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饭第一股”,交出了营收净利双双下降的中期成绩单。

8月28日晚间,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锅圈实现收入26.65亿元,同比减少3.5%;实现净利润8598.4万元,同比下跌20.16%;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 0.0313 元,同比减少 22.3%。

门店规模方面,于2024年6月30日,共有 9660 家零售门店。对比上年同期,锅圈共有9915家门店。这意味着,锅圈一年内减少了255家门店。


被称为“在家吃饭第一股”的锅圈,第一家门店于2017年1月在河南郑州开业,目前主要经营火锅、烧烤、即烹餐包等产品,并于2023年11月2日在港交所上市。但上市以来,市值已经较高点跌去8成。

对于门店数量的下降,在8月29日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锅圈创始人、董事长杨明超解释称,锅圈在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优化了零售门店网络结构,强化门店精细化经营能力。“去年下半年,我们进行门店的‘蹲苗计划’,暂缓加盟⋯⋯过去疫情三年里,我们开店速度比较快,(现在)主动淘汰了部分经营能力偏弱的门店。”

但无法回避的是,锅圈加盟商闭店的数量不断攀升。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锅圈加盟店分别关闭28家、194家及279家,闭店率分别为0.7%、2.8%及3.0%。2023年,闭店问题仍然突出,根据窄门餐饮数据,锅圈的10110家门店中暂停营业的门店达到307家。

中新经纬曾报道,有人在上海加盟锅圈,八个月亏损40万,只能关店止损。这位加盟商的后台数据显示,门店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销售额累计为58.83万元,在上海约300家门店里“冲”到第132位,却还出现了亏损。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作为业绩的根基,锅圈必定希望有更多的加盟商加入进来,然而加入的加盟商越多,又导致门店密度变小。

据媒体报道,有锅圈加盟商表示,锅圈为了开更多店,对加盟商的保护距离从一开始的3公里变成1.5公里,后来又缩减至不到1公里。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加盟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食品安全等。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针对锅圈的投诉多达984条,“食品中有异物”、“食物变质”,甚至“食品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投诉内容较多,而消费者在投诉过后,相似的问题仍然不断出现。

此外,锅圈还多次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处罚原因包括涉嫌销售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违反食品安全法等。

据悉,为应对门店数量下滑的问题,锅圈在今年上半年尝试了新店型的开拓,推出了专注于农贸市场场景、以预烹菜为主打产品的“锅圈肴肴领鲜”农贸店。截至目前,锅圈已在郑州、深圳等地开设了10家农贸店,今年预计将开设200家新农贸店。

杨明超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锅圈已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通过双场景、双品牌、双渠道的模式,推动网点向2万家扩展,同时加上线上销售向即时零售方向转化,把现有门店从店仓一体化逐步转为店仓配一体化,锅圈也将从食材超市转型为价值更高的社区中央厨房。

但这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资本市场还会相信杨明超所画的“大饼”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