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股市跌的还算平稳,相比欧美日这些地方都稳扎稳打,但到底能撑到哪天,没人敢说准。所以呢,趁着半年报刚出炉,咱们一起看看具体情况吧。



一,中报情况

首先,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总额是34.87万亿,同比下滑了0.51%;净利润则是2.89万亿,同比减少了3.09%。

万得有张图,挺直观的:

身边朋友们开的公司,大部分利润都下滑的惨不忍睹,说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还不错。


再来细看一下,毛利率上半年是17.79%,比一季度的17.59%要高;净利率上半年是5.82%,也高于一季度的5.77%。看来大家都在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员工人数上,第二季度达到了2619万人,比一季度多了2.3万人。这个数据让我稍微安心点,上市公司并没有大量裁员,还有希望。


最后说说估值,截至8月底,全A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后的市盈率为23.47倍,与最近十年中位数29.56倍相比,有大约25%的上涨空间;与2018年最低18.18倍相比,还高了大约22%。


三季度会怎样呢?看M1数据和PMI数据都在下滑,所以很多人觉得三季度还是难熬。不过,既然消费补贴政策都开始实施了,那A股的问题应该都反映出来了,接下来就看机构怎么选了。


二,机构取色

机构现在的策略就是积极参与,但也要小心翼翼。为啥说他们在积极参与呢?因为我用系统观察“机构交易特征”时,发现代表机构积极参与的橙色“机构库存”数据在越来越多的股票上出现。昨天有1600多只股票有“机构库存”数据,今天变成了1900多家。这说明机构真的在行动了。

而为什么说是谨慎小心,则是现在真正起行情的股票,多数都是在没涨之前,机构已经积极参与了一段时间,明显是哪怕是机构看好的股票,也不敢高举高打,而是积极参与,等待时机,借题发挥。

当然,机构这种动作对散户不友好,因为机构的交易动作,和散户、游资是混一起的,外加5000多只股票,多数人无法看清机构到底在哪些板块、哪些个股里活跃。往往在与市场的博弈中处处受制。

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比如开润股份,这家公司主要做纸箱,海外业务做得不错,但股价一直在下跌,直到最近两周,系统显示“机构库存”数据一直在上升,说明机构开始活跃起来,结果股价也跟着上涨。这是不是意味着业绩增长了230%,导致股价上涨呢?其实机构早就能预知公司业绩大增,早就布局了。但两周前才开始积极行动,这就是我们关注“机构库存”数据的意义。大家自己手头股票,震荡、调整背后有没有「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直接到应用市场,搜索并安装「博尔系统」的手机应用,然后自己观察「机构库存」数据之后自己就清楚了。


现在真正危险的股票,是那些反弹过程中“机构库存”数据没有持续上升,甚至回调时依然消失不见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就是机构放弃了,后果可想而知。

比如淮北矿业,虽然二季度有不少公募基金进入,但它们一进来就躺平等涨,股价毫无波动。这样的股票,即使反弹再猛烈,只要“机构库存”数据没有变化,那就是虚涨,最终结果都不会太好。我一直关注“机构库存”数据,就是为了了解机构的真实想法。行为数据的收集、比较、分类需要时间,而“机构库存”数据已经积累了十多年,相对可靠。


所以啊,后面的行情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可是个挑战,考验眼力和耐心。如果觉得自己这方面不足,就得多研究研究数据。否则九月份的行情可不好过,挑战多多。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