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虽然低迷,不过并购消息不少!

前有两个千亿市值造船企业合并重组,昨日又传出券商并购消息。券商板块号称牛市旗手!不过在今年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券商股也是风雨飘摇,几乎没有多少存在感!

券商合并是大势所趋,不过这个并购消息能否给行业带来信心?我们今天来看一下。

首先,我们看看券商的并购消息。

消息面:

1、9月4日晚间,国信证券拟发行股份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9月5日复牌。

2、9月4日晚间,国联证券发布公告,拟发行A股股份购买民生证券99.26%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获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9月3日上述并购重组事项已获得江苏省国资委的批复。

点评:两个券商同天公告并购消息,券商并购重组似乎有所提速。

目前已有“浙商+国都”“国联+民生”“西部+国融”“平安+方正”“太平洋+华创”“国信+万和”相继发布相关合并/重组计划。

7月31日,有市场传言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将合并,一度带动券商股大涨!

为什么今年券商并购动作如此频繁?

首先是政策引导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同年11月3日,ZJH表示鼓励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打造一流投行,同时,引导中小券商结合股东背景、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做精做细,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另外,9月4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还专门发了一个涉及印花税的利好:凡符合条件的企业改制重组及事业单位改制,均可按规定享受印花税支持政策。实际上也是鼓励企业重组。

复盘历史,我国证券行业有三次券商并购重组潮,防范风险和提升经营效率是券商并购重组的主因。而且,券商并购潮一般处于牛市前夜或牛市前期:

1)1995-2003年,化解证券兼营风险背景下,监管分业经营要求催生第一次并购浪潮。期间大量商业银行和信托下的证券经营机构被证券公司收购。

2)2004-2010年,综合治理行业风险、“一参一控”解决同业竞争要求掀起行业新一轮并购潮。

2004年2006年,持续的市场低迷使得部分券商风险集中暴露,行业开始综合整治,一大批券商被托管、收购。当时的标志性事件是中信证券收购万通证券、金通证券,重组华夏证券;华泰证券收购亚洲证券、联合证券;广发证券收购第一证券、武汉证券等。

综合治理后,行业存在部分公司同时控股和参股多家券商,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日渐凸显,2008年,监管提出“一参一控”要求,行业延续并购重组浪潮直到2011年。

3)2012-2022年,行业创新发展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诉求驱动行业并购重组不断发生。2012年召开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鼓励金融创新,各家公司为提升竞争力主动寻求并购重组机会,提升实力、补足短板,从而开启行业并购重组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行业并购重组数量虽有所下降,但部分公司抓住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出现了中金公司收购中投证券、东方财富收购同信证券、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等多个典型案例。

新的经济形势下、政策环境中,中国证券业并购整合已进入新的窗口期,预计未来将出现大量并购整合交易,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向:

1、头部券商间的并购整合交易

目前,我国头部券商单体规模同国际顶尖券商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截至2023年末。中信、高盛、摩根士丹利的净资产分别为380亿、1169亿、990亿美元,2023年营收分别为85亿、452亿、536亿美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亿、79亿、85亿美元,

具体来说,高盛的总资产规模是中信证券的7.6倍,净资产是3.2倍,营业收入是5.2倍,净利润是2.7倍。这个差距还是比较显著的。

单纯通过内生增长,我国头部券商想超越高盛这类国际顶级券商还是比较难的,因此未来可能存在多个行业内头部券商间的并购整合交易。

根据2024年3月15日ZJH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总体要求“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发展的态势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头部券商的合并消息最近主要集中在中金和银河身上。7月31日,有市场传言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将合并,一度带动券商股大涨!

对于传闻,虽然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也没有进行实质性否认,只是回应“以公告为准”!不过,两家公司背后大股东都是中央汇金公司,双方的董事长又均有在对方公司的任职经历。

现任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在加入中金之前,曾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任中国银河证券董事长;现任中国银河董事长王晟,在加入中国银河之前,曾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任中金公司党委委员。所以,并购传闻也绝非空穴来风!

