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媒介9月2日讯,在A股的长河里,每一天都有故事在上演,9月2日,*ST深天(000023)在A股的摘牌,让市场再次见证了历史。这家有着超过30年历史的老牌公司,最终在市值的重压下黯然离场,成为A股市场的市值退市首例。

历史性一刻:A股首例市值退市

时间线拉回到2024年6月27日,*ST深天的市值退市之路由此开始。

在2024年6月27日至7月24日这段时间内,连续20个交易日,*ST深天的市值始终未能跨过3亿元的红线。

市场已经开始嗅到了退市的气味。

7月24日这一天,*ST深天以1.72元/股的价格,总市值2.39亿元的行情,封死了跌停板,也封死了自己的退市命运。

根据深交所的规定,*ST深天触发了强制退市机制。不进入退市整理期,直接宣布终止上市。

9月1日,*ST深天发布公告,宣布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9月2日,*ST深天正式摘牌,成为A股市场市值退市的“天选之子”。

*ST深天的三十年坎坷路

成立于1984年的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是深圳房地产和商品混凝土产业的领军企业。1993年,公司在深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开启了它的资本市场之旅。

上市30年来,*ST深天经历了多次行业的起伏和挑战,从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到商品混凝土的双轮驱动,一直在尝试转型和突破。

但遗憾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从2020年到2023年,公司连续四年亏损,2022年亏损更是高达2.71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额度。

2024年一季度,*ST深天的归母净利润亏损0.16亿元。而近日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显示,上半年其营业总收入仅为4083.54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达7032.84万元,公司亏损额已经超过了营收规模。

这样的业绩,无疑为市值退市增添了注脚。

更令人唏嘘的是,据报道,*ST深天的实际控制人林宏润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37亿元,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极大损害。在这种情况下,退市似乎成了一种“解脱”。

最终,市场的残酷和规则的无情,还是让这家公司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市值退市规则的双刃剑

市值退市,这个在A股市场还是个新鲜事物。 毕竟,此前的规则更多地关注于“1元退市”。但随着2020年底退市新规的出台,市值退市成为了可能。这就像是在告诉所有上市公司:不仅股价要好看,市值也得硬气。

市值退市规则的实施,本意是为了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实际操作中却伴随着无数问题。

首先,市值退市是否会对中小投资者们造成不公平的伤害?在*ST深天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小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他们很难做出及时反应,最终面临血本无归的局面。

如何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又能有效执行退市规则,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此外,市值退市规则是否过于依赖“市值”这一单一指标,也是值得商榷的。

市值虽然能够反映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评估,但它并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

在*ST深天的案例中,公司虽然市值低迷,但其业务仍在持续运行。退市是否意味着公司立即失去了所有价值?这不禁让人质疑,退市规则是否过于严苛,缺乏弹性?

退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ST深天的退市,虽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也是A股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而对于*ST深天来说,退市或许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总有新的剧本在等待着被书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与灯塔媒介立场无关,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镜像,违者必究。转载、约稿、发布等合作请私信。)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