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环保、双碳、政策

1、“光伏行业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及核算平台”正式发布

8月23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北京正式发布“光伏行业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及核算平台”,标志着国内光伏行业碳足迹核算体系初步建立,为光伏行业碳足迹核算工作提供了从标准依据、因子数据获取到核算软件应用的全链条技术支撑,对于光伏行业企业精准高效开展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促进企业节能降碳、推动行业整体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2、中国95%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具备充电能力

8月29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国新办举行《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已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需要,目前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已经与加油站相当,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具备了充电能力。随着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局部地区和个别时段充电慢、充电难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缓解。

3、国家能源局:全国累计核发绿证8.89亿个

8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82亿个。其中,风电4025万个,占22.09%;太阳能发电3148万个,占17.28%;常规水电1.02亿个,占56.07%;生物质发电802万个,占4.4%;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29万个,占0.16%。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8.89亿个。其中,风电3.56亿个,占40%;太阳能发电2.61亿个,占29.31%;常规水电2.04亿个,占22.94%;生物质发电6869万个,占7.73%;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31万个,占0.03%。

 

  02

ESG金融

1、穆迪评级公司:提高范围3披露水平对碳中和意义重大

8月21日,穆迪评级公司发布题为《中国碳转型:最新的气候政策将增加高排放企业的负担,但会带来长期效益》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强制性气候披露的要求下,企业合规成本增加,其中双重上市公司和央企处于更有利地位;就未来趋势看,提高范围3披露水平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指出,随着中国转型政策收紧以及国际社会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透明度的要求提高,碳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更易受到碳转型风险增大的影响。虽然这些政策和措施将增加运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将带来长期效益。《报告》统计,截至2024年7月,在中国受评非金融企业中,29%的企业面临重大碳转型风险。中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合计占全国碳排放的75%左右。放眼未来,对于碳密集型行业企业而言,全国碳市场的影响将逐渐增大。

 

03

社会实践、企业动向

1、美议员要求国防部将宁德时代列入限制名单

8月28日,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网站公布了一份由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参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和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众议员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撰写的联名信。两位议员认为,宁德时代与中国军方有着紧密联系,依赖宁德时代的电池会危及美国国家安全。联名信称,将宁德时代列入限制名单,将使得美国的军事基础设施免受中国军方的影响,同时将向目前正在考虑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美国公司发出强烈信号。

2、中创新航全固态电池2027年小批量装车

8月28日,中创新航在该公司全球生态大会上发布名为“无界”的全固态电池。其容量为50安时(Ah),电芯能量密度430瓦时/公斤(Wh/kg)。中创新航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潘芳芳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称,中创新航计划在2027年实现该款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装车验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