2、中小型券商间的并购整合交易

这两年市场低迷,头部券商还有余粮和竞争优势,中小券商生存环境却是非常严峻,存在迫切的“抱团取暖”需求。通过中小券商间的并购整合,将进一步补齐业务短板、提升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已披露的6个拟议交易中,基本都以中小券商的收购、并购重组为主。

3、地方国资金控平台收购券商控股及参股权

目前,我国共计存续146家证券公司,总体上牌照较为稀缺。目前我国各省、市均陆续设立具有金控职能的国资平台,其中大量金控平台公司发展战略中均将控股或参股券商牌照作为高优先级选项。

获取券商牌照,能够更为高效地服务当地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亦有利于支撑金控平台公司资产规模,为后续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申请构筑良好基础。

锦龙股份旗下东莞证券股权的收购方东莞金控,国信收购万和的背后推手深圳国资控股,都是地方国资推动内部券商牌照整合的案例。

4、国际化并购机会

近年来,因为金融政策放开,不少外资机构在国内成立全资或控股券商。同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历史上,我国头部券商也曾进行过跨境券商收购,如银河证券完成其对东南亚子公司“银河-联昌”100%股份收购、海通证券收购葡萄牙圣灵银行等。目前,主要以国内券商整合为主,国内整合结束后大概率就会开展国际化并购。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市场环境配合。

对于未来券商出海,一方面可能跟随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出海布局,一方面主要是靠头部实力券商出海整合海外成熟顶级券商。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国际化并购仍然是我国头部券商的选项之一。

当然,券商未来发展的出路不只有并购重组!还有以下几个看点:

首先,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人均GDP目前是1万美元出头,相当于美国80年代的水平。80年代是资管市场刚蓬勃发展的初期。美国战胜石油危机,迎来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繁荣发展。同时,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的配合,资本市场处在繁荣的起点。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共同基金的渗透率相当于美国90年代初的水平,整体上还没有到真正繁荣的阶段,处在非常初始的位置。

其次,人均GDP未来有确定性提升。虽然人口在下降,但GDP仍然维持稳定增长。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是确定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居民资产结构的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物资产的比重逐渐降低,金融资产转移增加。

一方面是存款保险等固定收益产品的转移,另一方面是向权益类资产转移,体现了风险偏好。在人均GDP持续增长的通道中,具有风险偏好的人会将钱配置在权益市场,这是确定性的。

最后,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利率下行也对券商形成利好。

小结一下,券商的并购重组只是第一步。券商在逐步完成从资本市场服务的中介转变为财富管理的服务商的转移。随着人均GDP增长和家庭资产配置,结合第三方养老金账户的完善,券商长期逻辑即使不需要创新业务,抓住财富管理这条路,未来也仍然是星辰大海。

以下是券商合并重组股相关概念股梳理,仅供参考:

一、同属派系合并预期券商

汇金系: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金公司

中信系:中信证券、中信建投

平安系:方正证券、平安证券(未上市)

北京系:第一创业、首创证券

上海系: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

浙江系:浙商证券、财通证券

江苏系: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南京证券、国联证券

安徽系:国元证券、华安证券

深圳系:招商证券、国信证券、长城证券

湖北系:天风证券、长江证券

川渝系:西南证券、华西证券

二、参股券商公司

锦龙股份(中山证券、东莞证券)、华创云信(太平洋证券)、泰达股份(渤海证券)、华侨城A(渤海证券)、金融街(恒泰证券)、华资实业(恒泰证券)、东莞控股(东莞证券)、银之杰(前海证券)、天晟新材(天晟证券)、拉卡拉(联信证券)、指南针(麦高证券)、爱建集团(爱建证券)、厦门国贸(世纪证券)、哈投股份(江海证券)、柯利达(方圆证券)

三、国联证券重组关联:

参股民生证券:

鲁信创投、北京利尔、祥明智能、华建集团、索菲亚、张江高科、大众交通、东方创业

参股国联证券:

大东方、华光环能、威孚高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