泡沫、或集采当头一棒、或策略研判失误,因素太多,但多少都拉扯着投资人的情绪。

涨有涨得道理,跌也有跌的理由。论起来,诺和诺德有GLP-1产品矩阵的先发优势,礼来除了GLP-1还有阿尔兹海默新药,甘李有什么?通化东宝又有什么?国内资本市场本来图得就是业绩增长的稳定性,但当这一点根基都没了,投资人凭什么买单?

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资本市场买单归根结底是,有持续增长的预期,即有潜力产品支撑,而不是躺在功劳簿里“温水煮青蛙”。

可以说,甘李和通化东宝,都诞生在一个“好时代”——他们通过自身实力突破了外资垄断,并占据了国产胰岛素的有利地位。但当礼来和诺和诺德,靠着GLP-1继续乘风造梦,开辟新战场,国内一众企业涌入时,“国版糖王双雄”声量似乎越来越小了。

虽然近期甘李药业披露了,可比肩司美格鲁肽疗效的GLP-1受体激动剂GZR18最新数据,股价重新涨了波预期,但仍处于IIb试验阶段的进度,在国内并不靠前。

从高调入局,到兵行险招后的煎熬与不被理解,再到重建预期阶段,甘李药业前20多年人生,波澜起伏。身处水大鱼大的赛道,稀缺地位一开始备受追捧,但集采改变生态,甘李赢了市场却输了利润,加之大市场、强竞争,让其一朝打回十年前,并引发重新估值,面临“新品迭代、竞品血拼”的产品结构,亟需寻找新的增长逻辑。

围绕在甘李过去、现在与未来身上,仍有太多值得探讨的要点,重建之路关键点有哪些?与司美格鲁肽头对头,未来又能撑起多少估值?国际化业务而今又是如何情况?接下来如何未雨绸缪?CM10医药研究中心将从行业稀缺值、财务健康度、业务健康度、综合建议,来一一回答。

创业往事:手持大X主剧本,高调出场

出场即高光。那时,甘李药业几乎手持最佳剧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拿下了“国产胰岛素一哥”宝座。

这就不得不提一大背景。胰岛素最初可分为三代,分别是第一代动物源胰岛素、第二代重组人胰岛素和第三代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在1998年之前,我国还没有能力生产二代胰岛素,直至从美国回国创业的甘忠如,自建团队,当年一举研制出了中国的第一支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使中国成为了全世界除了美国、丹麦之外第三个有能力生产第二代胰岛素的国家由此,甘忠如也被誉为“中国胰岛素之父”。

没错,甘忠如就是甘李药业的灵魂创始人之一,而另一个创始人同样响当当,为通化东宝创始人李一奎。两人之间渊源可追溯至北大同窗。不过此后,一人在吉林老家创办通化东宝,一人则在国外打拼。

直至1995年,甘忠如回国后,两人一拍即合,由甘忠如出技术,时任通化东宝董事长李一奎出资金,正式组建胰岛素团队。3年后,第一支国产重组人胰岛素诞生。同年,甘李药业成立,并着手第三代胰岛素的开发。“甘李”这一企业名字背后便暗含了这段往事,“甘”乃指甘忠如,“李”则代表李一奎。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甘李药业发展相当顺风顺水。在研发方面接连研制出新品,打破国外第二代、第三代胰岛素垄断格局,产品全面覆盖长效、速效、预混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如2001年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支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速秀霖);2002年研制出国内第一支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长秀霖);以及国内第一支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速秀霖25”等。

甘李的横空出世,也终得见国内选手与外资一较高下。毕竟长期以来,国内胰岛素市场属于高度集中进口产品,据相关数据统计,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三大跨国药企占据了国内胰岛素用药市场近75%的份额,其中仅诺和诺德一家的市场份额就接近50%。

而今,甘李药业陆续推出了6款核心胰岛素产品,其中五个三代胰岛素,分别是长秀霖、速秀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锐秀霖)、预混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速秀霖25)、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锐秀霖30);以及一个人胰岛素品种,即预混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普秀霖30)。

豪华的产品矩阵,直接撑起了甘李药业“国产胰岛素一哥”的江湖地位。

任何企业要想高速发展,必伴随着变数。虽然甘李药业前几年整体表现较好,但过程中也曾遇到“事关未来走向”的关键挑战。

在大约前十年发展过程中,甘李药业意识到了市场上需求和产能的不匹配,可要想扩大生产和推广市场,说白了急需更多资金。虽然有第二大股东通化东宝“帮扶”,但当时的甘李药业更偏向于一大研究型公司,资金和经验上都非常不足。

那时,甘忠如做了件改变甘李药业命运的事情——引入投资人,而且想要IPO。但如前面提及的,通化东宝作为大股东之一,要走这一步必然需征得其同意。

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达成默契,由通化东宝使用二代胰岛素技术,甘李药业使用三代胰岛素技术,但明显生产同类产品,这不太符合证监会“一个上市公司和它下边的公司不能生产同类产品”规定,也就为后续“分家”事件埋下导火索。

通化东宝全面退出甘李药业,已经到了2011年。双方达成一致前提之一是,甘李药业将三代胰岛素技术转让给通化东宝,但规定了一定期限内不能使用。

不过,甘李药业并未如预期很快就成功IPO。一波三折后,在生物医药资本市场的繁荣期(2020年)成功上市。

那算是迄今为止最风光的一年了。当时的追捧景象,不少投资人还历历在目,好基因、好赛道、高毛利率,股价一飞冲天,引得机构大炒,连斩13板,市值直涨破千亿,一跃成为股市黑马,外界更是毫不吝啬给其了“药中茅台”称号。当时与其最具可比性的通化东宝,市值尚不足300亿。

实际上,这也不算夸张,彼时据招股书显示,其核心产品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秀霖”毛利率超90%。但恐怕包括甘李药业本身及一众看好的投资人在内,都没想到的是,资本市场上的风光并未持续多久。集采的当头一棒,略显激进的价格策略……业绩急转直下,迅速由盈转亏。

更关键的是,当中国胰岛素“双雄”甘李药业还在与通化东宝互相卷“第二代”及“第三代”胰岛素之时,更强大的对手诺和诺德已经开始研发效果持续更久的第四代德谷胰岛素了,GLP-1也在酝酿更大的颠覆性战斗,更多的竞争对手也入场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